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暉資本王暉:跨界消費投資背后 是一場歷經三年的征程
【VC/PE“跨界”故事之:越過行業的山丘】
過去數年間,股權投資行業劇烈變化,為了適應變化,諸多機構早已跳出舒適區,在不同階段、不同行業,甚至不同資產類別間,進行探索、調整和拓展,其中很多結構已在嶄新的領域,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和方法論。從“醫療投資基金”發跡的弘暉資本,最近兩年開始向消費領域拓展;最早以TMT投資見長的華創資本,也在多年前重倉生命科學……本期聚焦兩家機構的行業投向拓展案例,希望給行業機構提供可期思考的樣本。
2021年除夕,新式茶飲企業奈雪的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弘暉資本的英文縮寫“HLC”出現在申請文件中。
不僅如此,已上市的霧化器科技企業思摩爾(06969.HK),以及已經進入上市輔導的個護產品素士科技,和剛完成融資的個衛品牌公司斑布等背后也都有弘暉資本的身影。
進入新的一年,市場已不再適合用“醫療投資基金”的簡單標簽來定位弘暉資本。
剛剛過去的庚子年對股權投資行業來說是“危”“機”并存的一年。而在向消費領域深度拓展的同時,于成立未足七年的弘暉資本而言,其另一重大收獲則是一場自上而下變革的如期收官。
今年春節前夕,弘暉資本創始人及CEO王暉在上海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他說,變革有兩種情況。要么是被逼到墻角,沒法子了,不得不變;還有一種,是前瞻性的,有計劃的,在最合適的時候,去主動推進自我革新、促進成長。畢竟,只有成長,才是最可敬的力量。
主動變革,有序拓展
“組織成功,不在一時一役,”王暉說,“而是在持續變化的復雜環境中不斷自我反思、自我迭代,這樣才能實現持久成長原動力。”
向前追溯,這場變革開始于2019年初。
進入2019年后,團隊先后完成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和第三期美元基金的募集,管理資本量達到百億元規模。
截至今年2月上旬,弘暉資本已投項目中有15家企業完成上市,三家公司完成過會,還有多個項目已經或計劃申報IPO;在已上市企業中,邁瑞醫療、藥明康德、思摩爾國際、泰格醫藥、康龍化成的公司市值均突破千億。
“公司大部分人的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去推動變革才從容。”隨著2019年弘暉資本的基金規模和投資業績均穩步上升,王暉在公司的五周年年會上向全員表達了“變革”的決心。
總的來說,弘暉資本的變革分為兩部分:
第一,團隊升級。成立之初,弘暉資本的管理資本量只有10余億元。有限的管理費要同時用到公司0到1的軟硬件建設中,自然無法負擔很多。隨著管理資本量的提高,更契合未來發展的人才引入計劃成為可能。
“我們現在已經能支付得起和波士頓類似的待遇,限制條件減少了很多。”王暉說,如今的弘暉在向國際化、機構化、年輕化不斷升級。
第二,企業文化強化和工作機制重塑。如今,在弘暉內部,管理班子在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上絕不妥協,始終堅持遠見、正直、勤奮和團結的核心價值觀,紅線思維,寸土不讓;而在投資實踐和公司生活中則強調開放包容,追求實踐的多樣化和人才的百花齊放。
為了讓團隊更深刻感知到公司在發生的變化,弘暉資本上線新的OA系統、作了公司Logo升級,北京、上海兩地啟用新的辦公地點,深圳辦公室也在年底正式開張。
投向“大概率事件”
梳理弘暉資本的投資組合可以發現,其在消費領域已披露的案例包括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個護家電品牌素士、母嬰護理品牌BEABA、環保健康個衛品牌斑布、寵物保健品牌寵幸衛仕等。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美元二期基金募集時,弘暉就向LP們表達了拓展消費領域的意愿。三年多來,在持續深耕生物醫療的同時,弘暉資本的二期和三期基金已向包括母嬰、保健品和個護在內的健康消費主題不斷延展。
成功來自于持續對大概率事件下注。
2020年8月,個人健康護理領域的素士科技完成規模為1.75億元的Pre-IPO輪融資,弘暉資本為投資方之一。對于素士科技的果斷出手,即可追溯到團隊對口腔護理領域的深耕。
弘暉資本是馬瀧齒科的最大機構投資方,團隊看到了口腔護理場景中電動牙刷、沖牙器的市場需求。相對于牙齒出問題后去醫院補牙拔牙,日常口腔護理顯然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基于同樣的邏輯,弘暉資本還將投資觸角延展到兒童消費場景。
弘暉資本是育學園及小白兔口腔等兒童醫療項目的最早機構投資方,近年來在兒童消費相關的紙尿褲、益生菌等領域進行了布局。當然,益生菌的消費者并不只限于兒童,就像素士科技的產品中也有電吹風等“非口腔”產品一樣,所有優秀的企業都在依托自己的優勢在拓展外延。
發現和培養新一代投手
本次采訪在弘暉資本上海辦公室進行。會議室墻壁上掛有一幅2015年的雜志封面,當期的主角是三家創投新勢力的創始人。
尚是創投新勢力時,媒體對弘暉資本的描述是“醫療投資基金”。六年間,弘暉資本的管理規模是成立之初的近8倍,升級后的兩大投資賽道為生物醫藥和健康消費。在鞏固嚴肅生物醫療的同時,團隊也在擁抱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3年之前,你認識他們么?但在更早的那些年里,這些人就已經在機構里做出很好的deal(投資項目)。”他望向多年前的留影說。王暉相信,只要決策機制夠科學、工作方法不斷迭代,投資領域的拓展是自然的道理。而在拓展的過程當中,真正考驗一家投資機構的,正是一個團隊長期堅守原則前提下自我培養優秀投資選手的能力。
自2019年以來的弘暉資本內部變革的一大意義就是促使組織保持無私、開闊和謙遜的胸襟,接納新思維,招聘并培養優秀的人,把適合未來的人放在能發揮的位置上,并讓不同的見解得到傾聽。
回望成功大型基金的成長也可以發現,他們的起點多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多是集中在某個階段或者某個行業,后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不斷走向多元化的另類資產管理道路,而且內部不斷培養干部,這些平凡的各有特色的團隊成員有機組合起來造就了不凡的業績,彼此成就。
在弘暉資本的成長樣本中,團隊在鞏固嚴肅生物醫療領域根據地的同時實現了在大消費領域的突破。
“基金就是基金,在策略指引下和工作框架內持續創造價值。”王暉說,“任何一個公司的起點,大多數是創始人的特長所在。但任何人和機構都不要因為起點限制了終點,不要因為現有的優勢和特色而失去勇于變革和拓展的意志。”
在基金管理這個行當里,他并未打算為團隊的未來設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