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6年貿易進出口總額超6萬億美元 “一帶一路”國際朋友圈持續拓寬
最近,武漢市民們能夠通過漢歐國際購買的新鮮水果又增加了一項:泰國椰皇,通過“廣西東盟-華中冷鏈快速干線卡班”,從泰國原產地采摘、到冷鏈運輸進入武漢市場,只需要24小時。“2018年新增線路6條,每月都有新突破。”漢歐國際市場營銷總部總經理袁瓊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漢歐國際陸續開通了經阿拉山口、滿洲里、二連浩特、憑祥、霍爾果斯“五線并行”的物流通道,搭建起了“一主多輔、多點直達”的跨境物流服務網絡,輻射亞歐大陸34個國家,76個城市,實現了湖北與亞歐國家陸上運輸的互聯互通,擴大了湖北的“國際朋友圈”。
4月10日至12日,荷蘭政企代表團來漢訪問,并于4月11日到訪漢歐國際,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運作武漢至阿姆斯特丹貨運線路,并希望通過該線路更好的輻射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英國、北歐等國家及地區,降低客戶的綜合成本及運輸時間。
中歐班列引領“一帶一路”設施聯通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19年4月22日發表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3-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政府已與12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173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已由亞歐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區域。
《報告》顯示,中歐班列的開行有效帶動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設施聯通,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將亞洲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聯系在一起,為建立和加強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高效暢通的亞歐大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地多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各省數據發現,各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表現均相當活躍。西安海關副關長龍承偉4月19日透露,今年一季度陜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0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增速高出全省外貿整體增速10.4個百分點,外貿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長春海關副關長蘇英華介紹,一季度吉林省對韓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呈現兩位數增長。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9日在“一帶一路”境外經貿合作論壇致辭稱,2014年至2018年,河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達到665.8億美元,占同期全省貨物貿易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營商成本,釋放了發展潛力,進一步提升了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中國發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簽署100多項合作文件,實現了50多種農產品(5.850,-0.18,-2.99%)食品檢疫準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積極推進,農產品通關時間縮短了90%。中國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領域,營造高標準的國際營商環境,設立了面向全球開放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并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中國平均關稅水平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15.3%降至目前的7.5%。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或升級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與沿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網絡體系逐步形成。
2013-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正成為推動貿易暢通的重要新生力量。“絲路電商”合作蓬勃興起,中國與17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在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下形成電子商務合作文件,加快了企業對接和品牌培育的實質性步伐。
中國企業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
在產業合作方面,《報告》顯示,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平穩增長。2013-2018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同時,沿線國家加快發展產生了國際產能合作的巨大市場需求,中國積極響應并與相關國家推進市場化、全方位的產能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發展層次提升。目前,中國已同哈薩克斯坦、埃及等40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文件,同東盟、非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區域組織進行合作對接,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葡萄牙等國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
同時,國際多邊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商業銀行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拓寬多樣化融資渠道,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穩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支持。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基金共同投資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于2018年7月開始實質性運作,投資規模5億歐元,有力促進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相對接。中國人民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開展聯合融資,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投資100多個項目,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8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累計支持對沿線國家的出口和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8個沿線國家設立76家一級機構,來自22個沿線國家的50家銀行在中國設立7家法人銀行、19家外國銀行分行和34家代表處。人民幣國際支付、投資、交易、儲備功能穩步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范圍已覆蓋近40個沿線國家和地區。
4月10日至12日,荷蘭政企代表團來漢訪問,并于4月11日到訪漢歐國際,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運作武漢至阿姆斯特丹貨運線路,并希望通過該線路更好的輻射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英國、北歐等國家及地區,降低客戶的綜合成本及運輸時間。
中歐班列引領“一帶一路”設施聯通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19年4月22日發表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3-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截至2019年3月底,中國政府已與12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173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已由亞歐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區域。
《報告》顯示,中歐班列的開行有效帶動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設施聯通,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將亞洲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聯系在一起,為建立和加強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高效暢通的亞歐大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地多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各省數據發現,各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表現均相當活躍。西安海關副關長龍承偉4月19日透露,今年一季度陜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0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增速高出全省外貿整體增速10.4個百分點,外貿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長春海關副關長蘇英華介紹,一季度吉林省對韓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呈現兩位數增長。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9日在“一帶一路”境外經貿合作論壇致辭稱,2014年至2018年,河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達到665.8億美元,占同期全省貨物貿易總額的18%。
《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營商成本,釋放了發展潛力,進一步提升了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中國發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簽署100多項合作文件,實現了50多種農產品(5.850,-0.18,-2.99%)食品檢疫準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積極推進,農產品通關時間縮短了90%。中國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領域,營造高標準的國際營商環境,設立了面向全球開放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并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中國平均關稅水平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15.3%降至目前的7.5%。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或升級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與沿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網絡體系逐步形成。
2013-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正成為推動貿易暢通的重要新生力量。“絲路電商”合作蓬勃興起,中國與17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在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下形成電子商務合作文件,加快了企業對接和品牌培育的實質性步伐。
中國企業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
在產業合作方面,《報告》顯示,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平穩增長。2013-2018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同時,沿線國家加快發展產生了國際產能合作的巨大市場需求,中國積極響應并與相關國家推進市場化、全方位的產能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發展層次提升。目前,中國已同哈薩克斯坦、埃及等40多個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文件,同東盟、非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區域組織進行合作對接,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葡萄牙等國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
同時,國際多邊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商業銀行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拓寬多樣化融資渠道,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穩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支持。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基金共同投資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于2018年7月開始實質性運作,投資規模5億歐元,有力促進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劃相對接。中國人民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開展聯合融資,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投資100多個項目,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8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累計支持對沿線國家的出口和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8個沿線國家設立76家一級機構,來自22個沿線國家的50家銀行在中國設立7家法人銀行、19家外國銀行分行和34家代表處。人民幣國際支付、投資、交易、儲備功能穩步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范圍已覆蓋近40個沿線國家和地區。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