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有分歧的新品競賽:公募行業克制規模沖動
年初新三板市場放開公募基金入市后,市場對這一增量資金的到來就注入了無限期待。
按照全國股轉公司方面的數據,目前有意向發行新三板基金產品的基金公司共有20家左右,部分基金公司已就產品設計方案與監管部門進行了溝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南方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司均提到針對新三板市場的投資布局。
“公司此前已通過子公司發行過多只新三板專戶產品。針對本次新三板改革,公司將積極準備,待公募基金投資掛牌公司股票相關指引發布后,立即組織發行相關產品。”4月9日,南方基金相關人士受訪指出。
股轉公司方面的反饋則指出,將推動加快新三板基金產品的審核速度,確保新三板基金產品能夠參與精選層首批掛牌公司股票公開發行的認購。
機構布局態度差異
自今年1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允許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投資新三板精選層股票以來,已有三個多月時間。
從最初的觀望狀態,到現在也有多家公募基金明確表態正籌備相關產品。
“目前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已經落局,眾多相關具體舉措正在逐個落地,公募基金入市的基礎條件已經成熟。公募基金作為大型專業投研機構,可以為新三板股票提供更準確的估值和定價,提高新三板的定價功能。”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此前,股轉公司公告的首屆掛牌委員會委員候選人名單中,就包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嘉實基金等10家公募基金相關人員,而在技術準備方面,已有12家基金公司參與了股轉公司的公開發行和連續競價業務技術系統測試。
在申萬宏源證券看來,公募基金獲準投資新三板,有利于新三板行情進一步發酵。長期來看有利于新三板流動性提升、增強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短期來看,公募基金資金獲準入市,對提升新三板投資人信心,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新三板優質公司的估值修復。
“我們產品部門在研究跟蹤相關政策、市場動態,但是目前具體產品細節還沒有落地。”4月9日,華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公司正在研究,還在籌備階段。”
不過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并沒有相關規劃。
“我們公募還沒有相關產品計劃,只有子公司有這方面業務,我們當前對新三板市場的態度依舊比較謹慎。”上海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同樣持謹慎態度的機構并不少。“現在態度依舊謹慎,公司之前的新三板團隊早就撤了,存量產品則是下沉到子公司的團隊管理。”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先前一直是通過專戶產品參與,專戶相對較為靈活,也更能適應新三板不同層次標的的投資。在過去五年經驗基礎上,目前我們也在積極籌備產品和溝通投資者,希望能夠推出策略更加成熟的專戶產品。至于公募產品,還需要密切關注后續制度規則和市場的變化。”九泰基金科技創新投資部投資經理李仕強表示。
事實上,前述券商也指出,雖然公募基金入市對新三板積極作用明顯,但市場對于公募投資新三板也存在四點顯著誤判。比如誤判巨額存量公募資金將進入新三板、新基金介入容易且金額也不低等等,實際在新三板精選層未運行成熟,公募基金對流動性、降層風險難以把握的情況下,存量公募基金難有動力介入。
多角度備戰風控
從已有初步規劃的幾家公募基金的布局情況來看,通過跨市場基金投資新三板市場,被不少機構提及。
“目前公司傾向于優先發行跨市場基金投資新三板市場,并控制基金規模在10億元左右,以保證公募產品的流動性,控制投資風險。”南方基金有關人士表示。
“目前大家都傾向于通過跨市場基金投資,其中投資新三板的比例可能也不會特別高。”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現在關鍵的公募基金投資掛牌公司股票的指引還沒有落地,通過存量產品投資新三板可能也不現實。”該人士表示。
對于后續的配套政策,南方基金則認為,“應提高公募基金在戰略配售過程中的優先級,提高公募基金股份獲配規模,以適應公募基金的投資規模。同時,增強二級市場價格穩定機制,例如調整發行前股東限售要求,對于入股價格低于發行價的股東進行一定期限的限售,避免公開發行后出現集中拋售。”
總體而言,就投資策略來說,多家機構表示依然需要關注相關風險。
“過往的投資實踐證明,新三板確實存在一部分優質企業,這部分企業值得長期跟蹤。我們認為,在分層和轉板制度落地后,對上述企業而言,新三板作為土壤和苗圃的效應會更加明顯,這是未來新三板市場的核心投資機會。當然,對這種機會的把握,需要更加嚴苛的質地和估值標準,更適合精耕細作。”李仕強表示。
華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也指出,“新三板精選層投資應重點關注流動性和中小市值公司特有的風險因素。此外流動性也是投資新三板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