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服裝行業會爆發式增長?
2020年春節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國家采取強有力的抗疫措施,面向后續經濟恢復的逆周期政策也陸續出臺。當前輿論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集中在一季度,突出表現為零售、餐飲、旅游行業在隔離防控措施下的“集體休克”。
根據國際頂級的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初步估計,一季度,疫情將給零售餐飲業造成1.5-3萬億的經濟損失。
每件事情都是他的多面性,我們在一面看到了新冠肺炎病毒帶來的破壞性,他給了我們巨大的傷害,包括我們很多同胞寶貴的生命,我們在春節期間的自由出行。
無論我們失去了什么樣的經濟代價,都無法彌補我們生命的價值。此次疫情之后,我們還要正常的生活、工作、生活,但受此次疫情引發的社會性變革、思想性震動,將直接影響我們的國家的經濟產業結構、國民消費意識、甚至是政策法制的改變,這些都將日后很長的時間內,深深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說,此次疫情會像2003年的非典疫情一樣,誕生新的一批電商獨角獸,如阿里、京東那樣的電商,電商、線上教育將出現爆發性的增長,甚至有人說,此次疫情讓很多人看到人生苦短,就要縱情享樂,因此在線娛樂、房地產、在線教育、餐飲、了你有都會出現爆發性消費,這樣的分析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2003年的非典,從2002年12月份的第一個廣東病例,到2003年3月北京第一個輸入型病例,期間總共持續8個月時間。在這當中4-5月最為嚴重。因為非典死亡率高(致死率11%)的特點,對于線下行業的打擊程度十分的巨大。
從《2003年快消品購買金額對比去年同期增速》的變化圖表中,4-5月份,“疫情突發性事件”對于這類事件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中影響的結果是“攔腰斬”,直接形成阻斷經濟發展的“半圈層”。但是從反彈的消費曲線發現,并未出現很大的“牛市”。而且從整體發展的消費趨勢曲線上來看,最終經濟發展的效果是平均的。呈現出基本符合消費市場的數字趨勢,且并沒有在大跌之后出現報復性增長。
如果從邏輯上來解釋,受到疫情影響,大家選擇宅在家里,不去買東西了,不去娛樂了,不擼串了,這些消費需求會被暫時壓制,那么當疫情結束之后,被壓制的需求就像彈簧一樣彈起來,壓得越緊,彈得越高,所以會爆發消費狂潮。
我們理性的從幾個可能性分析下:
第一,疫情結束,并不是說某一天,宣布疫情結束了,完全無事了,大家可以狂歡了,該大吃的大吃,該娛樂的娛樂,不可能出現這個情況。疫情結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新增疑似減少到新增確診減少,到全部為0,再到所有病人痊愈,病毒在宿主上消失,這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對于基本的消費需求,其實并不存在被壓制。比如說我們每天要吃飯,這個需求被壓制了嗎?基本生存是要保證的,米還是要買,菜還是要買,該買的食品超市都有賣,這些需求它本身就是存在的、延續的,并沒有被壓制。
第三,要爆發消費狂潮,既需要需求的急速上升,又需要消費能力的大幅提升。此次疫情,造成了有些企業不能及時復工,不能復工就會影響生產,從而影響供應,這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這個影響可能短期很難解除,甚至在疫情結束時仍不能彌補供需缺口。那么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下,同一個商品價格上漲后,需求會急速上升嗎?當然不會。
商品價格上漲,對應的是什么?受到疫情影響,不少人暫時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收入,消費力如何上升。一邊是商品價格上漲,一邊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如何帶來消費需求的急速上升?
因此,我并不認為疫情結束后會爆發消費狂潮,恰恰相反,在疫情結束之后,經濟的恢復有一個過程,大家恢復正常的社交、外出活動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行業依然會較為低迷,只有在疫情結束,生產秩序完全恢復,大家漸漸忘記了這一次事件之后,消費的需求才會真正上升。
2003年,非典侵襲全國,幾乎所有的百貨商場、商業街都在關閉狀態,處于一片黑暗的籠罩之中,所以大量服裝品牌都撤銷了生產訂單。而“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卻做了一個逆行之策:在感覺“非典危機”即將結束之前,動用所有資源,加大生產,隨后以3折的折扣出售所有的衣服!
“非典”危機解除之后,大家都遏制不住一直壓抑的消費欲望,一個勁地涌入百貨商店。
這時候,其他的服裝品牌都來不及生產,唯獨拉夏貝爾庫存充足,并且以3折超低折扣遭到消費者的“瘋搶”!一戰成名成為中國服裝界的“店王”。
毫無疑問,提前加大生產的逆舉把拉夏貝爾從“非典”中解救了出來。
當時有記者采訪過邢加興:“當時為什么加大生產?”
他笑笑說是一場賭博。如果非典大家都死了,就沒有人會找他來討債,如果很快恢復了,那他就能夠彎道超車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2003年是什么時間點,那個時候國內的電商還沒有完全成熟,非典來時,大家只能去線下超市、倉買、商場去購物,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網上購買這樣的習慣,而且也不像今天像直播、小視頻等等這么多的帶貨渠道,2003年的非典,徹頭徹尾被憋了2個月后,即使在那樣的大經濟環境下,經濟也就反彈了那么一點。
如果今天還有人說,今年的服裝在疫情之后會大幅度反彈式消費,爆發式增長,對于這個趨勢,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堅信每個人都在健康、自由、美麗之間,做出自己最理性的選擇。
對于服裝產業來說,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看具體的財務規劃,無論是什么階層的消費人群,總要看菜吃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奢侈品: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疫情之后,奢侈品的銷售下滑是肯定的了。
商業品牌:其一些商業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由于受到線上渠道、整個社會品牌多渠道銷售的沖擊,傳統的商業品牌性價比不高,可買可不買的,當自己的收入沒有增加,疫情的影響還沒有過去,財務狀況不是良好的前提下,相信很多人會持幣待購,其走勢一般是下行,或者最多保持平穩就不錯了。
快時尚:對于很多快時尚品牌,會不會出現報復性增長銷售趨勢,我認為可能會小范圍的增長,但比例不會很大,時間周期也不會持續很長,因為消費快時尚的人群,不是收入低的,就是品牌認知差的,他們對價格敏感,特別是為消費心理未成熟的消費者,20歲左右的年輕人,沖動型消費比例會增加,各方面因素疊加,訂會導致快時尚品牌的消費會小幅升高。
引發上述三個品牌定位銷售增長還受一個關鍵因素的影響,就是供應鏈的正常開工,此次的疫情,導致武漢、乃至整個的湖北的服裝生產供應鏈能在什么時候復工,且復工比例、產能釋放比例,都是個未知數,而武漢和湖北,又是中國快消批發服裝生產的大省,其他省市也是一樣,供應鏈的正常與否,將直接決定服裝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價格與利潤。
小半個月的消費靜默,會讓整個消費環境安靜下。我們見過各種購物狂歡節,沒見過購物靜坐節吧?消費是需要大環境的,當人們的心理依賴和關注重心不在消費了,這種欲望和動力就會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購物,旁邊的人沒有羨慕嫉妒恨,他的消費欲望也會冷下來。其次在疫情中,人們的消費觀念將會出現一個新的變化,將會更加注重理財、身體健康因此也會更大程度上砍斷消費市場的“牛市”現象。
此次的疫情這無疑對于餐飲消費、旅游消費、快消消費三個消費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其次在整個的細分行業領域中將會出現“線上項目”如:短視頻、直播、知識付費、游戲、線上教育、“無人機運輸物流”,“云技術”類如云視聽,協同辦公等的發展將會迎來一個很大的春天。
現在似乎做線上教育、辦公,是所有人和企業都在向這個點沖刺的焦點,但怎么做,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人云亦云,線上是趨勢,但不是終點,如果要沖進去,你憑什么占領制高點,所以在這次直播銷售、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的大形勢下,會有很多人成為炮灰,奉勸一句,沒有核心優勢、競爭力,不要飛蛾撲火,自尋死路,還是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才是上策。
記得巴菲特的那句著名的投資名言嗎:
當賣菜的大媽都在和你談股市的陽線和陰線的時候,災難就要出現了。對比現在的在線直播、在線教育,做一個學習者無可非議,做一個經營者,需要三思而行。
跳出我們的本業服裝行業以外,整個社會的商業走勢相信很多人在很多媒體上,看到越來越多的分析與資訊了,你信或或者不信,取決與你自己的知識結構與判斷力,但所有的社會經濟發展走向,一定只會向著一個方向:人性需求。
作為企業,如何滿足人性需求,為他們提供增值的服務或產品,是企業經營的根本。
來源:未然時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