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OS 2面世 今年目標覆蓋3億終端 中國操作系統崛起元年來臨?
6月2日晚間,華為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迎來重要時刻,華為正式發布多款搭載HarmonyOS 2的新產品,包括HUAWEI Mate 40系列新版本、Mate X2新版本、HUAWEI WATCH 3系列、HUAWEI MatePad Pro等手機、智能手表、平板產品。同時,華為手機、平板等“百”款設備將陸續啟動HarmonyOS 2升級。
華為表示,如今消費者身邊的智能終端越來越多,但由于系統的碎片化,導致連接復雜、操控繁瑣、體驗割裂等問題。而HarmonyOS是新一代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的語言,通過分布式技術讓一套系統滿足大大小小多種設備需求,實現彈性部署;將N個設備組合成1個“超級終端”,硬件互助、資源共享,根據個人需求自由調用。對于開發者來說,HarmonyOS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讓多設備應用開發更加簡單。
這意味著HarmonyOS的進一步普及,從2016年啟動研發、2019年正式“出道”,到如今正式應用于手機、平板等多個終端,鴻蒙的進展可謂迅速。操作系統的成長需要巨大的投入、需要與之匹配的軟硬件生態,打造成熟的生態實非易事,鴻蒙的起航,也是中國又一次在操作系統領域的沖鋒。
華為的目標是,鴻蒙操作系統在2021年覆蓋3億臺以上的設備,其中2億來自華為自有的手機、手表、平板、智慧屏等設備,1億是面向生態合作伙伴的各類終端設備。
不久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呼吁公司員工在軟件領域“敢于引領世界潮流”,之所以專注于軟件業務,是因為在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方面“我們將擁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
接下來,華為在應對硬件供應鏈問題的同時,將繼續在軟件賽道上打開新局勢。
新一輪操作系統爭霸
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操作系統的世界幾易其主,形成當前四大操作系統統領江湖的局面,背后是谷歌、微軟、蘋果三家的爭霸賽。根據國泰君安發布的報告,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統Android(安卓)、Windows、iOS、MacOS的市占率分別為40.97%、31.47%、16.16%、6.75%。
報告進一步指出:“我們復盤操作系統發展史,可以發現一旦某一賽道操作系統的市場格局確定之后,后來者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性。Android在手機端非常強勢,但他還是無法參與到PC市場的競爭中,因為后來者需要挑戰的是先行者整個行業生態,現在全球范圍內Android的開發者數量達到2000萬,iOS開發者數量達到2400萬,后來者想要革這幾千萬人的命,難度可想而知。”
對于新晉者鴻蒙而言,華為賦予它的使命一開始就不是成為另一個安卓,而是針對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手機只是鴻蒙的一個重要場景,它的征程還在萬物互聯。這與谷歌最新的操作系統FuchsiaOS有著類似的野望,據悉,一周前,FuchsiaOS已經開始投放到第一代Nest Hub上運行,率先在智能家居場景應用。
一方面智能手機出貨量見頂下滑,紅利正在消失,而更多的機遇出現在IoT時代;另一方面,當前的IoT生態發展卻很緩慢,需要高效的操作系統來打通設備間的壁壘,降低開發成本,因此下一代操作系統的卡位早已展開。
失去了PC和移動時代后,在接下來的萬物互聯時代中,中國能否在產業中掌握更多話語權?有業內人士認為,HarmonyOS有機會真正開啟中國操作系統的元年。
隨著HarmonyOS從IoT切入,逐步拓展到手機端、PC端,HarmonyOS可以說是目前國內IT企業商業化的第一個操作系統。此前在移動端操作系統的發展道路上,并非沒有人挑戰谷歌和蘋果,微軟、三星Tizen、阿里OS,都沒有成功。當年在沒有中美科技摩擦的情況下,阿里和魅族的嘗試且不談技術層面,就已經直接被谷歌警告打壓,并無更多余地。而以三星的體量和技術實力,重造一套操作系統并不是難題,但是與谷歌的合作怎么繼續,始終是一個困局,其中涉及各類約束、法律協議。
對于華為而言,芯片斷供后,HarmonyOS是沒有退路的選擇。但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時機已經成熟?在這個時間點,華為將HarmonyOS推至臺前是合情合理的對策。硬件供應鏈已經“真刀真槍”設置關卡,軟件層面的背水一戰,已經無需考慮如何處理和安卓、iOS、Windows生態的關系。無論外界評價如何,華為邁出了關鍵一步,敢于推出并探索商業化,已經在牌桌之上。
軟硬件新機遇
盡管HarmonyOS還在發展初期,加盟的合作伙伴正迅速擴大,智能家居領域的廠商們率先加入,比如美的、九陽、老板電器、海雀科技等家居品牌已經搭載了HarmonyOS。
國泰君安報告指出,目前幾乎國內所有的家電廠商都已經完成了與華為鴻蒙的談判或正在談判過程中,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家電制造能力,“中國制造+華為鴻蒙”的模式也將成為未來鴻蒙參與IoT時代核心操作系統競爭的有力助手。
除了硬件制造廠商,國內的軟件企業也紛紛牽手鴻蒙,東吳證券表示,目前華為生態鏈和鴻蒙系統生態相關公司包括應用程序類如金山辦公(辦公軟件)、萬興科技(視頻編輯)、網達軟件(華為視頻)、彩訊股份(郵件系統)、超圖軟件(GIS)、四維圖新(地圖)、科藍軟件(華為錢包)以及開發相關類東方通(中間件)、中科創達(系統開發)、潤和軟件(多芯片平臺適配)、常山北明(ISV)、誠邁科技(軟件開發)、北信源(移動安全)、高偉達(金融云)。
其中,6月2日,數字創意軟件龍頭萬興科技正式與華為合作,旗下萬興喵影成全球首款搭載HarmonyOS 2的華為平板HUAWEI MatePad Pro唯一預裝視頻創意軟件。萬興喵影HD2.0版本于華為發布會上首發后,同步上架華為線上商店,并隨華為平板樣品上架8000多家線下門店。
萬興科技戰略發展部負責人Patrick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萬興喵影HD2.0版本集成了華為HMS技術,支持不同類型設備之間的相互訪問和資源共享。這意味著,萬興喵影在給華為平板做的版本上,用戶可以實現在華為手機、PC和華為PAD之間的跨端文件傳輸,以及一些協同編輯的能力。”對于HarmonyOS 2,Patrick談道,鴻蒙系統的架構相比傳統的系統有很大的創新,自帶強大的AI能力,也期待未來會做得更完善。
更多的改變還將在底層進行,目前PC端的Wintel依舊穩固,但“macOS+Arm”、“Windows+Arm”正暗流涌動;移動端世界還是“Android+Arm”,“iOS+Arm”的天下,而隨著HarmonyOS、新架構的推進,新的聯盟正在形成,有芯片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HarmonyOS+RISC-V”將迎來機遇,尤其是在IoT領域,參與的國內廠商會越來越多。
生態建設任重道遠
眾所周知,操作系統難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生態,既關乎軟件、也關乎硬件,還有至為重要的開發者,華為都面臨著挑戰。
有軟件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一般進入操作系統要考慮三方面要素,其一是硬件層面,其二是中間層開發體系等,其三是上層應用生態,包括自己的拳頭應用和合作伙伴的應用。現在來看,HarmonyOS已經具備了核心要素。但是大家也會有所觀望,比如華為之外的第三方參與者會有多少;再比如華為能夠為開發者、為應用公司帶來哪些商業價值;此外還有硬件支撐、開發工具配套等問題。”
當然,華為也在使出渾身解數,招攬全球開發者,來繁榮生態。一方面,華為強調HarmonyOS的特色優勢,強調的是全場景、分布式技術、全新的原子化能力等等;另一方面,開發者對數字世界作出巨大的貢獻,業內都有約定俗成的分成,華為也推出了耀星計劃,出海計劃等激勵,來扶持開發者。此前就有開發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華為對于開發者支持力度很大,在利潤分成方案上,進入華為Gallery應用市場后,特別是在應用起步階段,體量較小的時候,大概有一年的時間,利潤全部都歸開發者。此外一般情況下,華為會把85%分給開發者,相比蘋果收取30%的費用,華為給出的利益更多。
同時,培養軟件人才也是關鍵,目前華為已經宣布啟動HarmonyOS高校人才培育計劃,將推動超15款HarmonyOS課程走入高校,并通過每年3場HarmoyOS相關的開發者大賽,培養更多HarmonyOS全棧開發后備力量。據介紹,在近期的大賽中,有超過3000支隊伍的10000多名選手參賽,25000多位開發者參與了大賽學習,最終23支參賽隊伍獲獎。
對于開發者而言,他們的訴求也很直接,看重實際的便利和益處,看大廠是否下定決心堅持投入、愿意在前期付出,是否帶來商業價值。前述軟件人士向記者表示:“選軟件、選開源包,我首先會看release notes,看更新版本、社區情況。以iOS開發工具來說,蘋果全套的默認規范文檔就投入巨大,開發者只要配置一臺電腦、開發工具,按標準化開發,可以做到拖拽式開發,收益等蘋果都統一管理,但是收取3成費用,大量開發者當時就不做Windows開發,轉向iOS開發,在五年前的黃金時代,軟件放到蘋果市場,就容易有大量的用戶和收入。”
從華為的布局看,其決心頗大,除了鴻蒙,還在HMS、編譯器,乃至在編程語言上進行系統性的研發,接下來HarmonyOS如何在內核、中間層、應用層等方面進一步擴張,值得期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