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熱點:新鄉化纖開建氨綸纖維項目
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化纖”)今天(2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為充分利用公司氨綸纖維的生產資源,優化公司產品結構,穩定氨綸纖維的生產規模,公司擬實施年產10萬噸高品質超細旦氨綸纖維項目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2021年二季度開工,建設工期18個月,總投資為10.18億元,其中,建設投資9.62億元,建設期財務費1470萬元,流動資金4060萬元。
預計項目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10.6億元,預計新增銷售利潤1.84億元。
新鄉化纖表示,隨著紡織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氨綸及其制品的新工藝、新技術也不斷涌現,使氨綸除在針織品、內衣、運動裝等傳統應用領域的氨綸用量繼續擴大外,經編布、緯編布、休閑裝、彈力牛仔、高檔成衣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用量也在迅速增長,成為氨綸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第一紡織網此間獲悉,氨綸是聚氨基甲酸酯纖維的簡稱,最早由德國拜耳于20世紀30年代開發成功,1959年美國杜邦首先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商品名為“萊卡”。由于在化纖中少量添加就能明顯提升產品的彈性、強度和舒適度,氨綸又被稱為“工業味精”。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氨綸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我國氨綸產能產量也保持較快增長。目前我國氨綸產能為89.4萬噸,同比增速4.0%。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2020年氨綸產量約80萬噸,平均開工率約90%。2020年我國氨綸表觀消費量約75萬噸,同比增加8.3%,一方面由于防疫物資對氨綸需求拉動,另一方面下游出口快速增加。
國信證券分析師楊林介紹,隨著消費者對于產品舒適性的要求不斷提高,氨綸的回彈性、耐汗、耐海水等性能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開發高性能、差別化和功能化的高檔氨綸已是大勢所趨。觀察來看,在需求端,從2015年的7.2萬噸發展到2019年,我國差別化氨綸市場需求量達到17.4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4.7%;而在供給端,從2015年的5.1萬噸發展到2019年,我國差別化氨綸產量達到14.5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9%,差別化氨綸產量占比從2015年的9.8%增長至2019年的20.1%。
來自市場的數據顯示,當前,氨綸行業景氣持續提升,自2020年8月以來氨綸40D價格已從28000元/噸上漲至當前的53000元/噸以上,漲幅高達89.3%,氨綸40D價差從15000元/噸漲至當前的27000元/噸左右,漲幅高達80.0%,氨綸廠商去庫存明顯,庫存水平為近四年低點。
楊林認為,目前,紡織品存貨同比處在歷史周期的較低點。而隨著服裝消費升級和疫情緩和,紡織業逐漸復蘇,下游會在未來逐漸增加庫存量,這將會帶動氨綸的需求增長。預計隨著紡織業逐漸復蘇,對于氨綸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氨綸出口規模將會進一步加大。2021年氨綸的需求量將會繼續維持高增長的勢頭。但也要看到,風險因素在于國際后續疫情發展是否可期,各國在疫情結束后的經濟修復、消費政策及中美關系或將影響我國氨綸的下游市場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新鄉化纖于1993年3月由新鄉化學纖維廠(現已更名為新鄉白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以定向募集的方式設立,公司是國內紡織原料大型生產企業,主營粘膠長絲、粘膠短纖和氨綸的生產與銷售,目前,公司化學纖維年生產能力再生纖維素長絲10萬噸,氨綸12萬噸。擁有全球先進的再生纖維素長絲連續紡生產線和裝備先進,工藝領先的連續聚合干法紡絲氨綸生產線,主導產品粘膠長絲生產能力居世界前列。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新鄉化纖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同比下降1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38萬元,同比下降74.76%?;久抗墒找?.0202元。
截至第一紡織網今天晚間發稿前,新鄉化纖上一個交易日收報4.26元/股。跌幅5.33%,市值53.58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