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的發展也在推動硬件的創新
軟件的發展也在推動硬件的創新。
隨著AI技術的應用與發展,CPU越來越難以滿足算力的需求,AI芯片油然而生。最近三四年間,國內也掀起了AI芯片的創業熱潮,一批瞪羚企業不斷涌現。
通常意義上,AI芯片指針對人工智能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設計的芯片,它們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其他非計算任務仍由CPU負責)。當前,AI芯片主要分為GPU、FPGA、ASIC。
國際上現有兩座世界級的GPU“大廠”,分別是“老大”英偉達和“老二”AMD,它們核心GPU研發團隊也保留在美國。同時,由于英偉達主要的客戶群體并非在國內,它們對國內客戶的服務和支持還多有不完善之處,這也為國內創新企業留下了空間。
當下,國內的AI芯片賽道已有不少選手,它們成立時間雖僅有寥寥數年,但大多已獲得數千萬、數億乃至幾十億的累計融資。有的企業已有芯片產品量產,有的企業產品還不見蹤影,潮水之上,它們大多仍在“死亡谷”奮力跨越,朝著瞪羚企業的目標生長。
AI芯片仍處初級發展階段
對于研發AI芯片、GPU芯片的企業來說,融資并非難事。資金正在往這個賽道涌入。
指頭一掰,天數智芯、登臨科技、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寒武紀、鯤云科技、依圖科技……賽道中已集聚多家企業,它們也是賽道中瞪羚企業的種子選手。
今年3月,天數智芯完成C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同月,壁仞科技完成B輪融資,2019年成立以來總融資額超47億元人民幣。沐曦也在3月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
更早一些,2月,登臨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1月,燧原科技宣布完成18億元C論融資。去年8月,鯤云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另外,寒武紀去年成功科創板上市。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看來,AI芯片市場比較特殊,很多屬于專業芯片,要和特定的算法結合,才能夠付諸市場運用。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AI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能力比較弱,沒有產生實際的大規模使用,而AI芯片也處于一個初級發展的階段。
目前已經量產AI芯片的公司主要包括華為、寒武紀、燧原科技三家。其中,華為的AI芯片后續沒有再迭代推新。
今年2月,寒武紀云端智能芯片思元290在量產落地后首次亮相。思元290也是寒武紀的首顆AI訓練芯片,此前寒武紀推出的主要為AI推理芯片。而AI訓練芯片要比推理芯片技術要求更高。
燧原科技則在成立三年多以來完成兩代產品(同時包括訓練與推理芯片在內)的迭代。2020年9月,燧原科技宣布基于邃思芯片1.0版本的第一代人工智能訓練加速卡“云燧T10”已正式進入商用階段。另外它也在今年7月發布了2.0版本邃思,預計年底量產。
半導體行業素有“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干瞪眼”之稱。在上海燧原科技創始人兼CEO趙立東看來,當下創業企業最后的存活比例能達到十之有一,已算是很高的比例,大浪淘沙是必然之勢。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兩三年,潮水就會退去,將迎來一輪分曉時刻。
也正是在泡沫漸消之時,誰是賽道中真正的瞪羚?答案將正式顯現。
未來三大方向
據了解,有業內專家認為,云端芯片已到了給客戶交貨的階段,后進者的壓力會很大。如果想把第一顆芯片做扎實,通常需要兩三年;如果隨便做一個應付了事,等見真招時,后面融資會越來越難。
對于AI芯片賽道的公司來說,比起融資數字,更重要的是能否拿出產品說話,這將決定其是否能跨過“死亡谷”,步入瞪羚企業的快速成長期。
當下寒武紀、燧原科技等公司的產品已量產商用,天數智芯等公司的芯片已流片,宣布將于今年量產。還有一些企業研發的芯片尚未流片,目前留給它們的時間已經不多,除非其產品的性能或性價比能實現較大突破。
實際上,趙立東提到一個企業發展的三段論。“第一階段是按規劃把芯片做出來,芯片技術門檻很高,實現第一階段已很不容易,但它其實是三階段中最簡單的——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公司內部”。他補充道,第二階段在于有沒有人愿意為芯片買單;第三階段則是如何把業務規模化,最終實現盈利,“現在很多公司還處在第一段,我們在第三段的初期”。
如何尋找與拓展AI芯片的市場,是走在這條賽道較前位置的企業所思慮的事情,也事關能否順利飛躍“死亡谷”、成為實現自我造血的“瞪羚”。接下來,有市場潛力的區域也將成為這批企業征程的目的地,比如珠三角、長三角、北京等仍是熱門之選。
AI芯片市場在哪里?以燧原科技的思考為例,趙立東總結有三個方向。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第一個方向是互聯網企業,“到今天為止,我們這類產品(不管訓練還是推理芯片)70%以上的市場仍由互聯網企業組成,但另外兩個方向的市場正在更快速地擴張”。
第二個方向是垂直行業。比如金融行業已開始大量將AI技術應用在每天的業務中,還有交通、醫療、教育、通信等行業,隨著AI的應用,市場也開始“起來了”。
“很多傳統行業還沒開始用(AI芯片),這對我們反而是好事。”趙立東表示,這也意味著他們也沒有使用其他產品,此時選擇我們不需要任何遷移成本,我們還可以和客戶一起“從頭開始”,甚至做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方向趙立東看準的則是廣泛意義上的“新基建”,包括城市建設的算力中心、智慧城市大腦等等,其中有一些領域最好甚至只能采用國產化產品,這對于國內AI芯片賽道上的創新企業來說是一大藍海,對瞪羚企業的種子選手們也是一大機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