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電商:被困在直播間里的中老年人,成為“新韭菜”?
電商直播,已不再只是年輕人的江湖。
“媽給你買了一箱芒果,應該這幾天就到了,你記得取回去”。來自北京的網友小善收到來自母親的一條信息,讓她感到震驚的是,一直都是網絡邊緣人的母親,竟然也開始了網購。
等取回芒果后,小善只能無奈的發出感嘆,果然是被忽悠了。9塊9一箱,里面32個青色小芒果,即使已經放了一周,仍然不見變熟的痕跡。
這才知道,原來這已經不是母親的第一次網購,從水果到服裝、從化妝品到日用品,現在的母親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剁手黨”。而所有的購物源頭,不是淘寶和拼多多,而是現在自己也每天都在看的直播間。
曾經那個一直教育自己不要盲目網購的老媽,現在卻沉淪在直播間瘋狂購物。“9塊9包郵”“福利產品限時秒殺”“最后十件賣完下架”……老媽們被主播的話術不斷洗腦,在所謂的誘惑下乖乖交出自己的錢包。
面對子女的勸導,他們仍然保持自己的倔強:你說我亂花錢,看看家里這些東西,哪一樣不是我買回來的,對比了好幾家才找到這么便宜的。這次沒買好只是看走眼了,下次換一家就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跨過數字的鴻溝成為網購一族,而短視頻平臺則成了他們網購的戰場。某位專做直播的店主也在說:“很明顯感覺到中年用戶越來越舍得花錢,一邊直播互動一邊下單,什么時髦買什么。”
通過克勞銳紅管家觀察這位店主賬號的粉絲畫像可以發現,她的粉絲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這與她主營的服裝類別分不開,但是超百萬的粉絲量也證明了中老年群體對直播間購物的熱情。
當直播間里的中老年群體越來越多,主播們已經完全把握他們的心理,低價誘惑、連環套路、劇情演繹開始上場。當他們在直播間越陷越深,誰又能拉他們一把?
沉迷直播間的中年人
不知不覺,中老年人成了沉迷手機的新一代。《銀發人群洞察報告》顯示,銀發人群移動互聯網月均使用時長,已增至每月至少118小時。也就是說,中老年群體平均每天至少有4小時在使用互聯網,有關數據在未來仍將呈上升趨勢。(此處銀發人群指45歲以上中老年群體)
繼廣場舞、短視頻之后,在直播間購物成為了長輩們新的娛樂方式。
“以前都是爸媽嘮叨我們別總盯著電腦、手機,現在全反過來了,爸媽在家一看直播就能看一天,有時甚至刷到深夜一兩點不睡覺,還總是買一堆東西。”kk前年才給父母換了智能手機,本想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結果卻發現父母開始沉迷于網絡直播間。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家里的快遞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要去一趟菜鳥驛站。對于為什么買這些東西,媽媽也總能找到理由。“這個東西比外面商店便宜”、“這個是助農產品”、“家里正好要買”……面對這些說辭,kk也只能表示無奈。
父母的直播間購物行為,卻讓在外地工作的若若快崩潰了。“總是不打招呼就給我買不需要的東西,而且質量還特別差”。即使已經和父母說過不用再給自己買東西了,可偶爾還是能收到快遞。
對若若來說,家里并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老兩口每月工資也才五、六千塊錢,光在直播間買東西就要花掉一兩千。媽媽們可能覺得自己在直播間買到了便宜的東西,給自己省了一筆錢,但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花了很多!
在知乎上搜索“父母直播間購物”,也能看到很多網友的求助。“媽媽沉迷淘寶直播間購物怎么辦?”“如何解救父母在快手看直播買產品?”“媽媽癡迷抖音直播購物該怎么辦?”……一連串的帖子都體現了父母在直播間購物的瘋狂。
就在前不久,微博話題#長輩沉迷直播間購物應該勸阻嗎#也登上熱搜,“沉迷”、“沒辦法”、“無奈”……成為年輕人描述父母網購的常見詞。
面對長輩的沉迷,眾多網友也表示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們,不要一味的說教。在網絡世界里,長輩的認知還是有限的,保持冷靜、理性的態度循循善誘,合理引導他們的上網行為,才能讓他們有充分的動力放下手機。
在直播間不只是購物
對于長輩尤其是媽媽們來說,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是需要去操心,買買買已經成為媽媽的生活習慣。自從感受到直播間購物的優惠和便利后,她們就變得更加一發不可收拾。追求***性價比的她們,也自然地把貨比三家的技能運用到直播間購物上。
與年輕人認準薇婭、李佳琦一樣,媽媽們也有自己認準的主播。“其實我們也不是看見什么就買什么,有的人直播時候宣傳的很好,回來后東西卻很一般,這樣的我們基本就不會再去看了,如果遇到好的直播間,我們就很相信他的東西,有合適的就會直接買了。”網購經驗豐富的孟阿姨這樣說到。
在直播間感受“剁手”的樂趣,只要買到好的東西就總是向周邊人分享,向子女“炫耀”,成了父母們的常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快樂的。
而現實的原因,卻總能讓我們扎心。當年輕人走向大城市尋找廣闊天地,父母的感情寄托一下子沒有了,這讓他們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找不到其他話題,缺少陪伴和傾訴對象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問題。
網上也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公式: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若父母現在60歲,活到了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中老年人需要的陪伴越來越多,大部分子女都無法滿足她們所需要的陪伴感。直播間里,主播充滿洋溢的講解讓父母有了陪伴的感覺,而在評論里互動則讓他們能夠親身參與進去。
這種新鮮的購物方式給他們單調的生活形成了刺激,在精神上實現了存在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空前的滿足。而且網上便宜的東西又不會讓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的中老年群體在買買買的過程中產生“罪惡感”,對他們來說也成了一種變相的心理解壓。
原來,在直播間購物,只是他們排解孤獨的方式之一。
直播間套路收割中老年人
如今的中老年一輩都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撿便宜,薅羊毛節約生活成本的心理會更加突出。
隨便點開一個直播間,都能聽到主播的吆喝“這款產品是福利產品,八點整開始秒殺,半價就拿走,領券還能再減10元,家人們準備好了嗎”。這樣的折扣力度加上主播聲情并茂打著“家人”牌,瞬間就俘獲了長輩們的心。
很多直播都會利用他們占便宜的心理,用各種促銷話術和秒殺、限量搶購等玩法來套路。沒有需求就給你創造需求,父母們在主播話術的刺激下很容易就買單了。
不僅如此,在對互聯網新事物缺乏辨別能力的長輩面前,主播們也是紛紛設立自己的人設。“自主創業”“單親媽媽”“公益助農”……主播的故事讓長輩們津津樂道,對于他們也更充滿信任感。即使子女告訴他們直播間那些故事不要聽,那都是演戲,他們也還是樂此不疲。
知乎網友分享了一段自己母親的購物經歷,“我媽買了500+的護膚品套盒,一打開就超級劣質。說是什么主播親自試用親自用藥材做的,但一看就是不知名小工廠的化妝品。我說這些錢買點什么不好,平價正規牌子的大廠多好,她還很委屈,我也不忍心再說什么了”。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其實我們也不是心疼錢,就是覺得他們每天都在買沒有用的東西,很多東西就是圖便宜,買回來又不用,或者有的根本不好使。真的不知道該怎么阻止他們在直播間買一些無腦的東西。
長輩們在直播間控制不住購物欲,對直播間的優惠和陪伴感欲罷不能。“9.9元一箱紙巾,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紙巾家里隨時要用到,也不會過期。”面對決策成本如此低的產品,他們怎么控制得住?
現在的中老年群體有閑錢有時間,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其實遠遠高于年輕人。對于觸網較晚的他們來說,消費給他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物質需求,很大程度上甚至會帶給他們更多的精神層面的滿足,更是在拉近他們與主流社會的距離。
中老年下沉市場的空間非常大,有很多可以深挖的需求。從以前的電視購物到現在的直播電商,中老年群體一直都是商家爭奪的對象。尤其是直播電商,在年輕人間已經基本滲透,想要尋求新的增量,就只能下沉市場,或者擴大年齡圈層。
中老年群體開始在直播電商的江湖里玩的風生水起,面對主播們的套路卻無法抵擋。他們對直播帶貨的認知還比較淺,無法理性、客觀看待直播間購物,更多的還是沖動消費。
當他們被網絡上日新月異的各種套路吸引和欺騙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多一點陪伴,多一點耐心,去教給他們正確認識直播間購物的方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