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檢測兩新技術或兩周內驗證 防疫關口前移至“哨點人群”
“利普金團隊正在想辦法購買下周機票到中國來做抗體芯片技術、多重PCR檢測技術驗證,我們團隊已經在準備樣本量,如果進展順利臨床驗證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出來具體驗證效果。這將有利于解決核酸檢測假陰性、假陽性等問題。”2月11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One Health研究中心主任陸家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
利普金被稱為國際流行病學領域的“病毒獵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分子手段診斷病原菌的科學家,在非典型性肺炎期間為中國培訓了許多會使用該項技術的醫務人員。陸家海指出上述兩個技術如果成功應用,對于NCP防治將起很大的推動作用。
歷經過霍亂、鼠疫、天花等流行病防控的著名流行病學家,暨南大學資深教授王聲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根據流行病規律,現在NCP上升勢頭初步得到遏制,目前處于一個平臺期。鑒于當前大量輕型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散落在全國各地,又是返工期、大量人口流動這兩個因素,未來兩周將是與新冠病毒決戰的關鍵時刻。
與此同時,陸家海強調,借鑒SARS以及此次NCP教訓,后續應該更好地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將關口前移。“已經證明有78%的人類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所以必須采取‘One Health’機制,防范病毒關口前移至‘哨點人群’動物從業人員,包括售賣動物的、飼養動物的、交易動物的、獸醫專業人員、農牧民等。同時擴大人類、動物和環境三方健康的跨學科協作和交流,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醫生和獸醫等人員之間也應多交流與合作。”
兩新技術或兩周內獲驗證
2003年,在中國SARS疫情高峰期,利普金教授被中國有關方面邀請到北京,幫助評估疫情和制定應對方案。疫情得到控制后,他幫助中國建立了一系列應對傳染病的基礎設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利普金教授一直密切關注疫情發展。
1月30日,利普金教授在中山大學分享了以往在全球新發傳染病疫情事件中積累的經驗,介紹了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和快速診斷等技術,并指出全球科學家,尤其是美國,要與中國科學家建立緊密聯系,共同研發疫苗、藥品和診斷試劑以調整(治療)方案,降低新病毒在中國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陸家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利普金教授已經于2月4日回到了美國。“在回美國之前,他已經安排他的團隊和我們團隊對接一起共同解決問題,包括如何提高試劑盒檢測靈敏度以及如何鑒別診斷病毒等。”
“目前發熱病人的篩查情況,即發熱后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快速篩查的試劑盒在抓緊研制中,利普金團隊相關人員因機票航班等問題原本定于本周的行程暫定在下周,如果驗證成功,就能夠想辦法快速地應用到目前的病人篩查過程中。”
據介紹,上述試劑盒檢測是使用多重熒光定量PCR的方法,不僅能夠解決現在假陰性假陽性的問題,同時還能解決具體是什么病毒的問題。
另據了解,利普金教授團隊還在研究一個抗體芯片技術,這個技術成功后不但能夠檢測新冠病毒,也能夠檢查多種病原。
“抗體芯片技術需要的樣本量并不多,需要60到100個,多重熒光定量PCR的樣本需要100個左右。這些樣本是需要疾病發生不同階段的,包括假陰、假陽等多種病例。此前利普金教授表示,如果上述方法驗證成功,將無償給中國政府。”陸家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未來2-4周是防疫關鍵期
若上述技術驗證成功,在兩周后將對中國NCP疫情防控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從當前大量輕型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散落在全國各地以及返工潮大量人口流動這兩個因素判斷,未來兩周也將是與新冠病毒決戰的關鍵時刻。
王聲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根據他多年來對流行疾病的研究,判定疾病能否流行取決于三個因素,即病毒毒性、流行規律、政府措施。
新冠病毒具有這兩個特征: 攻擊力(傳播力/傳染性)比較強,根據廣省疾控中心《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動力學(2019-nCoV)》研究的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R值為2.90和 2.92,高于SARS的1.77和1.85(初步結果,有待驗證)。R值是指平均一個傳染者可以傳給幾個人,R大于1,在初期傳染病以指數增長成為流行病,R值接近3說明新冠病毒傳染性更強。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致病性(毒力/致死力)相對較低。從目前資料計算全國的病死率為2.26%(909/40235-2020.2.10.),其中湖北為 2.94% (871/29631),湖北以外地區為 0.36%(38/10604)。
“從流行病學特點看,輕型病人多、有較多隱性感染者,武漢的個別專家認為咽拭和鼻拭的核酸陽性率僅為 30%-40%;潛伏期、輕型病人和隱性感染者都具有傳染性,恢復期者尚未見有傳染性(為慎重起見病愈后仍需隔離7-14天)。”王聲涌表示。
王聲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從目前數據分析看,新冠病毒的毒性沒有增強,或有所減弱;人群的免疫屏障正在逐步形成;最主要的是社會因素即強大的防控措施已經產生效果并逐漸顯效。
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馬文軍教授團隊的預測結果也顯示,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已被有效遏制,即將出現在高平臺下滑的趨勢。
“鑒于當前大量輕型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散落在全國各地,又是返工大量人口流動這兩個因素,未來兩周將是我們與新冠病毒決戰的關鍵時刻,因此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和松懈。如果我們再堅持2-4周做好現行的各項防控措施,將能更好地在此次疫情戰斗中取勝。”
王聲涌說目前的圍堵戰術、外防傳入、內防擴散的決策是正確的,包括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都是正確的,但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是全部效仿。目前處于零星散發的地區采取“隔離傳染源,有效圍堵,切斷途徑,重在社區”;對輕型病人和接觸者建議以“居家隔離或舉家隔離,社區管理”為主。
關口前移至“哨點人群”
陸家海也表示,要基于社區為基礎來進行防控,與此同時,在返工潮之際,公共衛生力量投入亟待加強。
“希望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的人能夠下沉到社區,對國家目前所采取的措施進行指導、評判、評估,看哪些效果是有用的、最簡便的、最能夠接受的,這樣走在疾病防控的前端,降低疾病感染率,這樣才能夠有效減少醫務人員負擔及壓力。”
在此次中國行中,利普金就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還提出,要確保此類事件不再重演,阻止它的手段之一,就是限制販賣野生動物的市場,這是很多類似病毒的源頭。
2月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公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當今78%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于野生動物。
陸家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此種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疾病,叫“人獸共患病”。
據了解,人體內的冠狀病毒最早于1960年代在英國被分離出來,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狀的突起物而得名,它可能與人、豬、貓、狗、鼠和雞的呼吸系統感染相關。2003年中國出現的SARS病毒和2012年沙特阿拉伯發現的MERS病毒都屬于冠狀病毒。
“從多次疫情教訓看,要改變防疫的被動局面,必須將防疫關口前移,這個前移的對象就是動物從業人員,包括售賣動物的、飼養動物的、交易動物的、獸醫專業人員、農牧民等都是高危人群,如果主動加強對他們的檢測,就能夠早發現,他們就是哨點人群。”陸家海說。
陸家海指出,純粹只靠公共衛生部門(或者叫疾病預防部門)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動物傳播的傳染病必須由農業部門、獸醫部門、野生動物部門共同研究。當前人與環境關系愈來愈密切,需要人們進行多學科、跨地區、跨部門、跨國家的合作,共同面對人類復雜的公共衛生問題或者說健康問題,這就是One Health。
(實習生劉芝汐、劉夢宇對本文亦有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