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回暖股價受挫 服裝板塊已到強弩之末?
最近,港股的品牌服裝行業出現了一個讓很多投資者始料未及的局面:財報數據集體表現靚麗,而前期股價表現搶眼的一波公司卻迎來較為深度的回調。
包括中國利郎(1234.HK)、都市麗人(2298.HK)和卡賓(2030.HK)等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至少是一季度)股價表現亮眼的品牌服裝公司,在今年下半年股價均明顯下跌。而這其中,至少有兩家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都在25%左右,業績表現并不算太差。
是什么導致了這些品牌服裝公司此前的股價上漲,又是什么讓這些公司在業績喜報中持續受挫?
觀察在本輪重挫前股價飆升的港股服裝類上市公司,我們會發現,不少公司前期股價的抬升都離不開三個關鍵的因素:較低的估值、持續大手筆的回購和業績回暖。
可以說,正是長期疲軟之后的回購動作啟動了前期港股服裝類公司的局部牛市,而業績回暖則可能是深層次原因。
問題是,當外部環境陡然發生變化,回暖預期已經兌現了之后,這些公司是否已經走到了強弩之末?回購的藥效是否能夠再次發生效力?
前情回顧:回購啟動的服裝板塊牛市 從2017年一季度到2018年上半年,港股幾家頗具代表性的品牌服裝類上市公司走出了一波相當亮眼的升幅。
這其中除了2016年新上市的江南布衣之外,其他四家在2017年均有相當頻繁的回購動作。股價均在上半年達到階段性高位,并在近期明顯回調。觀察各家公司的股價走勢圖,可以明顯看出正是回購啟動了這輪板塊的小牛市。
回購是提前把握市場變化的重要信號,尤其是行業里多家公司同時開始回購的時候。
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中國利郎5次回購公司股票,回購金額約0.73億港幣。隨后其股價持續走高,最大漲幅超過120%,直到今年下半年開始迎來深度調整。以下為公司股價走勢圖:

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1月19日,都市麗人連續4個交易日回購股份,回購金額約1,452萬港幣,其股價在隨后的4個月之內最大漲幅超過了80%,直到近期出現調整。以下為公司股價走勢圖:

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卡賓在股價低位持續回購股份,回購金額約1.07億港幣。隨后公司股價在底部徘徊半年多之后,于2018年4月開始向上拉升,兩個月內股價漲幅超過60%,直到近期出現調整。以下為公司股價走勢圖:

佐丹奴在2017年的回購次數更為頻繁,目前回購動作仍在持續,但與其他幾家公司相比,佐丹奴的情況比較特殊,海外業務占比更高,長期保持高額分紅,更接近一只債券,暫時不展開討論。
毫無疑問回購刺激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在隨后走牛。而回購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則是業績與估值出現的一定程度上的背離。經過多年的調整之后,一些服裝公司在2017年之后已經出現了業績回暖的跡象,到了2018年中期業績恢復增長已經被財務數據所確認。
但很可惜,較為靚麗的業績卻并沒有提振股價。
中期業績增速提升 股價卻受挫 截止上周末,四家前期集體回購的服裝公司有三家已經公布了最新業績,都不算差。
但是,不少公司業績報喜之后,股價反而出現下滑。
比如,中國利郎在8月13日中午披露了中期業績,利潤同比增加25.89%至3.41億元,增速明顯提升,公司股價卻在業績披露當日及隨后的兩個交易日下跌超過18%。
卡賓在8月10日公布了中期業績,利潤恢復增長,但業績披露日至今公司股價跌幅超過10%。
佐丹奴的股價表現同樣不理想。7月份跌接近10%,8月至今跌逾5%。8月份,在業績公布之后,公司重啟回購,股價仍未上揚。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其中有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比如人民幣貶值的因素。
今年一季度開始,人民幣開始比較大幅度的貶值,兌美元貶值幅度一度超過9%。而上述的服裝公司,除了佐丹奴外,其他公司收入都大比例的來自國內市場,以人民幣為主。即便不考慮人民幣貶值對于業務層面的影響,也足以對股價產生打壓:股價以港元計價,投資者自然要將人民幣的利潤換算成港元來重新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種影響不限于服裝行業,港股中收入主要來自內地,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司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即便是騰訊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
但是,如果看股價跌幅,單純的人民幣貶值并不能解釋如此劇烈的下跌。
市場是否在預期服裝行業的回暖不可持續?
品牌服裝行業真的全面復蘇了嗎?經歷近7年的行業調整,產能出清之后,2017年下半年,服裝行業終于迎來了一絲春風。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之后,限額以上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速呈波浪式下滑,經歷多年的行業調整以及去庫存后,統計數據開始回穩。
2017年8月,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上年同期,增速開始回升。今年上半年,限額以上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速保持為正,且除了4、5兩月,其他月份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速相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升。
以下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繪制的限額以上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變化:
但是,上面的這個增幅口徑似乎有待商榷。
從國家統計局給出的限額以上服裝類零售額來看,2018年上半年,服裝類零售額已經明顯低于去年同期,5-7月零售額甚至已經明顯低于2016年水平。以下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繪制的限額以上服裝類零售額變化:
當月同比保持為正,當月值卻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明顯下滑,如此相悖的數據,服裝行業到底是全面復蘇了呢?還是再次面臨下行風險?
這兩份統計數據均來自官方,為何會出現這種差異?或許是因為口徑的不同,或許有其他不可知的因素。
本文的重點不是在討論統計學的藝術。從近期港股服裝行業的走勢,大概可以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即便是管理層愿意真金白銀的回購股票,也難以改變宏觀環境,無法左右投資者的預期。
形勢比人強。在外部經濟環境和市場預期的方向性變化來臨時,幾個億的回購或者是短期業績回暖都可能是浮云。
逆風航行,不容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