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路漫漫
“鐺——鐺——鐺——”4月15日傍晚8點,位于巴黎圣母院南塔樓的伊曼紐爾鐘在大火一周年之際敲響,這是當天在巴黎圣母院舉辦的唯一一項紀念活動。這口銅制大鐘鑄造于1683年,只在重大的宗教儀式等少數活動中使用,上一次是在2019年9月,為了悼念逝世的法國前總統希拉克鳴響。目前,由于疫情,圣母院的修復工作陷入停滯,預計總體修復工程將比原計劃延遲數月才能完成,鐘聲還代表著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務人員致以敬意。
巴黎圣母院的火災牽動著每位法國人的心。所幸,當年那場意外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教堂主體結構以及大量珍貴文物亦被及時搶救并得以妥善留存。按計劃,整體恢復工程主要按照清理、加固、修復三步驟實施。然而實際上,由于法國民眾對修復巴黎圣母院方式的意見分歧較大以及工程自身有難度,修復工作遲遲未見明顯的進展。
正在重修中的巴黎圣母院。人民視覺
重建方案惹爭議
聽著鐘聲再次響起,巴黎圣母院的牧師Brice de Malherbe對NPR感嘆:“我心頭涌動著希望。一年前的熊熊火焰已不再,盡管教堂遭受損毀,但現在的它看起來如此恬靜。”時間倒流回2019年4月15日,當天正在進行修葺工程的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 93米的標志性尖塔燒至倒塌,被稱作“森林”的屋頂和拱頂間的大部分木質梁架結構全部燒光,唯余教堂外廣場上到處散落著紛紛揚揚的灰燼。
火災發生后,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聲明,將用五年的時間完成教堂的基本修復工作,并會在2024年巴黎舉辦夏季奧運會的時候“重開”巴黎圣母院。此外馬克龍建議,應該對圣母院進行“創意性重建”,用更為現代的設計使它“比以往更漂亮”。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還因此批準了一場國際建筑師大賽,面向世界征集圣母院倒塌了的新哥特式尖頂設計方案。然而這一舉動引發了不少民眾的激烈反對,民意調查顯示,54%的人希望大教堂恢復原樣,只有25%的人支持用現代的方式修復。還有1169名建筑師、策展人和教授聯名給馬克龍寫了一封公開信,建議他慎重考慮重建方案。最終,法國議會兩院通過法案,要求巴黎圣母院應盡可能精確地恢復原樣,重現昔日輝煌。
對于馬克龍承諾的五年修復時間,也由于過分短促而受到人們質疑。古跡修復專家Frédéric Létoff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整個教堂修復完工實際需要至少10至15年。而負責總體修復項目的法國前陸軍參謀長Gen. Jean-Louis Georgelin將軍也承認,2024年只是一個理想中的目標。他指出這個日期是承諾重新開放巴黎圣母院給公眾進行宗教禮拜的最后期限,并非完成全面翻新工程的截止時間。
多舛“重生”路
有資料顯示,從2019年4月底開始,歷史遺跡研究實驗室和法國博物館修復研究中心已經開始入場清理。然而,在火災發生前,由于修葺教堂的施工工人在屋頂搭建了腳手架,這些腳手架的金屬管正好被這場意外的大火“焊”在了一起。因此,只有拆去腳手架,確保下落的碎片不會進一步損壞目前狀況脆弱的主體建筑物和工人后,修復施工才能正式開始,這個過程預計花費了近四個月的時間。此外,出于安全的考慮,專家們先派出履帶機器人進場清除火災現場的大量瓦礫殘骸,之后再派工人對教堂內余下的木頭、石頭按材質和位置分類裝袋標號。
但一波三折的是,清理工作進行到7月底時,工程突然被叫停。由于教堂的頂部由300噸鉛制作而成,被焚毀后的鉛熔化并散落到教堂內以及周邊地區。因此,盡管清理工作已經十分謹慎,但仍被發現現場含鉛有毒粉塵污染嚴重,施工強制暫停一個月。隨后工程隊只好采取了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例如所有進入工地的人都需穿著連體防護服;人們在離開工地前需要沖洗全身;暴露在鉛污染最嚴重區域的工作人員,每工作兩小時都需要休息半小時等,清理工作才得以繼續開展。到去年10月,教堂主體的清理和加固工程才基本結束,彩色玻璃窗也全部被撤下來。
到了今年年初,巴黎跟世界上其他城市一樣爆發了嚴重的疫情,包括巴黎市中心在內的大巴黎地區是法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在3月17日法國開始全國封鎖前,施工現場每天約有100名工人在場施工。如今只有一個安保團隊負責守衛入口,相關的負責官員每周一次到場視察,確保一切穩妥無虞。4月20日,由于全球疫情仍未見好轉,馬克龍將法國的全國封鎖時間延長至5月11日。
而在維修資金方面,盡管在發生火災后,國際社會承諾的捐款高達9.22億歐元(超過10億美元),但大部分資金尚未兌現。今年2月,馬克龍訪問巴黎一家醫院視察疫情情況時,神經科醫生Fran?ois Salachas博士向總統反映醫院應對疫情資金不足。他說:“當年,無數的人被火災觸動,提出要捐資修復圣母院。而現在我們必須把資金用于拯救我們的公立醫院。醫院面對‘火燒眉毛’般的疫情蔓延速度,就跟當年火中的巴黎圣母院一模一樣。”考慮到同樣急需財政支持的醫療系統,再加上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總體下行,修復圣母院的資金能否依然保證及時到位,前景尚未明朗。
失望與希望
從去年6月底,巴黎檢察院已經開始正式立案調查火災原因,但因為專家們未能進入起火的核心區域調查,至今仍未能公布確切的起火原因,引起部分民眾不滿。調查人員推測,有三種可能存在較大嫌疑:一是修葺工人隨處丟棄的煙蒂沒有完全熄滅;二是鐘樓敲鐘的電子系統短路引發了火災;三是可能由于修葺屋頂腳手架的電梯運轉不良所致。巴黎檢察官Rémy Heitz表示:“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新證據證明存在刑事責任。”此外,據《今日法國》報道,許多巴黎圣母院專門負責導游工作的人員已經介乎60歲高齡,如果等待修復的時間無限期延長,其中一些導游可能會退休或者離職,他們專業的導游知識將永遠流失。
然而地平線上總會升起太陽,失望過后還有希望。2019年11月7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宣布,中法雙方在北京簽署合作文件,就開展巴黎圣母院火災后修復合作及兵馬俑保護研究合作達成一致,中國專家將赴現場參與巴黎圣母院修復工作。4月16日,德國也宣布將協助圣母院修復彩色玻璃窗,并提供資金和專家援助。盡管教堂修復基金捐助者認捐的10億美元中僅兌現了兩億美元,但大多數的捐贈具有法律約束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未到位的資金也將陸續兌現。接下來幾年如果一切順利,巴黎圣母院重新開門迎客也是指日可待。
盡管現在仍無法進入圣母院教堂內參觀,但人們與圣母院的聯系從未斷絕。宗教禮拜活動重新安置在附近的其他教堂舉行,而圣母院還在圍欄上布置了英法雙語解釋的展覽照片,為游客展示災后的焚毀程度和恢復工程的進度。就目前而言,更多人表示只是看到大教堂仍然巍然屹立就已經很高興了。“在沒有巴黎圣母院參觀的情況下,游客會發現這附近到處都是迷人的精品店和餐館,”在正對著教堂的塞納河邊開店創業的Jane Bertch表示,“歸根結底,我們都是活生生的歷史的一部分。游客現在有機會看到我們正在共同組成巴黎圣母院激動人心的新篇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