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投資超級導購 在零售棋盤又落子
騰訊在零售的大棋盤上,又落子一枚。日前,有多位零售行業從業者向億邦動力爆料稱,騰訊在近期投資了一家名為超級導購的品牌零售數字化智能化運營平臺,雙方可能仍在溝通投資細節。
超級導購成立于2014年,專門為零售行業提供終端系統培訓和管理。
據官網介紹,超級導購希望讓企業實現總部和終端的互通,并通過員工測訓、終端互助、情報反饋等體系,幫助企業總部的信息沉淀和決策等。
騰訊再布局
有知情人士向億邦動力表示,騰訊之所以選擇投資超級導購,除了看中其覆蓋的終端導購資源外,更是為了騰訊自身在零售業的布局,希望可以通過超級導購這樣的觸角來深入零售業。
“騰訊一直希望能夠在零售業做出標桿案例,因此也在不斷找合作伙伴進行嘗試。這次投資,騰訊可能也是希望超級導購做出精準引流等案例,同時也會提供一些資源扶持,雙方應該在洽談中。”上述人士補充道。
在此前,超級導購并未公開過公司的融資情況,本次融資的具體金額也還尚未得知。目前,其合作品牌包括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童裝、九牧王男裝、特步體育、愛瑪電動車、古井貢酒等。
據了解,成立四年多以來,超級導購業務運營SaaS平臺,幫助零售連鎖企業建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運營體系。目前超級導購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企業運營和員工經營。
其中,企業運營包括零售業務運營、會員運營、建立企業決策系統等等,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總部與終端的互通。
員工和導購經營則是超級導購的另一重頭戲。億邦動力通過與超級導購合作的品牌溝通后得知,目前超級導購主要提供導購OA培訓服務,App內匯集企業在線培訓課程、員工交流社區等等功能。
在理想狀態下,員工可以通過游戲、社群等方式完成在線學習,企業也可直接了解和收集到導購的反饋。
針對騰訊投資超級導購一事,超級導購方面進行溝通,但對方暫未明確回復。同時,騰訊方面則表示,對此事暫不予置評。
導購進階之路
導購如同遍布在實體零售業的毛細血管,無論企業總部的大腦如何更替變革,若不能傳遞至終端導購,再美好的設想也是“空中樓閣”。
面對瞬息萬變的行業態勢和不斷迭代的消費者,如何協同內部資源,如何應對門店導購的高流失率,如何提高一線導購的業務能力和對新工具的使用。
如何將末端銷售和顧客資源進行數字化沉淀等問題,都成為企業無法回避的挑戰。在實體零售破冰轉型的同時,擁有更為強大的流量資源和數字化能力的互聯網巨頭開始先后進場分食。
從2018年開始,關于品牌導購的轉型討論就陸續興起,而在中間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隸屬于阿里的釘釘和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
在2017年底,阿里新零售就推出了釘釘+手淘打通的導購助手解決方案,主要面向終端一線店員、店長、督導,目的也在于讓原本松散、無系統管理的線下門店人員在線化。
品牌商可以將到門店的顧客、會員數據沉淀在釘釘里,建立長期的互動溝通通道。而在2018年6月,釘釘則正式宣布和手淘全面打通,上線“智能導購”系統。
此前,天貓也推出了和導購相關的兩大工具——iPromoter和iBA。據天貓官方介紹,iPromoter主要目的就是“賦能導購員,從銷售屬性到營銷屬性”,而iBA產品則要通過陣地、工具等多種方式的賦能使導購達人化,專柜云店化。
同時,在去年一月份,微信與企業微信開始互通內測。這意味著導購可以通過企業微信連通顧客,通過一系列工具來進行客戶管理、吸引潛客以及提升老客復購等等。
從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來看,企業微信和釘釘的邏輯并未有太大差異,雙方都在提供辦公工具外,試圖來深入企業運營層面,幫企業沉淀更多的終端數據,提高運營效率。
但是兩者背后巨頭的基因不同,也導致了各有優劣勢。和手淘打通的釘釘,可借助手淘的購物場景,離交易和消費者更近,但在裂變和社交上又稍顯遜色。
而背靠微信的企業微信,雖然在社交裂變具有先天優勢,但又相對缺乏交易基因。
“對于超級導購自身來說,具優勢的地方仍是基于企業內部的運營和培訓內容,他們也在想辦法來提升在交易端的能力。
其實從某種意義來說,內容屬性更強的超級導購和交易屬性強的終端或許更為互補。”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稱。
騰訊CSIG的大愿景
在得到騰訊的投資后,超級導購會如何和企業微信進一步合作也值得關注。
在今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大會上,張小龍在提及企業微信時明確表示:人即服務。企業微信接下來的方向就是讓每個員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務,并因為這個員工,品牌和門店可以更受消費者認可。
“張小龍所指的‘人’就是導購,企業微信接下來會更重視B端和導購。超級導購一直以來專注于導購的在線化和內容培訓,平臺中容納了百萬量級的導購資源。
未來很可能嵌入企業微信或者與其打通,來豐富企業微信中的內容。但是兩者的問題都是離交易較遠,如何解決這件事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問題。”一位正在與超級導購合作的品牌負責人表示。
超級導購方面也曾表示,導購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導購不僅是品牌自媒體陣地,可以通過朋友圈觸達潛在的客戶。
還是品牌傳播渠道,可以傳遞品牌價值。“在過去,超級導購解決了品牌商從總部跨過中間層級直接觸達到導購的難題。
在現在,超級導購要開始建設另一種能力——幫助導購實現24小時在線銷售,讓導購不光在店里賣,也可以在手機上賣。這就是超級導購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我們稱之為導購賦利。”
但深入交易環節這件事并不簡單。
“若想通過導購實現分銷,首先要形成交易閉環,例如導購App和線下POS、訂單系統和小程序商城等等都進行打通。
同時,品牌和品牌之間、品牌的門店間都是有差異化的,如何形成品牌間的區分、導購和導購之前的區分,讓導購和C端能夠不斷的產生連接裂變,都是騰訊和超級導購下一步需要解決的。”某品牌華北市場負責人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這次投資中騰訊云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去年9月底騰訊的組織架構變革中,騰訊云業務歸屬于騰訊新成立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
該事業群還整合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
而CSIG總裁湯道生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也曾表示,騰訊想把不同的團隊融合在一起,合力為行業打造解決方案。TO B的需求非常廣闊和多元,就算騰訊把所有的力量都加進來,也未必能覆蓋客戶所有的需求。
他還強調,騰訊將引入大量的合作伙伴,他們會提供重要的模塊完全解決方案,同時也會有服務型的合作伙伴來幫助服務客戶。
TOB是個性化需求,服務的要求跟TO C的要求非常不一樣,所以在這個產業中生態特別重要。
億邦動力了解到,騰訊在2017年就曾領投了消費者運營服務商驛氪,驛氪在關注會員數據資產的沉淀外,也在為品牌提供門店導購分銷的能力等。
而這次騰訊投資的超級導購,顯然也是湯道生所說的提供模塊解決方案和幫助服務客戶的合作伙伴。其實,騰訊和阿里早就開始積極拉攏ISV加入自身生態,云計算廠商需要依靠垂直細分行業的ISV的協作才能在SaaS層進一步作為。
從CSIG的長遠愿景看,騰訊生態還需要更多“超級導購們”,但是在群雄逐鹿又草木皆兵的市場中,案例故事何時才能變為標準并具備可復制性,更值得關注和思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