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童裝品牌發展的五大因素
五大因素影響著各大童裝產業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每年新晉和消失的童裝品牌眾多,童裝行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這些因素影響著各大童裝產業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缺乏優秀的人才隊伍,尤其是優秀的童裝設計師。企業產品開發更多的是一種借鑒和組合。大型企業借鑒和組合歐、美、韓、日、港、臺的童裝設計,中小型企業則多是盯著大型企業的新產品出籠,等著借鑒和組合。同時,營銷精英、熟練的技術人員也相當缺乏。
二、缺乏創新意識。創新,包括經營模式的創新、管理的創新以及服裝款式的創新。在店面經營方面,系列化意識不強。一些品牌店往往只賣單獨的服裝產品,顯得比較單調,其實可以以童裝為主,而以童鞋、挎包、文具等外包加工,這樣,既豐富產品,又可以提高整套服裝的售價,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檔次。
設計上,有“石獅人‘仿死’廣東,湖州人‘仿死’石獅”之說,抄襲模仿現象屢見不鮮。而在企業管理上,許多企業仍然實行的是一種粗放模式,實行家族式管理,一個人身兼數職,造成效率的低下和經營上的落后。
三、文化建設意識不強。現代的服裝產品要想贏得市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讓消費者接受其文化理念。而無論是從各大童裝基地的區域文化來看,還是看單個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顯然做得還是很不夠的,遠不如女裝那樣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魅力(如海派的時尚、杭派的水鄉風情、漢派的大方端莊)。
四、缺乏一些領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產業集群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便是看它能否出現一批領軍品牌,如寧波男裝有雅戈爾、杉杉、羅蒙,北京女裝有白領,山東西服則有新郎、紅領等等,雖然各童裝基地涌現了一些較為知名的品牌,但與男女裝相比為數甚少,影響力也不能比肩,與國際品牌更是相差甚遠。
五、從外圍環境來看,童服出口的綠色壁壘也對童裝的營銷通路有所限制。所謂綠色貿易壁壘,是指進口國以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為由,限制進口的措施,這就為世界各地的產品或服務的出口構成了綠色壁壘。國際環境公約、WTO協議中的環境條款、國際環境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綠色標志制度、進口國國內環境與貿易法規、進口國環境與技術標準等,一方面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又可能構成綠色貿易壁壘的淵源。我國加入WTO后,童服出口的主要障礙將是綠色貿易壁壘。上世紀90年代以來,工業發達國家已相繼出臺了相關的環保法規和紡織品環保標準,對進口紡織品實施嚴格檢測。如歐盟對進口服裝的100多種有害物質含量進行限制。21世紀世界環境保護浪潮的興起,必將影響到國際童服市場,特別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各種環境標準、環境法律、法規,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保護本國服裝市場競爭力的“綠色貿易壁壘”。這就要求以出口為主要分銷渠道的企業,注重各類綠色認證,從整個供應鏈上把關,主動適應并順利通過各國童服出口的綠色壁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