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廠FDY“異軍突起”后,終端“報復性”訂單會來嘛? ?
五一假期WTI原油一度大漲47%,五一節后PTA及下游聚酯上漲且成交一度放量,但產業鏈終端紡織市場依舊平淡,這像極了4月初原油減產預期之下PTA及聚酯市場短暫反彈的那波行情。
與4月初主要產油國減產促進原油反彈不同,5月初原油大幅反彈的主因是投資者對未來原油需求回升的預期增強。歐美部分國家開始局部復工復市,特朗普也意圖“重啟”美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若歐美經濟能開始恢復,將對原油需求大幅增加,直接推漲原油價格。
而從國內經濟方面來看,五一假期出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同比去年分別下降4成和6成,但同比來說,已經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不少商場也是人氣滿滿,這反映出常態化防疫的狀態下,國內消費服務業在緩慢恢復的過程中,從而“經濟復蘇”成為假期關鍵詞。從全球各地重新開始開放經濟的動作來看,我們有理由認為,最嚴重的的供需失衡已經過去,市場可以用謹慎樂觀來形容。
但目前來看,歐美疫情仍然處于峰值階段,恢復經濟的阻力較大。5月6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檢測能力不足的國家新增確診人數大幅增加,認為全球疫情峰值階段將持續,疫情將抑制原油反彈幅度。
4月7日終端織機開工57%左右,5月7日終端織機開工50%左右,終端織機開工持續低迷是不爭的事實,直接反應了紡織市場旺季不旺的窘境。歐美市場停擺,我國紡織服裝品出口停滯、內銷減弱。
但與四月不同的是,由于全球衛生安全事件仍在蔓延,同時受其影響國外紡織服裝產業負荷運行受限,加之防護面料服裝產能多集中在國內,因此近期以熔噴無紡布為主面料需求生產均異常火熱。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工廠在保證醫用防護功能下積極降低成本開發新面料,近期多數紡織企業采用滌塔夫、春亞紡等“大路貨”等常見產品外加PP、PE涂層生產醫用防護服裝產品,在降低成本、加大衣著舒適度同時盡可能保留醫用防護功能,但耐用率相對有所折扣。
其中190春亞紡、210滌塔夫為主要原料面料,190春亞紡生產主要集中與盛澤地區噴水織機,受此影響近期盛澤地區噴水織機開機率和訂單尚可,部分工廠負荷有所上調,而且諸如海寧、常熟、長興、福建尤溪和泉州等地面料訂單依舊表現清淡。同樣對滌綸長絲產品的需求也呈現較大的差異化和單一性,近一周內滌綸長絲POY和DTY平均產銷基本維持在3-5成,而受特定需求影響滌綸長絲FDY“異軍突起”近一周內市場平均產銷在130%以上,同時作為替代品需求的保障也帶動面料春亞紡和原料滌綸FDY價格的反彈。
未來來看,終端紡織服裝訂單尤其是出口貿易訂單依舊是扭轉聚酯行業“戰局”的一個重要契機,而歐美、非洲、東南亞各國的衛生安全事件控制情況直接決定自身企業復工和消費復蘇進度,進而直接影響其進出口貿易。
截止4月底消息顯示,其中以歐洲地區部分國家企業復工已按下“加速鍵”當地多數企業、港口均在5月起逐步恢復。而歐洲作為全球重要紡織服裝消耗區域,在新興紡織服裝產業區——東南亞各國衛生安全事件蔓延下未來紡服貿易訂單將階段性傾向重新流入國內,從而對國內化纖服裝原料聚酯、滌綸長絲需求形成提振。
但仍需謹慎,從各國部分恢復復工、解除封港、恢復自由貿易以及各國居民消費回暖并不是一個快速過程,同時目前已近5月,從生產周期來看未來紡織面料訂單將以秋季尾單和冬季訂單為主力軍,考慮到下半年國內乃至全球消費“報復性”恐難及預期,因此規模以上服企同樣將謹慎下單生產,在經濟下行背景下盡可能控制服裝庫存壓力。
終端紡織服裝出口貿易是扭轉聚酯行業“戰局局勢”的一個重要契機,而原油無疑是未來聚酯行業“戰局”的風向標。
不同于終端紡織服裝出口貿易未來可能將給聚酯帶來相對明顯的利好預期,5月份原油則并不完全樂觀。5月全球原油庫存將繼續增加,即便在有部分不確定減產預期下,5月全球原油存儲擔憂相較4月更為凸顯;盡管目前原油市場利空幾盡完全兌現,未來利空匱乏但相應利好預期也并不足;基本面來看原油在5月仍有延續“至暗時刻”的風險預期。而原油作為整個聚酯產業鏈的源頭產品,滌綸長絲等一眾聚酯產品也將難以“獨善其身”。
因此綜合來看,5月聚酯乃至滌綸長絲市場有需求端有利好期盼下成本端也有較大利空風險,機遇和危機并存下聚酯工廠還需靈活調控銷售策略,合理控制庫存以便在未來不確定的階段供需格局下提供更為寬松的可操作空間。(來源:中宇資訊、卓創資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