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博時、東方等再現延期募集 新基金申報“回避”權益市場
新基金發行從“熱”到“冷”,只隔了一個春節。
2021年新基金發行逐月大幅下降,4月份新基金發行規模僅為1月份的20%。
并且近期新基金發行呈現“冰火兩重天”現象。
一方面,部分基金發行遇冷,今年逾100只新基金延期募集、11只新基金募資失敗;另一方面,有部分新基金仍在逆市大賣,“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募基金在發行和申報新基金上都呈現出一個新趨勢:權益類產品占比降低,固收類品種占比上升。
冰火兩重天
今年的新基金發行規模達到同期歷史高峰,盡管最近兩個月后續無力。
以認購起始日來計算,Wind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5月12日,新基金發行規模達1.15萬億元,共發行647只,平均發行數量為22.92億份。
這一數據甚至遠遠超出了作為歷史上新發基金規模最高的2020年的同期水平。
去年同期(2020年年初至2020年5月12日),新基金發行規模為0.68萬億份,共發行520只,平均發行數量為13.31億份。
簡單地計算,今年發行規模是去年同期的169%。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個月,以認購起始日計算,新基金的發行份額是在逐月下降,1-4月的發行份額分別為:5665.08億份、3105.59億份、1574.01億份、1135.73億份。
簡單地計算,今年4月新發基金的規模(1135.73億份)僅相當于1月份(5665.08億份)的20%。
從年初新基金發行“火爆”到近期的“冰冷”,與市場從大漲到大跌對應。
“現在新基金的發行遇冷,有很多基金發行失敗,也有近百只基金延期募集,這說明投資者受到行情的影響很大,行情高漲的時候,像春節前基金發行異常火爆,很多投資者排隊申購基金,但是節后由于市場大跌,所以新基金發行低迷,很多新基金不得不延期發行。”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新基金發行往往是市場走勢的一個重要的表征,一般基金好發的時候都是行情比較好的時候,反之,現在是一個市場低點,是可以抄底的時候。”楊德龍說。
不過,對一般人來說,在市場低迷之下,對新基金的熱情驟降。
截至5月12日,今年以來共有101只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延長募集期。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延長募集期的新基金呈現逐月遞增的趨勢。1月份發行的新基金僅有13只延長募集期,2月份增加至17只,但到了3月,延長募集期的新基金暴漲至61只,是1月份的5倍。
事實上,春節后,當市場出現大回調后,基金公司開始有意識地給新基金設置更長的募集期。目前4月發行的基金大量尚未到延長募集期,因此在此暫忽略不計。
近日,多只產品公告延長募集期。
華夏中證裝備產業ETF此前公告5月10日至5月14日發行,發售限額50億元,后公告將募集期限變更至5月21日;博時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型基金,原定募集期為4月19日至5月10日,后募集期延長至5月31日;東方基金旗下東方欣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原定募集期為4月9日至5月10日,后募集截止日期延長至5月21日。
募集失敗追平歷史高點
比延長募集期更慘的是,新基金募集失敗。
根據記者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已有11只基金公告發行失敗。
4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華泰保興基金發布兩只新基金發行失敗公告,當月募集失敗基金數量由此增至6只,這一數據追平了2018年8、9月份熊市期間的基金募集失敗數量,再度達到基金發行失敗單月高點。
4月份募集失敗的6只基金中,有3只是中長期純債基金,3只是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富安達雙擎驅動、財通豐頤12個月定開、九泰盈豐量化多策略等)。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募集失敗的基金管理人基本都是小基金公司。
現階段在部分基金發行遇冷,甚至延長募集期、募集失敗的時候,也有部分新基金逆市大賣。
5月11日,易方達基金發布易方達悅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該基金10天認購期募資76.83億元,同期興業興智一年持有、招商瑞安1年持有也宣告成立,吸金超過30億元。
事實上,二季度以來,雖然股市遇冷,但部分權益類基金發行依然亮眼。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二季度以來有16只權益類新基金(份額合并計算)逆市吸金超過20億元,易方達悅信一年持有以76.83億元居首。從發行期限看,廣發核心優選六個月持有僅僅3天就募資69.7億元。
基金發行失敗的集中在小基金公司,而基金逆市吸金大賣的是大基金公司、有實力的基金公司。在市場不好的時候,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即使是同類基金,發行時也會呈現“冰火兩重天”,比如5月11、12日發行的首批6只恒生科技ETF,華夏基金的一日認購金額達14億元,易方達基金為11億元,其余幾家基金公司認購規模比較小。
在股市降溫、債市回暖的背景下,公募管理人對權益類基金和固收基金開始做出反向的操作。
今年前4個月,以認購起始日計算,新基金的發行份額在逐月下降,4月的發行規模僅有1月份的1/5。
其中新基金發行中,下跌最多的是涉及股票投資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今年1-4月,以認購起始日計算,股票型新基金的占比分別為14.04%、17.61%、7.01%、4.64%。
這說明,在股票市場較好的1、2月,股票型基金發行占比在兩位數,而在股票市場不好的3、4月,股票型基金的發行占比降至個位數。
前1-4月股票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為15.91億、16.08億、2.98億、4.39億。
投資人對股票型基金投資熱情降溫之劇烈可見一斑。
而混合型基金今年的發行趨勢與股票型基金大致相同,前4個月呈現逐步下降。今年1-4月的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4357.76億、2262.98億、1029.45億、793.26億。3、4月較1、2月發行規模占比也有大幅度下降,前4個月混合型基金發行占比分別為76.91%、72.87%、65.40%、69.85%。
新基金布局回避權益市場
與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不同,債券型基金,在股票市場不好時,發行份額并沒有明顯變化。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并且由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下降,使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占比在3、4月出現大幅上升。
債券基金前1-4月的發行份額分別為425.59億、228.36億、428.75億、284.82億。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占比分別為7.51%、7.35%、27.24%、25.08%。
并且3、4月份債券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不但不降,反而略有上升。1-4月債券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分別為25.03億、20.76億、25.22億、25.89億。
并且,這一趨勢仍將繼續。事實上,公募基金管理人新申報基金中權益類產品占比降低,固收類品種占比攀升,成為公募基金產品布局的重要方向。
行政審批進度顯示,今年1-4月,公募基金申報定開債基、純債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短債基金等固收類基金呈現出逐月增加的趨勢,分別為24只、36只、41只、47只,在新申報基金中的占比也從1月份的11.26%升至4月份的23.50%。
與之相對,今年1月至4月,股票型基金(不包括指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涉及主動權益投資的基金,分別為121只、102只、115只、98只,在新申報基金中的占比從1月份的56.81%下降至4月份的49%。
這一升一降,說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新基金布局已出現明顯轉向。
這意味基金公司布局重心,由此前的主動權益產品逐步地轉向了波動較小的固收類產品。
5月這一趨勢仍在繼續,5月1日至13日,公募基金申報的債券型的固收類基金為10只,當月在新申報基金中的占比31.25%,呈上升趨勢。
而5月份沒有主動型股票基金申報,但有13只混合型基金申報,當月在新申報基金中的占比為40.62%,權益類基金申報呈下降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