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行情上行驅動力不足
目前國內疫情基本結束,全國復工復產進展順利。“穩定就業,擴大內需”,在國家層面被反復提及,很多企業出口轉內銷,紡織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但行業整體復蘇還需等待全球疫情真正結束。最新的USDA報告顯示,20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將繼續上升,同時國內紡織品產量下降,被動累庫。國際紡聯對全球紡織企業的調查顯示,訂單降幅將進一步擴大。以此推理,作為原料端的棉花,暫無有效上漲驅動力,鄭棉將維持低位振蕩。
USDA預計2020/2021年度全球庫存上升
最新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0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預計連續第二個年度上升,但增幅明顯減小。由于全球棉花收獲面積下降,全球產量預計減少370萬包。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棉花消費量預計增加1150萬包。全球期末庫存預計增加230萬包,但庫存消費比從93%下降至85%。2019/2020年度,全球消費量預計降至1.05億包,環比減少560萬包,同比減少12.7%,全球產量環比上調100萬包,期末庫存調增590萬包,同比增加1690萬包。
2020/2021年度,美棉面積預計為1370萬英畝,同比基本持平,但收獲面積預計減少2%,原因是棄收率同比上升,而美棉單產預計略有增加,因此美棉產量預計為1950萬包,同比減少40萬包。美國消費量和出口量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而開始恢復,國內消費量預計增加20萬包,出口量增加100萬包,但期末庫存預計增加60萬包至770萬包,庫存消費比升至41%,略高于2019/2020年度,是2007/2008年度(55%)以來的最高水平。
紡織品產量環比下降、庫存增加
圖為紗線庫存情況
中國棉花預警系統對全國90余家定點紡織企業調查顯示,紡織品產量環比下降,原料庫存下降,紗線庫存和布的庫存增加。截至4月,紡織下游訂單持續低迷,月底停產放假的企業增多,紡織品產量與上月相比有所下降。據調查,紗線產量環比下降2.8%,同比下降7.7%。其中,純棉紗占比為67%,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混紡紗和化纖紗占比為33%,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布產量環比下降3.4%,同比下降6.9%。其中,純棉布占比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紗線銷售率為60%,較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當前紡紗企業產成品庫存28.45天,較上月增加3.68天。坯布產成品庫存34.87天,較上月增加4.12天。
紡織下游訂單降幅擴大
3月28日至4月3日國際紡聯(ITMF)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次調查報告顯示,全球紡織品訂單平均下降了31%,2020年全球紡織企業營業額同比預計降低28%。4月16—28日,ITMF完成了針對全球疫情的第三次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范圍內紡織品織造企業訂單平均下降41%。其中,東亞地區下降28%,降幅明顯小于全球其他地區(降幅在40%以上),原因是東亞地區最先從疫情中走出,尤其是中國和韓國成功地控制了疫情的發展。
最新調研報告顯示,從全球角度看,2020年紡織企業經營收入預計同比下降33%,歐洲公司營業額預計下降22%,明顯好于上次調查的33%。東亞地區預計下降26%,接近上次調查的24%。東南亞和南亞的情況則明顯惡化,同比預計分別下降38%和31%,明顯高于上次的23%和15%,原因是這些地區的國家較晚受到疫情沖擊,疫情影響相對滯后。
綜上所述,全球紡織市場最艱難時刻仍未到來,但亞太市場由于疫情控制較好將率先復蘇。整體來講,下游訂單大幅萎縮,將極大地壓制原料價格上漲,要以空頭思路對待鄭棉。從技術角度看,目前鄭棉處于振蕩整理區間的中軌附近,結合較弱的基本面分析,鄭棉仍將維持弱勢振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