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押賽道、賭業績”幕后:前海開源同一基金經理收益差90%
3個月同一個基金經理旗下的產品,收益率能相差多大?
10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30個百分點?
答案是超過90個百分點。
最近最受基民追捧的是三個月收益翻倍的基金經理崔宸龍(他旗下的兩只基金也是今年以來基金收益榜第二第三名),其旗下基金收益出現明顯分化。
在不到3個月時間(注:以下選取其重倉的新能源漲幅最高的5月12日-8月6日,下同),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新經濟A、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回報皆實現了收益翻倍,這兩只基金分別大漲102.35%、102.31%。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5月12日-8月6日),崔宸龍、王霞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A收益僅為7.95%。
簡單來計算,在不到三個月時間(5月12日-8月6日),崔宸龍管理的基金收益首尾最大相差94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種同一個基金經理的產品收益“兩極分化”的現象出現在多位基金經理身上。
這是怎樣的魔幻現實。
實際上,在現實中,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不同產品收益也會有所不同,只不過差距不太明顯。
那么,投資同一基金經理是不是也要選產品?
到底該怎么在一位基金經理旗下選出對的產品?
三個月收益翻倍的基金
最近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基金經理是崔宸龍,因為他管理的基金最近三個月漲幅最猛,據媒體報道,這種漲幅刷新了最快的翻倍紀錄。
公開資料顯示,他的投資經理年限僅為一年多。他在2020年才成為基金經理,目前管理4只基金,在管規模為42億元。
崔宸龍管理的漲幅最大的前海開源新經濟A,它成立于2014年8月20日,是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崔宸龍是2020年10月底才開始管理該基金。
自崔宸龍接管基金以來,他2020年底把十大重倉股全部換了,投資方向主要轉向新能源。
到了2021年一季度,崔宸龍幾乎沒有調整重倉股,此前的十大重倉股保留了九只,新增一只第十大重倉股比亞迪,比亞迪在2020年四季度末已排名該基金第十三大重倉股。
但適逢A股春節后大回調,前海開源新經濟A也遭遇滑鐵盧,今年一季度大跌8.35%。
到了二季度,崔宸龍仍然堅持投資新能源方向,前十大重倉股全部是新能源股票,包括億緯鋰能(300014.SZ)、鵬輝能源(300438.SZ)、比亞迪(002594.SZ)等。
二季度,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新經濟十大重倉股只做了小調整。新進3只,分別是寧德時代、法拉電子、融捷股份,代替永興材料(002756.SZ)、諾德股份(600110.SH)、振華科技(000733.SZ)。
前海開源新經濟A基金持股很集中,十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達64.39%。今年二季度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76.96%。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海開源新經濟A三個月收益翻倍的背后,是新能源股的大漲。崔宸龍抓住了這一波新能源大漲的機會,十大重倉股全部押在新能源股票上。
而自5月以來,新能源板塊暴漲。在不到三個月時間(5月12日-8月6日)新能源(000941.CSI)指數大漲55.90%。
另一只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與前海開源新經濟A的重倉股相似。
崔宸龍在2020年7月接手該基金,與前海開源新經濟A的路徑也基本一樣。
差別主要在于這是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而前海開源新經濟A是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它們對基金倉位要求不同,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倉位要占基金總資產的80%以上。
對于重倉新能源,崔宸龍在二季報中解釋,“整個人類社會目前處于能源革命的重大轉折點上,光伏和鋰電池作為能源革命的生產端和應用端的代表,在此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因此我們堅定看好圍繞人類社會能源革命這一核心主線的投資機遇。”
漲幅小的基金
與前海開源新經濟A、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的短期內收益沖高相反,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A類、C類份額。
在最近三個月(5月12日-8月6日)其回報僅為7.95%、7.88%,同類排名在50%分位上下。
拉長時間來看,截至8月17日,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A類、C類今年以來的回報分別為-9.96%、-10.11%,同類基金排名后十分之一。
至于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雖然Wind數據顯示,業績在其任內為-6.82%,但他接手不到2個月,在此不作討論。
崔宸龍、王霞從2020年7月20日從前任基金經理史程手中接手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以雙基金經理模式管理。
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是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崔宸龍、王霞在接手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之后,把貴州茅臺、五糧液、蒙牛乳業、華潤啤酒、高鑫零售等消費股剔除出2020年三季度的十大重倉股,代之以新能源的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醫藥類的思摩爾國際、藥明康德。
此后,崔宸龍沿襲了這種布局方向,到今年二季度末主要布局了港股市場中的互聯網、醫藥、消費等細分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的十大重倉股中有9只港股,僅有一只A股光伏主題的晶澳科技(002459.SZ)。
具體來看,二季度末,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的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控股(0700.HK)、藥明康德(2359.HK)、方達控股(1521.HK)等。
整體來看,港股今年表現弱于A股。截至8月19日,年初以來恒生指數下跌7%,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重倉的騰訊控股、泰格醫藥、思摩爾國際等跌幅超過25%。
最近三個月(5月12日-8月6日),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重倉股中跌幅較多的是騰訊控股-22.18%、思摩爾國際-23.42%、青島啤酒股份-15.65%。
崔宸龍、王霞在二季報中表示,整體投資思路依然會聚焦于具有全球競爭力和中國競爭力的企業,包括部分在A股市場未上市而不能購買的標的,以充分發揮港股市場的獨有優勢。
總體來看,拉長至今年來看,截至8月18日,今年以來,崔宸龍管理前海開源新經濟A、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A、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C的收益分別為75.62%、75.48%、-9.96%、-10.11%,首尾相差86個百分點。
崔宸龍基金收益的兩極化,或與其投資方向和地域有關。
前海開源新經濟A、前海開源公用事業投資A股,重倉股全部集中在新能源股。
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的重倉股幾乎是清一色的港股,主要投資于互聯網、醫藥。今年港股表現不如A股,而互聯網反壟斷、醫藥股估值回調等使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的收益不太理想。
并非個案
崔宸龍管理的不同基金在三個月內出現了超90個百分點的收益差距。
這并非個案,事實上,市場上有不少基金經理同樣出現了“業績兩極分化”的現象。
比如,曾國富旗下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精選投資于新能源產業,今年5月份成立以來收益48.03%;信達澳銀消費優選投資于大消費,今年以來收益-10.14%。
再比如,劉江旗下的匯添富醫療服務全部投資于A股,今年以來的收益15.37%;匯添富全球醫療人民幣投資于A股、港股、美股三地市場,今年以來的收益40.96%。
連明星基金經理也有一樣的問題,大家所熟知的頂流基金經理張坤。
二季度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收益墊底,期間收益為-9.79%,而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的收益為10.62%。
也就是說在二季度的三個月里,張坤管理的這兩只基金的首尾收益相差20個百分點。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同一個基金經理出現了業績的兩極分化?
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岳坤中向記者表示,同基金經理旗下基金產品收益差別大的可能原因有四個,一是新產品會有建倉期,成立初期會不斷積累安全墊,收益可能不會有老產品進攻性那么強;二是股票倉位不同,偏股型和偏債型的基金對股票的倉位要求不同;三是投資的板塊不同,如信達澳銀基金的基金經理曾國富投資于新能源和投資于大消費的兩只基金收益就存在明顯區別;四是投資地域不同,如匯添富基金劉江投資于醫藥的A股和全球的兩只基金收益差距也很明顯。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產品規模也會造成業績差異,資金越大管理難度越大,不容易做高收益。此外,基金經理參與管理的產品如果數量較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金經理會把更多的投研力量放在自己的主力產品上,這只主力產品的表現往往也會更優秀。
而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為,不排除有基金經理受到業績排名壓力,不同基金押注不同賽道的原因。比如現在有同一基金經理旗下的基金收益差別很大,有的產品收益很好,有的產品收益很低,就可能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業內顯然長期有基金經理為了賭業績而進行風格漂移,押注不同組合的情況。這種基金經理還是要回避或拉黑。”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建議。
林佳義指出,選基金歸根到底還是選人,看投資邏輯,并穿透持倉進行驗證。找到好的基金經理,可以對其進行一定倉位的配置并定投。
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岳坤中認為,投資同一基金經理也要選產品。他建議投資者購買基金時,可以考慮基金產品投資范圍廣、成立時間長、基金規模適中、分年度業績保持在前四分位水平,且在基金經理擅長領域投資的基金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