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并購不斷 面板行業格局重塑
2020年面板行業面臨新一輪的風云際會,下半年以來,產業的整合之勢愈發猛烈。前有TCL科技收購三星蘇州產線,后有夏普(富士康旗下)拿下JDI的白山工廠,目前還有國內中電熊貓的產線等待收購,可以預見接下來液晶市場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回顧面板顯示發展史,產業核心區域的轉移從美國、日本再到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如今產業鏈又加速向中國大陸聚集,其中,液晶是漫長的一大篇章,OLED是各方瞄準的未來篇章,巨頭們提前爭奪著話語權。目前,全球的面板產業仍呈現“兩超多強”的格局,中國的廠商們在快速崛起,在當下復雜的產業環境中,強者逆周期布局,弱者淘汰出局。
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因素、產業周期低谷以及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的多重影響下,國內主要的面板廠商經受了不小的考驗,大多營收增長,利潤下滑。
在上半年中,四大廠商中除了天馬微電子營收140.57億元,同比下滑3.69%之外,京東方(608.67億元,增10.59%)、TCL科技(293.3億元,增12.3%)、維信諾(11.65億元,增4.4%)均同比增長。
不過在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方面,除了天馬微電子同比增長15.67%至7.44億元,其他三家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京東方凈利潤11.35億元,同比減少31.95%。TCL科技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42.3%;維信諾凈利潤0.92億元,同比下降47.3%。
不過,今年二季度開始,面板供需關系發生轉變,行業逐步開啟景氣周期,廠商業績迅速扭轉,并且資本運作頻頻。
日韓逐漸退出液晶產業爭奪OLED話語權
而相對于半年報,業內顯然更加關注面板產業內投資并購,以及未來的格局走向。
韓系廠商三星和LG早已言明要逐步退出液晶市場,三星率先動作。8月28日,TCL科技發布公告稱將收購三星蘇州的8.5代液晶產線和模組廠,同時三星顯示將對TCL華星進行增資,增資后三星顯示占TCL華星12.33%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TCL科技方面表示:“收購后TCL華星產能大幅擴張25%,加上2020年開始爬坡的t4線,TCL華星產能未來12個月將增長1.6倍。隨著蘇州項目的產能貢獻和t7的產能釋放,預計未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TCL華星大尺寸面板產能在現有基礎上增長64%。”
TCL科技COO兼CFO杜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道,收購三星會對TCL華星有三方面協同,其一是戰略上協同,其二有助于TCL華星規模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其三對豐富工藝技術、產能良率領先以及高端產品方面都有比較好的改善,同時蘇州三星有將近三百名的團隊加入進來,是比較好的財富。
另一邊,日本面板企業JDI終于進行了重組,多年虧損的JDI從2017年開始就尋求改革,引入外部投資。直到2020年8月28日,JDI公布了重組計劃,一方面將白山工廠土地和建筑物賣給夏普,作價3.9億美元;另一方面把工廠的設備賣給一位美國客戶,雖然JDI沒有指明客戶是誰,但是業內均認為是其大客戶蘋果,再加上此前約定出售的設備,一共作價2.85億美元。
在日韓紛紛退出液晶市場后,他們的重心轉向更高端的OLED顯示技術市場,尤其是韓國企業,在OLED具有先發優勢,同時中國廠商們也在加強研發和產線推進。
三星在小尺寸OLED面板一騎絕塵,根據群智咨詢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排名中,三星顯示占據78.3%的份額,隨后是京東方(7.7%)、LGD(5.0%)、維信諾(3.3%)和和輝光電(3.3%)。雖然相比以往三星顯示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企業和LGD在不斷搶奪三星的市場,在大尺寸OLED方面,如今仍然只有LGD可以大規模量產,但是不論TCL科技還是京東方,都在研究印刷OLED的技術,欲突破大尺寸OLED的瓶頸。尤其是TCL科技,今年還投資了日本的JOLED,并且在廣州規劃了第一條8.5代印刷OLED產線,計劃2021年動工。
TCL科技董事長兼CEO李東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談道:“我們在印刷打印柔性OLED方向已經跟進了將近六年,在廣州也建了4.5代的線,這個項目也成為印刷柔性顯示的國家創新中心。同時看到日本的JOLED今年新建的一條5.5的線已經開始批量供應,這回投資JOLED是看到它技術方面成熟,投資能夠得到回報。另外一方面是參與它的業務發展。JOLED也承諾一些新技術的引進,大家共享一些技術。這對全新的下一代項目的發展能夠大大降低技術風險,我們規劃的是8.5代線,和日本JOLED是互補。”
京東方、TCL、天馬爭霸液晶市場
眼下市場上的收購懸念,還有中電熊貓和LG的中國液晶產線。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中電熊貓的接盤者中,目前來看京東方比TCL科技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而LG的產線今年暫時沒有出售計劃。
不論最終收購者是誰,在液晶產業中,中國企業已經登頂,其中在TV液晶市場上,京東方和TCL科技平分秋色,在手機液晶市場上,京東方、天馬占據第一梯隊。若之后夏普整合了JDI的手機產線,排名或發生變化。
首先從TV面板來看,2020年上半年LCD TV面板出貨總體呈現萎縮,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規模達到1.27億臺,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9.8%;面積上,受大尺寸化趨勢拉動,降幅遠低于數量基準,出貨面積約7560萬平萬米,同比減少2.3%。
分區域來看,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表現強勢,而韓國廠商的退出策略必然帶來的是市場份額的快速收縮。受益于產能增長和韓廠退出因素的影響,中國大陸面板廠出貨數量在全球市場份額達到55.5%,出貨面積市場份額59%,同比分別增長9.3%和11.9%;韓國廠商則全面收縮,數量及面積份額分別較去年同期的28.3%和28.5%下降至18.8%和19.9%;中國臺灣地區出貨規模則保持相對穩定,但市場份額有所提升。
圖人民視覺
分廠商來看,群智咨詢數據顯示,京東方繼續保持行業第一,上半年出貨數量2300萬臺,同比減少16.5%,數量減少主要受G8.532英寸產出規模大幅收縮影響之外,TV產能重心也逐漸轉向G10.5;TCL華星出貨數量排名保持第二位,TV出貨規模數量面積均呈現正增長,尤其出貨面積大增42.9%,躍居面積排名第二。
TCL華星在收購了三星蘇州廠后,TV面板出貨量有機會超越京東方,北京迪顯總經理崔吉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2020年上半年看,BOE出貨量22.5M,CSOT是20.9M,SDC的蘇州廠上半年生產了大概5M的面板,單看上半年數據,CSOT加上蘇州廠后可以超越,但是整體需要根據不同時間段進行判斷。現在TCL華星穩坐第二位,未來京東方和TCL華星的占比會高于50%,2022年左右,BOE(京東方)+CSOT(華星)+HKC(惠科),TV領域估計能占到70%。”
再看手機市場,在a-Si(非晶硅)液晶面板方面京東方處于領先地位,根據群智咨詢數據,其上半年整體出貨約1.6億片,包括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等均為其主力客戶;在TPS液晶面板上,天馬微電子位列全球LTPS LC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首位,其客戶結構穩定,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客戶。與此同時,TCL華星也在LTPS LCD領域發力,隨著收購推進以及各家產能釋放,液晶領域的排位賽還將繼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