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變得更快 國外運動品牌都圍繞技術做哪些文章?
2018年4月,阿迪達斯開設的全球第二座完全自動化的機器人速度工廠(Speed Factory)正式開張。這座位于美國亞特蘭大的工廠占地約7.4萬平方英尺(約合6874平方米),只雇傭大約150名員工。其第一家速度工廠于2015年在德國安斯巴赫建造,在2017年10月推出首個產品系列。阿迪達斯的目標是,2020年以前,兩座工廠年產量合計達到100萬雙。
正如它的名字,阿迪達斯對這個工廠的要求首先就是速度達標。“我們可以在幾天時間內響應消費者需求。”阿迪達斯創新集團副總裁蓋德·曼茲(Gerd Manz)說。
在提高工廠自動化程度方面,耐克同樣蓄勢待發。過去五年,其在研究供應鏈和開發高技術產品方面投入了25億美元。以耐克投資的機器人初創公司Grabit為例,由Grabit研發的鞋面組裝機于2017年開始在耐克位于中國和墨西哥的工廠中使用,這些組裝機的工作速度達到了工人的20倍。自2015年以來,耐克還一直與為Fitbit和聯想代工的高科技制造公司Flex合作,將自動化生產儀器引入鞋類生產。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報告認為,耐克和阿迪達斯都正圍繞“速度”做文章,在供應鏈方面加大投資。
在具體的生產環節方面,3D打印更是早早成為了運動品牌的寵兒。2018年,耐克和阿迪達斯在這方面均有所突破。
耐克早在2013年就開發出了一款名為蒸汽激光爪(VaporLaserTalon)的3D打印運動鞋。2018年4月,耐克推出新款Zoom Vaporfly Elite運動鞋,采用FlyPrint鞋面,首次將3D打印織物技術運用于功能性運動鞋。
阿迪達斯的第一款商業化3D打印運動鞋Futurecraft 4D于2017年4月推出,首批產能5000雙,在2018年1月就告罄。根據計劃,到2018年年底,阿迪達斯要推出10萬雙3D打印鞋。阿迪達斯品牌戰略副總裁詹姆斯·卡恩斯(James Carnes)表示,在未來幾年里,阿迪達斯還將把產量提高到數百萬雙。
對于運動品牌來說,3D打印并不只是一個產品標簽,這更是一種生產模式的再造。根據耐克公開的數據,Flyprint的總體設計用時比以往的生產方式快16倍。阿迪達斯品牌戰略副總裁James Carnes則表示,新的3D技術可以讓阿迪達斯“在本地制造產品并縮短運輸時間“,同時大幅降低成本,因為”我們不需要制作一套完整的模具“。
近些年,如Zara、H&M以及優衣庫等先后進入到運動鞋服領域,除了爭奪消費者外,其快速響應的供應鏈體系也給運動品牌帶來了壓力。另一方面,運動品牌多年打造的龐大工廠體系,一直面臨成本上升、勞工和環保問題等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運動品牌的提速不僅是為了提高效率,也是為了適應當下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23年耐克與阿迪達斯近20%的鞋履產品生產,將轉移到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工廠,以保證生產效率和迅速交付,而且比傳統工廠更適用于定制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大巨頭加速的同時,現在正有更多品牌加入到供應鏈改造的潮流中。
根據計劃,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SICS)將于2019年春季在鳥取縣工廠的部分生產線引進機器人。該工廠主要生產“鬼冢虎(Onitsuka Tiger)”品牌的產品和跑步鞋。
由此,亞瑟士鳥取縣工廠在鞋幫和鞋底的粘合工序上的作業人員將減少一半,鞋履整體生產工序的1/3可實現自動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未來亞瑟士還將利用在日本國內工廠積累的自動生產經驗,力爭在歐美實現同樣的生產。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公司是亞馬遜。
2018年8月,亞馬遜旗下的Amazon Fashion Europe正式推出自有運動品牌Aurique,主打高性價比以及時尚和功能的結合。此前的2017年4月,亞馬遜已申請個人客制化的專利,打造按需訂制的自動化成衣工廠。其專利系統含有紡織物3D列印機、裁剪機器、組裝線及相機,只要消費者對亞馬遜下單,機器人就會開始編織衣服,再確認、打包、出貨。
亞馬遜的入局讓目前本就已經擠進來超過2000個品牌的運動服裝市場愈加混亂。面對亞馬遜這樣的帶著科技血統的競爭對手,耐克和阿迪達斯也將不得不加速進入下一領域的競爭。未來將屬于定制+速度。
來源:懶熊體育 作者:張夢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