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中國業務本地化:投資初創企業 搭建行業生態
今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恩智浦大中華區銷售與市場副總裁錢志軍拿出新印制的名片說:“用安卓系統的手機接觸這張名片,聯絡信息就可以自動加入通訊錄。”
盡管恩智浦的名字并不為普通消費者熟識,卻已然滲透到移動支付、交通出行、智能門禁、電子證件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小米公司曾在年中宣布用戶可以在國內的218個城市“刷手環”乘坐公交車,這款手環的NFC模塊即是由恩智浦提供。
今年9月iPhone 11 發布時走紅了UWB超寬帶技術,恩智浦也是全球在這一領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我們在去年對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并就發展愿景向股東們說明,其中包括關注汽車、工業和物聯網、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四大核心市場。”恩智浦全球市場推廣與整合營銷副總裁Russell Taylor表示。
揮別高通:發力四大終端市場
2018年7月,高通收購恩智浦的交易中止后,恩智浦方面重新梳理和規劃了汽車、工業和物聯網、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四大終端業務。
財報數據顯示,恩智浦2018年的總營收為94.07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為43.11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16日,恩智浦的股價已經上漲到111.97美元,市值超過312億美元。
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行業2019年的收入將比去年下降近13%,但預期5G應用將帶動市場對半導體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
“這與我們的觀點一致。”錢志軍分析認為,5G創新將帶動行業進入上升通道,預期市場將在2020年恢復增長。
2019年5月29日,恩智浦宣布將以17.6億美元現金收購Marvell的無線連接業務。該交易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恩智浦在WiFi領域的技術儲備。據悉,這筆投資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完成交割。
推動中國業務本土化
恩智浦進入中國已經30余年,其前身飛利浦公司半導體業務部于1986年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并開展業務。
截至2018年底,恩智浦在全球擁有3萬多名員工,其中在中國的員工超過7000人。從各區域市場的營收來看,中國是恩智浦的第一大市場,2018年全年的94.07億美元營收中有36%來自中國。
中國市場5G技術的落地應用給恩智浦在華業務帶來更好的發展預期。今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
“我們的產品在智能工業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包括系統連接、安全控制、故障檢測等環節。”恩智浦大中華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總監金宇杰就工業物聯網板塊的產品組合補充舉例說。
談及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錢志軍表示:“作為一家歐洲公司,我們能夠以合規的方式為中國企業提供支持,在中國地區的持續增長仍是可以期待的。”
他透露,除繼續推進中國業務的本地化,恩智浦還將支持中國本地企業的國際化,幫助他們和國際接軌。
投資搭建行業生態
除既有業務的在華深耕,恩智浦正在以投資的方式參與到中國初創企業的發展,首筆資金已投向車載毫米波雷達研發商隼眼科技。
隼眼科技成立于2015年,公司依托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斑馬網絡前CEO施雪松聯合多名車載電子行業領軍人物組建。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為客戶提供基于恩智浦雷達產品的參考設計解決方案以及系統級技術支持與服務,幫助中國本土Tier 1應對復雜多變的技術挑戰,加速中國汽車雷達和自動駕駛市場的蓬勃發展。
恩智浦的四大終端業務中,汽車電子為公司營收貢獻近半。以隼眼科技為開始的投資,則成為恩智浦在包括汽車在內的四大領域搭建生態系統的新策略之一。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更多的中國本土企業,并在生態系統方面持續加大投入。” 恩智浦大中華區汽車電子業務總經理劉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過往資料顯示,恩智浦在全球投資過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開發商Cohda Wireless、觸感技術公司Senseg和物聯網初創企業MMB Networks等初創企業。
恩智浦半導體總裁、恩智浦德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Kurt Sievers在今年9月訪華時透露,恩智浦不僅會通過投資的方式支持中國初創企業的成長,還會展開與中國一些行業頭部企業新興部門的合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