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萊斯頓藝術家群落呈現豐富創作圖景
作為全球范圍內最為重要的畫廊之一,格萊斯頓畫廊(Gladstone Gallery)日前發布了其與全球各大美術館合作、旨在為旗下藝術家提供更寬廣舞臺的展訊。可以看到,從2019年冬季到2020年早春,跨越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格萊斯頓藝術家群落呈現出豐富創作圖景,以多視角探索傳遞著多元文化理解與認同。
“莎拉·盧卡斯”展覽現場。圖片由北京紅磚美術館提供
2019年11月2日-2020年2月16日,著名英國藝術家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同名個展,回顧盧卡斯三十余年藝術生涯。展覽展出了這位對女性主義藝術有巨大貢獻的藝術家的深邃藝術實踐。觀眾可于展覽中一睹1994年的床墊裝置——《純赤》、1990年至1998年間創作的“自我肖像”系列攝影及始于1997年的“兔子”系列雕塑等富代表性的作品。
著名法國藝術家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曾參加嚴·慧(Jan Hoet)于1995年在東京和多利美術館(Watari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策劃的著名展覽“水上漣漪”,在24年后,帕雷諾再次回到這里,以“物的顯現”(A Manifestaion of objects)展覽回歸了其創作的多個重要母題。展期自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3月22日。帕雷諾為1995年的“水上漣漪”展覽創作了《真實樂園中的雪人》作品:在每日午飯時間前,一輛冷藏貨車都將一座雪人雕塑運送至當地公園中,而這件作品也在此次展覽中出現。2012年,帕雷諾在費城藝術博物館向馬塞爾·杜尚致敬的大型群展上首次展出了《新娘之墻》作品,在此次展覽中,新版本《新娘之墻》是一個帶有內嵌LED燈的透明亞克力板結構,裸露的電線及插頭以具有當代感的方式反思了杜尚的藝術遺產及當代藝術展覽形式本身。
生于1949年的藝術家卡羅爾·杜漢姆(Carroll Dunham)及生于1954年的阿爾伯特·奧倫(Albert Oehlen)均因其創作對后世藝術家產生了深遠影響。2019年11月30日-2020年3月1日,“卡羅爾·杜漢姆 / 阿爾伯特·奧倫:樹”于德國杜塞爾多夫美術館展出。杜漢姆及奧倫的高超藝術成就在兩人青睞的繪畫主題“樹”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展覽指向了與樹木有關的哲學、神學、社會學、生態學及藝術史觀點——樹木一直是人類宗教體系、知識體系及文化史中的重要題材,展覽“樹”(Trees)通過這一主題將兩位當世極具影響力的畫家聯系在一起,提供了難得的對比繪畫研究機會。
2019年12月13日-2020年3月15日,泰特利物浦(Tate Liverpool)為阿根廷-瑞士藝術家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舉辦其在英國的首次美術館個展,展出藝術家色彩斑斕的大型畫作裝置。生活于危地馬拉原始森林的蘇特創作的繪畫作品或帶有抽象表現主義風格,但蘇特并不從藝術史中尋找靈感,而是從其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雨林中尋找靈感。她打破了不同物質的價值等級制度,平等對待藝術創作材料與自然生態世界。而與此同時,紐約High Line公園內也正在展出蘇特的《Xocomil》系列繪畫作品。蘇特將其不帶框架、自然垂墜的繪畫作品按陣列展示,與一年四季的自然色彩變換相對應。
黃永砅,《蛇橋》。圖片由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提供
格萊斯頓畫廊旗下眾多藝術家的作品近期陸續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與公眾見面。黃永砅及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的作品出現在美術館二層的“館藏:1970年代至今”展覽中。黃永砅曾在1987年的一次行為表演中將上百個小鞭炮放在一條褲子里,穿上褲子,再用一根香煙點著了它。作為一件實體作品的《鞭炮褲子》包括被放置在紙盒中的燒焦褲子,以及 1987 年表演行為的記錄照片。黃永砅創作于1997年的作品《蛇轎》也出現在展覽中。哈林的《無題》繪畫作品中的飛船、愛心、匍匐的嬰兒及帶翅膀的人物均是其藝術體系中常見的元素,而這件作品的巨大尺幅也讓人想起藝術家將高雅藝術空間與流行街頭文化相聯系的大型公共壁畫作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