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衣錦還鄉”赴港上市 重回香港為哪般?
據相關媒體獲悉,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啟動香港IPO計劃。這意味著阿里將成為首一個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事實上,早在12年前,阿里巴巴便與港交所有一段交集。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以B2B業務作為主體在港交所上市,募資116億港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之最。上市后,其股價曾飆漲至發行價3倍,成為當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由于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阿里2B業務受到巨大影響,股價開始崩盤。2008年3月破發,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較發行價跌去30%。與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最終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發行價進行私有化,“黯然”告別港交所。
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謀求整體上市時,香港便是首要選地,但最終因其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與港交所機制不符,轉赴美國上市。美東時間2014年9月18日,阿里巴巴登陸紐交所。馬云在紐約敲鐘時說,“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回來。”
那么,阿里巴巴為何要重回香港上市呢?事實上,不僅阿里,自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的新規之后,諸如小米、美團等新經濟公司紛紛赴港上市。
首先,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的離岸金融中心。隨著我國在經濟實力增加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程度,更深遠地影響全球經濟。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勢必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優質企業。
其次,大型企業兩地甚至多地上市是慣例,一個主要好處就是滿足多地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阿里巴巴、回歸香港,使得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實現投資,企業也因此更為貼近內地市場,易于被市場接受,得到充分估值。
此外,阿里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跟中美貿易戰背景也有一定關系,9月底,甚至傳出美國討論讓中國公司從美國退市的消息,雖然美國財政部隨后迅速否認,但無形中給了中國公司壓力。
對阿里來說,此前阿里健康和阿里影業皆已在香港上市,而阿里還有大量關聯公司均在港上市。如果此次成功登陸港股,將有助于阿里盤活資源,產生協同作用。據招股文件披露,阿里巴巴集團本次發行包括5億股普通股,以及可額外發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
據報道,阿里巴巴本次上市預計籌集資金約為150億美元(差不多1000億人民幣),這將有利于阿里運用這些資金進一步發力云計算和創新業務。據阿里最新發布的2020財年Q2財報顯示,云計算、大文娛以及創新業務均有不同程度虧損,但是這些業務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云計算和創新業務。
阿里在招股書中亦表示,此次發行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實施公司戰略,包括驅動用戶增長及參與度提升,繼續實施新零售業務,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為此持續在云計算技術、供應鏈管理系統和營銷系統進行投入,以及持續創新和投資長遠未來。
總而言之,阿里選擇香港,對香港的資本市場是一大提振,同時也利于阿里開辟除了美國之外的資本市場,是互相成就的佳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