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復蘇趨勢明確 市場競爭格局將逐步清晰
服裝行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近幾年,我國的紡織服裝業有著較大的發展,也在較大程度上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不過,近年來,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行業面臨轉型壓力。
在轉型壓力下,我國服裝產業規模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古裝產量同比下滑8.49%;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上半年,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09.95億件,同比下降7.23%。
但中國巨大的市場內需已經成為國內服裝行業平穩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和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用于服裝的消費仍在不斷增長。
這種增長體現在零售額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服裝類零售額為5713億元;到2017年,服裝類零售額已增長至10356億元。2018年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4792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實現觸底反彈。
當前行業處于復蘇初步確立,未來仍將繼續處于復蘇周期,行業整體銷售端表現、經營質量呈現穩步向好的趨勢,后期個體公司之間會出現差異,且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趨勢中,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步清晰,集聚效應初顯,優質龍頭公司有望在此輪良性增長周期中走出,逐步確立核心競爭力。
服裝行業發展趨勢
首先,國內服裝行業相比于發達國家尚不成熟,且我國服飾人均消費金額和行業集中度低于國外,存在行業總體蛋糕做大和集中度提升的空間。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總服裝消費分別為美國的1/4.3、日本的1/2.5;各品類人均服裝消費金額亦低于發達國家。
第二,服裝電子商務整體規模將穩步擴大,占據中國網購市場的絕對份額,服裝流動電子商務將迅猛發展。2018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穿類商品同比增長24.1%,高于整個服裝行業同期的增幅。
第三,女裝、男裝、童裝童鞋、高檔休閑等細分領域崛起。2017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為9232億元,年增長5.7%;男裝消費市場正處于一個成長期,2017年中國男裝市場規模為5346億元,年增長4.4%;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為1796億元,年增長14.3%。這些細分領域增長率均高于行業整體,未來有望得以延續。
第四,在生產上,未來服裝生產將走向數字化時代,智能化軟件、自動化機械服裝設備、新型技術、新奇材料應用,諸如3D技術、機器人作業、自動化技術應用這樣的新工藝以及整套流水化、現代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數字時代生產模式將顛覆傳統促進服裝行業大發展。
第五,在服裝行業ERP軟件、客戶關系管理(CRM)軟件、電子印章、物聯網和RFID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將得到普及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成為工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兩化"融合將是傳統服裝行業供應鏈減少成本、提升效益的有力手段。
最后,服裝作為傳統制造行業的代表,一直沿著傳統的生產模式軌道發展,密集型勞動力、高強度作業、生產效率低等因素一直制約著服裝行業的發展。隨著服裝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智能軟件與自動服裝設備的應用,將解決服裝行業的發展難題,不斷助力企業生產效率高效化。新軟件、新技術、新服裝設備的革新,為服裝行業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