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因抱團重倉股業績優秀受到市場熱捧
機構抱團正在風口浪尖。
2021年開年,上證指數扶搖直上,連跨3500、3600關口。滬深300指數從5211點上漲至5930點,超越2007年歷史高點5891點,藍籌股走出強勁上漲行情。
基金因抱團重倉股業績優秀受到市場熱捧。
據同花順數據,1月份共出現39只新發基金“日光基”,僅1月11日一天,5只爆款產品吸金超過千億。
而且,基金四季報出來后還誕生了首位管理規模千億級別的基金經理。
但2月18日開市后,市場風格迎來驟變,以白酒為代表的抱團股集體跳水,貴州茅臺在6個交易日里跌掉二成,5000億市值灰飛煙滅。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多只明星基金凈值同步下跌超過10%,一時間,抱團成為投資人心驚膽戰的存在。
說好的抱團一起賺,怎么走反了?
打破投資人的“明星信仰”
“意料之中。”
2月25日,深圳誠諾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兼研究總監胡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過去的兩年抱團股累計漲幅過大,估值已處于歷史上軌,有較大的調整壓力,“調整是正常的。”
據Choice統計,截至2月24日收盤,5個交易日貴州茅臺下跌16%,市值縮水3542.48億元,五糧液市值縮水1568.95億元,隆基股份則下跌15%,比亞迪下跌22%。
重倉它們的公募基金也損失慘重。
明星基金經理中,易方達的張坤因重倉多只白酒股被網友戲稱:“世界三大知名酒莊:羅曼尼康帝、拉菲、易方達。”
2月24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凈值分別下跌4.5%、5.13%,近一周易方達中小盤凈值下跌11.74%,易方達藍籌精選凈值下跌11.34%,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1/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翻閱公開資料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易方達中小盤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通策醫療、美年健康、蘇泊爾、上海機場、宇通客車、天壇生物;易方達藍籌精選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美團-W、洋河股份、騰訊控股、五糧液、香港交易所、瀘州老窖、海康威視、愛爾眼科、頤海國際。
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和洋河股份這四只白酒股的持有市值在上述基金的基金凈值中均接近四成。
實際上,“愛喝酒”并非張坤獨好,多位明星基金經理近年對酒類股也是偏愛有加,鵬華基金王宗合就是其中一位。
其管理的鵬華匠心精選,去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白酒股也占了4只,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古井貢酒,近一周該基金A類份額凈值大跌11.12%。
此外,還有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旗下的多只基金也重倉白酒股。
比如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截至2020年12月31日,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中免、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邁瑞醫療、恒瑞醫藥、晨光文具、海大集團、古井貢酒、美的集團。白酒股在基金凈值中占比接近三成。
從配置來看,景順長城新興成長除重倉白酒外,其余重倉股也主要是基金抱團的股票,如中國中免、恒瑞醫藥、美的集團等。
最近一周該基金大跌14.13%,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
“抱團股票組合并不能穩定地跑贏市場。”民生證券研究員曲虹宇和祁嫣然在統計了201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抱團股票組合的業績表現后得出結論。
其認為,相對于中證全指來說,抱團基金在2017年之后開始獲得穩定的超額收益,并且在2019年開始加速。相對于主動股基指數來說,抱團基金組合并沒有獲得顯著的超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金持倉為四季度末數據,不排除中間調倉可能。
東吳基金內部人士認為,這些規模過百億的超級基金在實際凈值和凈值估算間存在差異,肯定是倉位結構有所變化,但是完全轉身不可能,“基金的操作前期應該是邊漲邊賣,現在是邊跌邊調。”
邊跌邊調進行時?
市場下跌的同時,基金倉位也有所調整。
根據基金的凈值與估值偏離度觀測,在納入統計的55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當中,截至2月23日收盤,當日凈值與估值的漲跌幅偏離度絕對值在0.2%之內的有107只,偏離度在1%以上的有95只,偏離度在-1%以下有64只。
一份來自興業證券的測算數據也證實了上述判斷。
上周偏股主動型基金倉位的平均倉位為74.35%,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8.45%,較上一期下降0.24%;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約86.07%,較上期上升0.01%。
具體來看是,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約有33.06%的基金增加持倉,35.51%的基金減少持倉,31.43%的基金保持倉位不變。
龍虎榜單上的機構席位追蹤數據則能推測具體細節,在近一個月內機構賣出凈額超過1億的24只個股中,出現了通策醫療、華蘭生物和恩捷股份等多只抱團股。
其中,通策醫療機構賣出凈額最多,共計12.46億元;紫金礦業排名第二,機構凈賣出10億元,錫業股份、華蘭生物和愛旭股份等余下的22只個股機構凈賣出額低于10億元。
最近一月機構凈買入額超過1億的個股則有43只,排名前三的是陜西黑貓、華友鈷業和歌爾股份,凈買入額均低于10億元。
“白酒、醫藥、新能源等板塊是去年四季度持倉比較多的幾個板塊。”長城基金基金經理何以廣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
其坦言,因為不愿離市場太遠,也不能離太近,所以配了一些市場主流板塊,同時也配了一些非主流板塊,“漲得多的酒類已經有一些減倉,關注低估值的,或者中小市值的。”
東方馬拉松董事長鐘兆民則表示,“對于長期產品,我們大部分時間會滿倉持有,在特別高估或特別低估的時候,進行減倉或加倉;對于穩健產品,我們認為需要平衡投資收益和回撤。回撤不是投資的風險,但可能是經營的風險。控制回撤最為有效的方法是精選個股和適度控制倉位。個股深度研究是最好的風控,也是管理回撤的根基。股價長期是圍繞著內在價值波動的,我們會基于事先擬定、且動態更新的交易計劃表,在股價低于內在價值時加倉,在股價高于內在價值一定比例時減倉。基于此,近期我們對穩健產品中特別高估的部分個股進行了一定減持。”
新的抱團信仰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在大洋彼岸美國,機構抱團已是常態。
有研究機構發布統計數據,若以機構持股占比高于80%的美股作為機構重倉股,在過去的20年中,機構對美股重倉股的持倉由不足10%增加至近50%。
在近十年機構抱團也是愈演愈烈,龍頭的持股機構數量與持股占比均顯著高于非龍頭。
雖然美股機構抱團也會階段性向周期行業松動,但長期來看始終抱團消費與成長,尤其是2007年以來堅守信息技術與可選消費。
國信證券研究員燕翔認為,基金持股集中度高是常態,當前抱團程度跟歷史相比并沒有特別夸張。比較夸張的是基金重倉股的估值很高,公募基金重倉的前100大個股市盈率中位數相比市場整體,已經遠遠突破了2015年的高點。
事實上,基金重倉持股一直隨著景氣變化而變化。
譬如在當前信息高效傳播的時代,機構對于公司的好壞達成高度一致非常正常,抱團股是否變化,取決于景氣周期,與是否抱團本身無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的10余家主流機構近期的策略也發現,九成機構比如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和招商基金等看好未來A股市場,認為基本面改善和流動性向好的大方向沒有逆轉,還給出了布局順周期的建議。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就指出,A股市場整體仍然向好,長期而言,將繼續關注優質消費和科技龍頭,上半年還將重點關注順周期邏輯下,金融、周期及可選消費的配置機會。
華寶基金則認為,本輪市場下跌的核心邏輯是部分交易擁擠的板塊估值過高,現在處于牛市中期階段。對于未來市場,總體資產配置的方向是從高估值的“抱團股”,向估值合理的順周期板塊、景氣度向好的中盤股進行適度切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