德州這位紡織女工很勵志 自學八年實現法官夢
“紡織工、律師、法官,乍一聽來,是三個毫不相關的職業,而我的人生恰恰跟這三個職業都產生了關系。”8月7日,德城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楊愛華在說起自己的人生經歷時說道,正是因為當年的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自己。1982年,楊愛華出生在德州市陵城區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自小勤奮好學,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優秀。初中畢業后,因為家庭條件困難,楊愛華不得不輟學在家。18歲那年,楊愛華進城當上了一名紡織工人,但楊愛華藏在心底的那份不甘心和對知識的渴望,只有她自己知道。
2005年,楊愛華23歲,這一年她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她要重新拿起課本參加自學考試。由于當時只有中專學歷,她只能從中升專開始學起。“雖然經常面臨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但我發奮讀書的決心從未動搖過,中升專我用時兩年,專升本用時一年半,共計三年半的時間拿到山東大學法律系本科學歷證書。”楊愛華告訴記者,三年半的時間,一千三百個日日夜夜的苦讀,她用實際行動驗證了一句話,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至此,楊愛華圓了自己的大學夢,但她學習的步伐并未就此止步。本科畢業那年,楊愛華報考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司法考試因通過難度大、通過率低,被稱為中國“第一考”。面對高強度的考試,“楊堅強”再次上身,歷時三個月魔鬼般的備考,她成功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2013年楊愛華又以總分第一名的的成績考進了德城區人民法院,從開始自學考試到公務員任職,楊愛華整整堅持了八年,奮斗了八年,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法官夢想。
進入了新的崗位,就意味著要從零開始。楊愛華說,法院有時一天接待當事人達到200余人次,經常忙得顧不得喝一口水,回到家嗓子都啞了,但她從不抱怨,只因為心中那份熱愛。在處理案件時,為了使雙方當事人和平解決糾紛,化干戈為玉帛,她經常穿梭于田間地頭,或奔波于千里之外,雖然辛苦,但每每想到自己的努力換來了一家的團圓、挽回了當事人的經濟損失,楊愛華的心中就無比欣慰。在工作期間她也先后榮獲了“績效考核先進個人”以及德城區“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2016年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
現在的楊愛華可以說是成功的,幸福的,“我現在仍舊在堅持每天學習,不斷鉆研法律知識及與當事人的溝通技巧,積極向領導、前輩和同事學習、交流、討論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學以致用。”楊愛華說,學習是她最大的法寶,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繼續崇尚學習、強化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