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紡織服裝廠舉步維艱 原因為何?
隨著中國人力、物價的上漲,很多的企業紛紛選擇去東南亞投資建廠。
如今的東南亞國家柬埔寨和越南,變成了很多國際品牌的“代工廠”,制衣、制鞋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成了它們的主要產業,例如服裝制造是柬埔寨支柱產業之一。
但是這幾年來,很多的工廠在東南亞這些地方舉步維艱,甚至倒閉的。
這是為什么呢?
1、東南亞建廠各方面的成本在飛漲
據數據統計,2016年柬埔寨新開工廠34家,卻有70多家工廠倒閉。2017年新開15家,倒閉了54家。
倒閉工廠的老板說了實話,不掙錢,即使在柬埔寨投資建廠有關稅以及相關的稅收的優惠。
但是,東南亞的工人工資一直在漲,今年柬埔寨最低工資已經漲到了170美元,當地的工人素質普遍不高,生產效率不高,需要增加在管理和培訓方面的投入。
一名在越南開廠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內工廠的生產效率約為海外工廠的2.5倍,這幾乎使單個工人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消失的一干二凈。
在工資連連上漲的背景下,勞動生產效率沒有明顯提升,顯然會淘汰一部分不具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
其實,柬埔寨工廠的制造優勢并不比中國大太多。真正讓企業覺得實在的,其實是柬埔寨對一些國家的出口優惠。
2、東南亞的供應鏈不完整
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位于產業鏈的底端,依賴訂單產生的微薄利潤存活。
扣除人力成本,企業還要負擔物流和原材料成本,受東南亞生產水平不高影響,很多原料都要從中國國內運過去,這也會增加企業的投入成本。
制造業一環扣一環,工廠建在東南亞,缺少材料零件還要回國內采購,耽誤時間又增加成本。
柬埔寨商務部的數據表示,從今年一月份到三月份,柬埔寨服裝和紡織材料的出口量增長了17.5%,總額達13.4億美元。與此同時,柬埔寨花費了7.53億美元用于服裝原料進口,進口額增長了18.3%。原材料成本高昂之余,還出現上漲了情況。
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制約很多當地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這種影響是持續性的。
交通基礎設施落后,運輸不方便;產業配套欠缺、當地水電基礎設施依然有待完善,這些都對很多抗壓能力低的中小企業都構成巨大的威脅。
3、工人維權活動頻繁,影響工廠正常生產
在東南亞國家,工人們維權意識很高,屢屢發生罷工行為。
去年,柬埔寨工人不斷要求漲薪,就發生接二連三的大規模抗議示威,這些現象令各大品牌不敢輕易下單,由于訂單出現下滑甚至不足,很多當地的工廠被迫停止生產,甚至倒閉。
在當時,柬埔寨服裝生產協會的247家會員企業有一半無法得到足夠的訂單,在接下來幾個月都面臨開工不足的情況,生產設備也將閑置。
4、腐敗的問題
柬埔寨、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腐敗一直是制約著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政府體系的腐敗,將影響這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給企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當年我們的制造業強盛,是有不少積極進取的工人從國企離開、自己創業,民營企業慢慢立起來了。
其實我們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中國工人吃苦耐勞,勤勞肯干,做實業不能單純用工資衡量市場,還要考慮方方面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