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消息商用進行時:三大運營商聯手推動產業生態探索
在通信產業鏈探索5G商業模式的路上,5G消息一直被視為值得突破的一環。尤其在2020年以來,國內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2021年初,由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進行的5G消息平臺(RCS)集中采購最終落地,5G消息生態發展的土壤已經日漸豐盈。
近日舉行的MWC21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中興通訊還發布5G消息公有云解決方案,意在吸引全球運營商參與試用。
不過,RCS本身其實已經存在了近十年。目前提到的5G消息,更多是基于新一代5G網絡作為核心網的背景下,疊加產業互聯網發展走上風口,讓產業鏈看到了邏輯上更加成熟的發力點。
遠景來看,基于5G消息的摸索,未來運營商或許有望改變4G時代其商業模式被互聯網公司主導的OTT模式(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所沖擊的局面;產業互聯網的興起,也將讓B端行業領域對更豐富交互方式帶來的商業機會有所期待。
也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在5G消息方面,罕見地看到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推進業務的沉淀。
當然,客觀來看,目前5G消息還處在業務發展和模式探索期,導致產業間尚存在意見分歧。多名MWC參會業內人士指出,在5G消息推進落地過程中,目前同樣重要的是,要盡快理順產業鏈上的利益關系、需要更多支持5G消息的終端等方面的完善。
5G消息能夠走多快、走多遠,本質上需要產業鏈生態之間探索出更好的協同方式。
5G消息能夠走多快、走多遠,本質上需要產業鏈生態之間探索出更好的協同方式。視覺中國
5G消息加速度
在2020年末,5G消息領域一個備受關注的消息曾經引發產業界的一些情緒波動。
由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聯合建設的RCS平臺招投標連續兩次流標,原本計劃在2021年1月1日開始商用的步伐因此被延遲。
好在,2021年1月末,此次招投標完成,由中興和華為分別瓜分份額。被一些觀點視為“讓產業吃了定心丸”。
這背后可能有產業角色和行業預期的共同原因。5G消息產業可以大致分為運營商、IMS網絡供應商、MaaP平臺商、終端設備商四個角色。此次招標的就是位于運營商下游的IMS網絡供應商。
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崔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相對來說,設備制造商才具備相應主導能力,因為5G消息不僅依靠的是軟件,還需要硬件支持,與線網、核心網等現有設備進行配合。
而國內在這一領域目前的頭部只有中興和華為,但國內的招投標傳統會需要至少3家廠商參與,因此最終是通過邀標的方式完成了此次過程。
“今年招標還是以整體架構為主,架構成熟后,將進入軟件或者硬件層面,屆時其他供應商的進入數量和程度會更大一些。”他進一步解釋道。
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實際上還是會有一些其他合適的偏小公司可以參與,但在行業發展模式不是十分明朗的背景下,并沒有積極參與進來。
不過自此開始,三大運營商的確是可以正式開啟對5G消息平臺的建設,對這一新事物的進一步探索有望加速度。
首創證券指出,目前中國移動建設速度較快,網絡側功能基本具備商用條件;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進展相對滯后,但在供應商幫助下,也將很快具備商用條件。
在MWC期間舉行的5G消息高峰論壇上,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王翔則總結道,三大運營商聯合中興通訊等網絡設備合作伙伴積極推進5G消息平臺建設,目前網絡均已具備大規模商用條件;截至目前,主流手機廠商已發布超過60款終端支持5G消息;在應用生態構建方面,中興通訊支撐三大運營商開展行業研究、舉辦大賽和商業試點,已經孵化覆蓋政府、金融等九大行業超過300個應用。
根據崔凱的分析,雖然早年間也有RCS,但此前是基于3G-4G網絡,在傳統CT架構之上,行業間進行的新興應用探索并不算多。
“3G、4G時代更多是面向C端用戶服務,內容以數據流量語音為主。如今,通信行業已經從2G-4G時代以2C為主的商業模式,逐步向5G時代2C+2B的模式轉變。尤其是在產業互聯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5G消息可以是一個支撐。”他指出。
此外是5G網絡的獨特性。崔凱表示,因為5G是云原生架構,會帶來更高靈活性。因此可以做到讓硬件和軟件、流量和控制管理是分離解耦狀態,“這就讓更多消息和服務,不用捆綁在原來技術架構和體系上,讓5G消息基于目前的時代和技術背景下,有了新的發展可能性。”
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總監謝雨珊則向記者表示,過去運營商提供的基礎通信業務存在功能單一、無法升級、體驗受限等問題,難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通信需求,因此RCS存在商機。
“目前5G消息平臺RCS發展進度持續漸進,由于RCS透過5G網絡與使用者間交互傳輸,輔以云端儲存和運算,因此打造自有生態格外重要。近期中國主要智能手機廠商表明后續新機將支援5G消息平臺,將有利未來5G消息生態產業鏈各方合作。”她續稱。
產業鏈積極擁抱
的確,從進一步商業化落地來看,除了基礎技術架構的成熟和部署之外,更重要的是下游生態的共同參與和推動。因此在前述論壇期間,不少參會人士都在為此積極呼吁。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研究院業務所所長喻煒就指出,綜合日本、韓國、美國都是頭部運營商共同合作的模式顯示出,行業間旨在推動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業務品牌和客戶界面。“運營商協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
據他介紹,在2020年12月,中國移動已經推動5G消息網絡全國大區節點建設完成。
從終端角度來說,支持5G消息功能關系到信息的觸達率問題,因此被屢屢提及,不過實際上這并不存在技術難題。因此今年以來支持的終端量將快速提升。
運營商也在起到推動作用,喻煒續稱,“我們發布了權益版終端的用戶政策,新入戶終端要求必須支持5G消息,存量入戶終端要求必須推行一個系統升級包,支持5G消息。今年終端覆蓋率會進一步提升。”
根據他的分享,“中國聯通摸索后認為,今后運營商研發5G消息SDK(接口),終端廠商將SDK進行商用集成,是我們在終端原生應用方面開創的一種新興合作模式。”喻煒分析道,通過5G消息SDK進一步降低終端廠商業務實現門檻,將有力快速解決互聯互通、業務體驗不一致的問題。同時為5G消息業務持續迭代升級提供業務保障。
當然,在新應用發展初期,還面臨著不少難題,這都是產業參與者需要通過不斷溝通和協作,來共同克服的。
Strategy Analytics高級分析師楊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市面上一些悲觀的觀點是認為,即便目前5G消息是對標主要客戶面向B端用戶,但最終C端用戶也會是需要觸達的核心群體。
而從5G消息在未來有望實現脫離APP直接用短信方式提供服務角度來看,當C端用戶發送5G消息給B端公司之后,資費如何制定,C端市場如何滲透,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目前來看,難點在于市場的信心和終端支持。運營商需要在前期進行一定投入摸索。”
崔凱則向記者表示,從適齡角度來看,5G消息最適合的是老人和小孩這類低數字化群體。
而在未來,5G消息運營商將可能扮演更開放的角色,不單純是出售平臺或者流量,可能需要廠商更多進行商業模式的結合,對比如分成模式、其他技術或者商業模式去更多推動5G消息在行業落地。
“運營商前期需要一些開放心態,做前期投入和技術搭建,引入合作伙伴。幫助合作伙伴開發一些場景和商業模式,這需要一個過程。”他續稱。
崔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對運營商來說,前期會有一定挑戰。“運營商需要供給足夠的利潤空間;需求端要能夠找到比較有代表性的剛需用戶。因此我認為,在5G消息發展的第一階段,運營商會主導做試點項目,并給SP一些啟發,找到行業可復制的客戶。正向循環后,相信運營商和IMS設備商會后退,更豐富的商業生態會逐漸出現。”
論壇參與人士則表示,長遠來看,5G消息會是一個估值達百億甚至千億級別的產業生態。“但我們剛剛起步,平臺剛剛完成招標,商用建設正在進行中。目前行業應用尚不豐富,產業鏈上的利益關系仍然需要進一步理順。這些都是現在面臨的挑戰。因此,我們建議,5G消息需要依賴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