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B面:匯兌損益扭曲A股年報盈利 出口企業緊急增加套保額度
“很多企業沒有想到人民幣升值這么快,不少都是后知后覺,直到人民幣匯率到6.6才開始行動,甚至有些在今年年初才大量結匯,損失慘重。”1月21日,獨立外匯風險管理機構FXExpert聯合創始人張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去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5月7.15的最弱位置漲至年底6.5附近,升值幅度高達10%,升值勢頭之猛令所有銀行交易員和企業始料未及,而這種影響已經反映在了A股出口企業的匯兌損益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目前已經公布2020年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公司提及匯兌損失對凈利潤的影響,其中5家企業匯兌損失超過億元,損失最為慘重的納斯達(002180.SZ)預計匯兌損失為7.4億元,高居榜首。
多位專家向記者指出,如果企業僅憑主觀感受去押注匯率的趨勢,往往會因為判斷失誤而造成較大的匯兌損失。所以,僅僅依賴提前或者延遲結售匯這樣簡單的手段并不足夠,要學會運用外匯風險管理工具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
“811匯改后,外貿企業風險防范意識有所提高,但依然面臨一系列內外部制約。從內部管理看,存在分析研判不足、內部管理僵化、跨境業務經營策略存在失誤、對金融產品運用和了解不足等問題。從外部環境看,受海外貿易投資政策收緊部分國家外匯管制嚴格、欠發達國家國別風險較大等問題掣肘,影響了匯率風險防范。”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向記者分析稱。
匯兌損失扭曲盈利
如果剔除匯率影響,從事海外工程承包及進出口業務的中工國際(002051.SZ)本可以在2020年實現盈利。
1月15日,中工國際修正業績預告稱,202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第四季度貶值超出預期。公司國際工程承包及進出口業務占比較大,受人民幣單邊升值影響,2020年公司匯兌損失約為3.63億元。剔除匯率影響,2020年公司實現盈利。
無獨有偶,外銷占比約七成的東山精密(002384.SZ)去年前11月的匯兌損失就達到1.8億元。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去年核心產品印刷電路板業務下游需求旺盛,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預期實現盈利14億元-16億元,同比增長99.24%-127.71%。如果不是匯率波動影響,本可以實現更大幅度的利潤增長。
華海藥業(600521.SH)因國內制劑及原料藥銷售大幅增加,盈利也實現大增,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9.1億元-10億元,同比增長約60%-76%。
1月21日,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作為外向型企業,公司特別關注匯率變化,會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工具對沖風險。”
不過,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匯率風險并未得到很好規避。公司因美元匯率大幅下跌,產生匯兌損失約1.46億元。該公司去年上半年實現境外收入20.29億元,占營收比重約六成。
納斯達的匯兌損失最為慘重。公司是全球前五大激光打印機廠商,去年中報顯示公司境外業務(含出口)占比達到88.64%。受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影響,公司產生大額匯兌損失,預計匯兌損失為7.4億元,而去年同期匯兌收益約6500萬元。
受此影響,納斯達預計去年凈利潤大幅下降,盈利約5000萬元-7500萬元,同比下降89.92%-93.28%。
除上述企業之外,奧佳華(002614.SZ)、海晨股份(300873.SZ)、興森科技(002436.SZ)、科華控股(603161.SH)等多家A股企業均切切實實地產生了匯兌損失。
“2015年匯改至今,其中有3年半的時間人民幣是貶值狀態,很多出口企業其實是‘躺著掙錢’。2017年人民幣升值,對很多有美元負債、擴張中的民營企業也是利好。所以這五年來,很多企業都沒有真正‘痛過’。直到去年人民幣快速升值,大多數企業甚至都沒有采用套保工具,處于‘裸奔’狀態。或者就是很多企業的能力儲備、人才配置、對衍生品的熟悉程度,都沒有達到市場套期保值的要求。”張沈說。
緊急增加額度
面對白白消失的盈利,多家公司開始行動,擬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并追加額度。
中工國際在2020年底出爐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公告稱,為防范匯率波動風險,控制成本,鎖定工程及貿易利潤,同意公司開展總額度不超過5億美元的遠期結售匯業務,在上述額度范圍內,資金可循環使用,業務期限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一年。
奧佳華相關人士在受訪時表示,公司在去年年底增加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額度。
據了解,公司于2020年11月底召開相關會議,在上一年42000萬美元的額度上,增加公司開展外匯衍生品業務額度5000萬美元,增加后額度為累計不超過47000萬美元,以有效規避外匯市場風險。
但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在其他眾多出口型企業里,像這樣采取匯率管理和風險措施的并不是很多。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減的情況下,正如央行呼吁的那樣,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中性套保意識勢在必行。
張沈提出,“首先,希望企業回歸風險中性的意識,不要去賭匯率走向,而是有紀律地有策略地滾動去做套期保值。其次,希望公司財務和業務拉通,當財務給客戶報價時,要提供盡可能保守的匯率,不要太激進。業務部門簽完單報完價,就要盡快讓財務去做鎖定,避免后續匯率朝不利方向走。最后,海外凈投資也要做一定保護,套期保值三個策略:公允價值套保、現金流套保、海外凈投資套保,三個策略都用起來,不能缺條腿。”
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則在受訪時表示,“對于企業而言,有兩個建議。第一改變過去出口主導經濟增長模式下,保出口就是保經濟、保出口必然弱匯率的傳統思維模式,在雙循環格局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的繼續,意味著匯率雙向較大幅度波動將是常態。第二則是要重視匯率風險,少押注匯率漲跌,多進行匯率風險管理,將注意力集中于公司主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