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行業投資觀察:2020年下半年投資與退出創新高
近日,普華永道發布MoneyTree報告顯示,2020年下半年私募及創投(PE/VC)在科技、媒體及通信(TMT)行業的投資實現大幅度反彈,投資金額創造了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2020年下半年TMT行業的投資數量共計2063起,較上半年環比上升74%。
從投資額來看,根據已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項目,TMT行業投資金額為346.85億美元,環比上升148%。其中大額交易的明星項目大量出現,單筆過億投資的數量共55起,環比上升120%。
“科技行業在TMT各子行業中繼續保持自2020年上半年以來第一的位置,投資數量及投資金額占比分別達到67%及63%,并出現了多筆大額明星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國家重點扶持的半導體行業。”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普華永道中國內地科技行業主管合伙人倪靖安分享道,“科技行業的走強得益于國家對于科技創新,特別是‘卡脖子領域’的大力支持,半導體、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中心及上下游產業鏈成為投資熱點。”
展望未來,倪靖安指出,受益于工信部發布的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半導體、IT服務、電子及光電設備等產業將會持續受到資本的關注。同時,由于新冠疫情對線下活動的阻礙,遠程辦公、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網絡直播和線上消費等領域也相繼孕育出了新的投資機會。
投資出現反彈
國內私募創投市場在2020年下半年的表現可圈可點,總行業投資額創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高。
其中,第三季度國內私募創投市場的投資實現了大幅度上升,投資總量達到2077起,環比增長38%,投資額達423.23億美元,環比增長98%。盡管2020年第四季度有少許回落,投資總量及投資額環比分別下滑21%和5%,但2020年下半年私募創投市場總體表現出較強的活躍度。
TMT行業則與整體市場走勢一致。而在TMT細分子行業中,科技行業投資熱度持續增長,2020年下半年科技行業投資金額占據TMT行業總投資金額的63%,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金額和投資數量也出現大幅上升,環比分別上升141%和44%。
娛樂及傳媒行業在下半年隨著疫情的控制也實現了快速復蘇,投資金額環比上升416%,投資數量環比上升218%。不過,主要投資方向為電信設備及終端的通信行業,在2020年下半年的表現有所回落,自上半年出現一筆投向一家通信終端企業的超大額過億投資后,下半年無單筆過億投資案例。
在普華永道方面看來,科技子行業投資的熱度很大程度來自半導體的投資熱,此外也有與新興科技趨勢相結合的投資熱點。
“受國家對于科技創新行業的大力支持,IT服務業及半導體行業分別出現了11家及6家過億美元投資的企業,其中單筆投資金額最大前三筆均投向了半導體行業。”倪靖安分析稱,“除半導體行業外,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依然并將持續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投資熱點。”
移動互聯網方面,與居民生活服務相關的細分領域,仍有大量的投資機會。報告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居民對網絡的依賴增加,2020年下半年在電子商務以及網絡服務兩個領域均出現了多筆過億美元的投資。
退出數量創新高
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以及對于資本回報率的要求,與往年一樣,資本火力仍集中投資于擴張期企業。
從明星項目看,2020年下半年共有31家處于擴張期的公司取得過億融資,投資金額占擴張期投資總額67%,其中兩筆投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均投向了半導體公司,拉動了整個階段總體投資金額及數量。
相較之下,2020年下半年TMT初創期的投資在多年走低后迎來三季度的短暫反彈,投資總量環比上升78%,投資總額提升79%,但四季度又有所回落,投資總量環比降低21%,投資總額降低37%。面向成熟期企業的投資總量第三季度環比上升230%,第四季度環比下降32%。定增項目2020下半年投資數量第三季度環比下降37%,第四季度環比上升67%。
“隨著疫情的防控有力,2020年下半年投資市場活力出現大幅反彈,初創期以及成熟期項目投資數量與金額出現同比上漲。但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以及對于資本回報率的要求,資本火力仍集中投資于擴張期企業。”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審計業務合伙人劉雨鷗指出。
從投資區域而言,2020年下半年投資數量排名第一位是北京,共發生504起投資,上海以341起位居第二,深圳320起,江蘇省231起,浙江省222起。投資金額方面,北京以111.83億美元高居榜首,上海以72.85億美元位居第二。浙江省、深圳及江蘇省依次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投資總額之和為87.72億美元。
而在退出方面,2020下半年整體退出市場也出現了大幅回暖,投資退出數量共計發生324起,環比上升203%創下新高。退出類型上,股權轉讓數量仍居首位,占比達到46%,是多數項目退出的第一選擇。
此外,2020年下半年資本市場持續活躍,IPO數量大幅攀升,環比上升53%。“未來隨著國家對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會考慮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與此同時,中國香港市場將繼續成為中概股尋求二次上市的首選地。”劉雨鷗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