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商銀行引金融活水,潤發展“綠洲”
2020年9月,中國在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全球正式場合提出碳中和計劃時間表。今年3月召開的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這,也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綠色金融,已成為實現“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重要橋梁和轉化器,身為國內金融機構,始終有著一份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作為上海本地法人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兩城理念”,董事長徐力表示,“全行上下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認真落實綠色信貸的各項政策要求,重點推進綠色信貸業務發展建設,在金融促進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等方面開展持續探索。”通過成立專業化綠色經營團隊,深入調研行業細分領域,研發創新業務模式,制定專業開發政策,上海農商銀行已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全產品服務”的綠色金融服務模式。2021年初,隨著《上海農商銀行2021-2025年綠色金融發展戰略》的制定,該行將著力通過健全完善制度、加強產品創新、深化區域融合、強化科技融合等方式,形成兼具上海本地特色與農商特色的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力求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
踐行綠色金融,是長久的陪伴
自立行以來,上海農商銀行積極踐行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進綠色金融建設。截至2020年末,上海農商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逾60億元,全部直接或間接投向于工業節能節水、生態農業、清潔能源、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等綠色產業。
“陪伴”是上海農商銀行踐行綠色金融的一個關鍵詞,在該行支持的“綠色”企業中,有許多已相伴多年。艾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郎科技”)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家。這是一家集風電葉片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其生產的風電葉片產品,已安裝在全國各地100多個風力發電場,為我國風電發展綠色環保事業做出貢獻。早在2009年,上海農商銀行就注意到了這顆“綠色”新星,為起步階段的艾郎科技提供信貸支持。十余載相伴路,是彼此不斷加深了解、不斷牢固信任的過程,從2009年最初合作的1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到目前集團內各類授信近18億元,上海農商銀行提供的服務已涵蓋了日常結算、人民幣表內外融資、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等多個領域。2019年,上海農商銀行與艾郎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本著“長期合作、共創價值、共謀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
當前,在上海農商銀行服務的近500家“綠色”企業中,有相當比例的小微企業,相信在該行的陪伴下,會有更多艾郎一般的“綠色”新星不斷閃耀、壯大。
踐行綠色金融,是專業的堅守
服務“三農”是上海農商銀行源自農信時期的堅持與專業。在踐行綠色金融的過程中,上海農商銀行一方面促進本地綠色田園發展,包括支持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支持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地產優質農產品評優推介活動,發放上海首筆優質地產農產品“品牌貸”,推進質量立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另一方面將這份專業與支持通過本地優質“三農”客戶,惠及更廣大地區,令金融力量得以延伸。
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樂生物”)是國家定點專業從事研發及生產生物、環保農藥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洛川縣人民政府“雙減工程”(減少高濃度農藥使用,改用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肥料使用,改用有機肥料)指定合作企業。2020年,以洛川縣蘋果種植農民購買綠色農資為契機,上海農商銀行與農樂生物合作開辟了農資融資、實時支付、銷售渠道支撐等系列性的綠色金融新模式。農樂生物向洛川蘋果種植農戶提供“雙減”有機肥套餐,在農戶支出成本不高于普通化肥和農藥的前提下,增加蘋果單位面積產出,同時減少對土地的污染。而上海農商銀行則開發“農·鑫e貸”個人在線貸款產品,幫助農戶實現在線信用貸款申請,貸款專項用于支付農戶購買有機肥套餐,實時支付至農樂生物的賬戶。截至2020年末,該行在該模式下為當地果農提供超過5000萬元融資資金,累計服務果農近兩百戶。該行計劃將該模式推廣至其他農業產業鏈,進一步發揮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深耕農業垂直領域的產業場景和金融需求,協助企業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農民增收,提高綠色農業經濟效益,讓農民更好分享綠色農業發展成果。
踐行綠色金融,是戰略的融合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戰略,長三角區域作為國家綠色低碳建設發展的前沿示范區,在政策制定、落實成效方面一直居于全國前列。作為長三角地區農商銀行的一員,上海農商銀行發揮地緣優勢,以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在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同時,聚焦區域內綠色產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PF新能源集團(以下簡稱“PF集團”)是一家新興成立的能源開發、投資、運營平臺。通過光伏、風電及儲能等多種分布式能源綜合利用,為客戶的低碳環保物流倉儲設施服務提供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同時開拓第三方優質屋頂、平價地面資源,實現低碳環保的目標。由于企業成立不足一年,且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項目分布較為零散,單個體量較小,因此較難滿足傳統銀行貸款的審批要求。
上海農商銀行在反復溝通與深入調研后,于2020年9月,為其在長三角地區的項目提供了批量化的可落地模式,向PF集團提供項目授信1.11億元,對應用于公司在長三角地區布局的12個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據悉,該行是首家為PF集團下屬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融資的銀行,亦是2020年唯一一家為其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此次合作既折射了上海農商銀行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開拓創新,亦體現了該行踐行綠色金融的堅定決心。
此外,在助力臨港新片區國家戰略方面,上海農商銀行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打造臨港新片區金融服務特色模式。自2019年起五年內,向臨港新片區提供不低于1000億元的授信支持,優先聚焦支持新片區內航空物流、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重點產業,為新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落地以及產業金融領域的雙創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金融支撐。依托新片區區位和生態優勢,積極探索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踐行綠色金融,是不斷的突破
在積極開展綠色信貸的同時,上海農商銀行探索嘗試綠色金融產品的腳步也從未停歇。2019年,該行對外發售首只柜臺綠色金融債。2020年,承辦國家開發銀行綠色金融債柜臺發行工作,發售綠色金融債的募集資金用于低碳綠色項目,減緩和抑制氣候變化,降低污染物排放等。2021年2月,為響應國家推動“碳中和”目標落實,上海農商銀行積極參與投資國家電投集團發行的市場首批“碳中和”債5000萬元,債券募集資金投向風電和光伏發電類項目。
3月,上海農商銀行又順利完成國家開發銀行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的銀行間市場和柜臺市場的承銷工作。該期“碳中和”債券是目前全市場發行金額最大的專項用于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綠色債券之一,系我國首單獲得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貼標認證的“碳中和”債券,在國內也已獲第三方認證機構聯合赤道認證通過。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是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級政府投資基金。旨在健全多元化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渠道,利用市場機制支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上海農商銀行于2020年參與發起設立綠色基金,認繳金額10億元。在綠色基金運營管理期內將重點投資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和清潔能源等領域。
踐行綠色金融,是發展的底色
隨著《上海農商銀行2021-2025年綠色金融發展戰略》的制定,綠色金融發展理念正式明確融入上海農商銀行總體發展戰略。為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進程,上海農商銀行未來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抓緊構建和完善內部綠色金融體系,配置專門的綠色低碳信貸規模、戰略性費用、經濟資本和激勵措施等,使業務資源配置與綠色投融資需求相匹配;第二步,進一步探索新型的金融科技在綠色低碳領域中的作用,將碳排量情況嵌入信貸環節中;第三步,打造綠色金融助力社會治理、助力能源轉型的模式,通過社會資源的金融化整合,打造具有該行特色的綠色普惠金融和低碳產業鏈金融,用“一攬子”金融服務支持上海加速建設零碳示范產業園和氫能源示范城市。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機遇,上海農商銀行董事長徐力表示,綠色是上海農商銀行發展的底色,上海農商銀行將踐行綠色金融,體現普惠特色,以賦能社會治理助力百姓美好生活,致力于成為區域獨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機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