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的藝術:58同城以“新基建”賦能行業
“談到新基建,過去3-5年里邊,從物流IoT、電商平臺、新能源汽車,到無人駕駛、旅游,在今天很多的生活方式中,新基建已經無處不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8月8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在上海召開,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作了題為“新基建新未來”的演講。
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資料圖
新基建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實現國家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舊動能轉換與經濟結構對稱態,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家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涵蓋7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作為“老基建”的代表,房地產業顯然還有很大的改造空間。隨著樓市調控常態化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房企在產品、獲客、管理、服務等方面不斷趨于精細化。在這方面,大數據和智能化等科技成果,無疑將有助于企業完成轉型。
作為房產信息服務行業的領先企業,58同城、安居客一直致力于打造房地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行業的發展賦能。其思路和做法,都深得行業認可。在周期被“熨平”、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58同城、安居客將如何對接行業的變化和需求?
新基建與房地產周期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醞釀多時后,新基建終于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隨后在4月20日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涉及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以及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
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內涵更加豐富,涵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征,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在作為傳統行業的房地產領域,新基建將有哪些著力點?
有分析指出,房地產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從開發建設、營銷交易、物業服務等各個關鍵場景也必將受到新基建的顛覆,在數字化浪潮下完成價值鏈重構。其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下,房地產營銷環節的數字化已經率先凸顯。
此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會使得房地產的運作更加智慧化。這些應用不僅作用于住宅領域,還會影響到辦公樓、購物中心、產業園區等各個業態,促進行業的轉型升級。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葉兵表示,新基建基本的要素有三:數據標準、產業鏈上下游打通、技術推動整個行業的提升。在這幾個方面,房地產業都有著很大的改造空間。
“新基建,我認為它代表房地產新的未來。”葉兵說,“作為全國最大的用戶找房、用戶找服務的互聯網平臺,我們的答案是新基建是能夠穿越行業周期,提升行業效率的。”
房地產業的四大趨勢
從房地產業發展的視角來看,行業似乎也做好了對接新基建的準備。作為行業的資深從業者,葉兵分享了在房地產領域洞察到的4個趨勢。
其一,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注重管理IT化、服務數據化、數據標準化。“今天的項目論證、設計規劃、施工管理,甚至包括營銷策劃等等,在項目管理等數據化方面,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了。”葉兵說。
但與此同時,在用戶的數據化管理層面,行業仍處于“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數據非標,數據割裂。比如,物業管理公司有自己用戶數據,智能化的家電企業也有自己的用戶數據。但從用戶的生命周期角度來看,這些數據并沒有實現聯通。
葉兵認為,只有數據聯通,才能實現標準化和統一化管理。在這方面,部分企業已經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但可以改造的空間仍然很大。
其二,房地產產業越來越開放互聯,分工越來越明晰化和專業化。具體表現為流量共生、技術開放、平臺賦能。這種趨勢將有助于行業進行精細化管理和精準決策。
其三,作為提效的基石,技術正在滲透房地產業的每個角落。AI、人工智能、5G、VR等技術,已經滲透到銷售、客服、裝修等各個環節,并大大提升了行業的運營效率。
以渠道銷售為例,在市場橫盤期,企業更多考慮如何加快項目流轉、降低獲客成本,從而提升效率,不過度依賴渠道。“在這個層面上答案只有一個——利用技術來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流量,提高自然到訪的成交效率。”葉兵說。
“作為房地產的從業人員,我們應該深度思考新的技術將怎樣改變整個行業的效率。這是我們看到已經發生,而且正逐漸演進的過程。”
其四,企業自我管理的意識在提升。管理者逐漸意識到,對用戶的管理不再是某個渠道的范圍,而應是企業的自我管理行為。
“用戶時代”到來
房地產業的上述運行趨勢,決定了無論在從業者的主觀意愿還是行業發展的客觀現實上,行業都在積極迎接新基建的改造。
現實中,傳統房企可以在管理上進行自我優化,也可以通過在上下游的業務構建自身的數據庫。但要憑一己之力實現全方位的賦能,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方面,擁有天然互聯網基因、又將業務延伸到行業上下游多個領域的58同城、安居客,無疑是最合適的平臺賦能商。
58同城、安居客始終聚焦行業痛點,為開發商項目樓盤、置業顧問,與找房用戶之間建立更簡單、高效的連接,開放技術、工具等資源,助力開發商以自營銷的方式沉淀私域流量,共建全生態的營銷場景。
依靠58同城、安居客平臺的精準用戶流量以及大數據信息服務,開發商得以對用戶建立深刻理解。用戶進入安居客平臺后,通過興趣偏好、互動、活躍度等預測出意向程度,篩選出高意向客戶,從而為項目售樓處提供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服務,提高開發商推廣效率,降低推廣成本。
目前,安居客線上房產交易APP用戶規模達4100萬,安居客在安裝滲透率、活躍用戶、找房覆蓋用戶等方面均排名行業第一。另外,數據顯示,在房產交易類應用偏好排行榜中,安居客以87.63的APP偏好指數排名第一。
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20屆年會上,58同城副總裁趙彤陽在主題為“房地產改變了什么?”的六方會談中表示,從線上的數據來看,從2月以來找房線上化需求增長了50%以上,用臨感VR看房線上找房的占比上升了80%。58同城、安居客一直無比重視找房在線化的進程,以及用在線化的模式提升轉化能力。
趙彤陽深入地闡述了其賦能邏輯。“58同城、安居客希望在新基建推動的過程中,能推動開發商的管理方式、人力配置和組織結構也發生轉型,進而匹配向內驅服務型企業轉變。如何在去中心化的新媒體環境中,讓最難獲客的群體集中在一個平臺上,來降低所有開發商以及相關產業做在線化營銷的成本,用最好的智能化工具來提升大家的管理效率,這是我們的目標和方向,也是平臺應該扮演的角色。”
實際上,作為互聯網開放企業,58同城以用戶為核心的價值觀,也與房地產業強調“房住不炒”、回歸居住屬性的大趨勢頗為吻合。按照葉兵的觀點,提升整個行業效率的,不是資本和管理,而是基于技術的“連接”。“穿越行業周期,未來高增長的機會點是什么?作為58同城、安居客的思考,新基建是提效的根本,未來是用戶時代的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