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達29家 全國第四
近日,科技部正式發文批復建設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托武漢紡織大學建設,是繼武漢科技大學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大學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后,湖北省獲批的第3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我省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截至目前,全省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增至29家,位居全國第4位。
上下聯動,謀劃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自謀劃建設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來,省政府和科技部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加強會商、共同推進。實驗室建設內容兩次納入省政府與科技部會商議題。王曉東省長、肖菊華副省長親自赴科技部溝通并爭取支持,科技部對實驗室申報建設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2020年11月,肖菊華副省長與科技部黃衛副部長在北京進行專題協商,就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有關事項達成共識,形成會議紀要。
省科技廳加強銜接和跟蹤服務,支持實驗室科研條件和能力建設,承擔國家和省級重點研發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20年省級財政支持實驗室建設及項目經費2000萬元。會同武漢紡織大學完善實驗室建設運行實施方案,配合科技部召開論證會,推動省政府與科技部召開專題協商會,積極爭取批準建設。
武漢紡織大學自2010年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以來,始終堅持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理念,加強實驗室軟硬件建設,集聚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團隊,開展富有成效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研究成果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邀請行業知名院士專家對實驗室建設進行“問診把脈”,凝練方向目標,不斷完善實驗室建設運行方案。
以建促批,加快提升科研條件與創新能力
(一)平臺建設方面。依靠國家和湖北省投入、學校配套以及實驗室科研經費,不斷完善軟硬件條件,實驗室擁有較充足的實驗用房和國際先進的實驗裝備。目前,實驗室面積約8000平米,儀器設備原值超過5000萬元。同時,發揮在紡織領域的科研優勢,聯合相關單位成立了“湖北省非織造布技術創新中心”,新增建設完成“紡織纖維與醫用防護科普教育中心”
(二)科研攻關方面。實驗室立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促進紡織行業和湖北高質量發展,積極承擔國家和省級重大科研任務,取得突出的成績。研制出了“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著陸發動機柔性隔熱組件等,并為太空空間站、核潛艇聲學隱身殼體材料等重大問題的預研積極提供技術支持。疫情期間,為應急防疫物資轉產和產量升級所急需的裝備改造和技術改進提供了大量指導和幫助。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北省突出貢獻獎1項。
(三)人才引進方面。實驗室根據目標定位、研究方向和項目任務,面向國內外招聘和引進高端人才,用人才提升實驗室的國際視野、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2020年6月,實驗室從四川紡織科學研究院重點引進了我國高性能纖維及其非織造布領域的領軍人物王樺教授及其團隊。目前,實驗室已形成一支能把握國際學科前沿、富有創新活力、以中青年科技人才為主、結構合理的科研人才隊伍。
瞄準需求,打造區域和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今后,實驗室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瞄準國際紡織材料與技術發展前沿方向,重點開展纖維的結構和性能、紡織品的加工新理論與新方法、紡織加工的新裝備與信息化等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行業全面發展,帶動中西部地區紡織行業技術改造和產業進步。
省科技廳將按照科技部、省政府專題協商會議精神,落實主管部門責任,優先支持實驗室發展,在團隊建設、高端人才引進、領軍人才培養和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推動實驗室服務紡織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實力提升,全力打造彰顯區域特色、體現國家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