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京東智聯云總裁周伯文:“孿生”數字中國正在誕生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召開的幾天里,周伯文一直很忙碌。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前,這位IEEE Fellow、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云總裁剛剛結束了服貿會現場“京東智聯云企業論壇”的演講。他馬不停蹄地回到位于會場附近的辦公室內,并一直在線關注著剛才那場論壇的后續進展。
結束采訪之后,周伯文又要奔赴京東位于服貿會的展臺,向一些客戶親自講解業務。講解對象不僅限于展臺現場,還會有一些客戶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參與到這次互動中來。
“我一直在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內切換,”周伯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道,神態透露出他此刻的興奮,“我能作為‘原子’在這里與你交談,又能夠作為‘比特’參與到另外一個空間的會場。在這個過程里,我一直是‘原子’與‘比特’狀態的切換。”
“無界”正是本屆服貿會最大的特色所在,支撐這一特色的核心,則是服貿會官方技術提供商——京東智聯云一手打造的“云上服貿會”數字平臺。有別于此前大量純線上的活動會議,本次服貿會不僅擁有“云上服貿會”的線上版本,更是打通了線上與線下,使數字平臺成為線下展會的“孿生體”。
而事實上,不僅是展會行業,數字中國的“孿生性”正蔓延至方方面面,如工業互聯網、智能城市等。“孿生概念最核心的點在于,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一定要發生聯動,”周伯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將物理世界映射到數字世界,并用算法去優化每一個流程、環節和體驗,再將優化結果映射回物理世界,從而極大且可持續地提升物理世界的效率。”
“無界”服貿會
未來回溯歷史,本次服貿會注定將成為特別的存在。
“此次的服貿會數字平臺,依托于京東會展云的技術賦能,圍繞‘展、論、洽’三大會展核心場景,進行技術創新,突破時間、空間、語言限制,在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洽談簽約及運營管理等全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周伯文指出。
抹平邊界是“云上服貿會”數字平臺最大的特點所在,它首先體現在全流程、全方位的數字化上。周伯文表示,全流程是指無論展前、展中或是展后,均是數字化的呈現;全方位則是指無論參展商、采購商或是媒體、個人,均可通過這個數字平臺獲得想要的數字智能化服務。
例如,通過在云數字端,參展商及來賓可隨時參會,甚至早在6月平臺正式上線到服貿會舉辦期間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已有“急不可耐”的商家與參展商開始進行了采購對接。
據介紹,本屆大會吸引了148個國家和地區1.8萬家境內外企業與機構線上辦展,截至目前,單日已有超過10萬人參展參會,服貿會期間組織論壇會議近200場。
在這其中,還有一些原本因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與服貿會失之交臂的機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便是其中之一。作為日本代表團的組織方,該機構從2012年起每屆服貿會均會組團參展,今年因疫情原因難以親赴現場,但基于服貿會云上平臺模式,他們選擇在線上搭建3D展臺,參展內容包含食品、護理、物流等行業的18家日本企業。
不僅僅是線上打破時間地點的邊界,更重要的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無界”模式,更是打破了展會本身的想象空間。無論是線上參與論壇或看展、預約線下洽談會議室、約見意向客戶,甚至通過直播的方式遠程參與洽談等功能,均可在數字平臺實現。而展會的各類參與者,亦可在線上與線下、“比特”與“原子”的狀態中不停切換,以達到最優的體驗。
甚至,“無界服貿會”將傳統理解的展會鏈條進行了延展。“通過全數字化的管理模式,我們為參展客商提供了可視化的數據分析功能,結合智能挖掘與商機匹配技術,實現了展商與采購商之間的高效連接。”周伯文指出。
這意味著,在展會中,通過用戶畫像分析,數字平臺可以向用戶展現千人千面的觀展體驗,并對用戶的點擊及瀏覽進行智能分析,形成智能推薦。從參展商角度而言,瀏覽用戶的標簽、瀏覽時間、流量情況亦一目了然,從而幫助找到高質量的用戶。
“我們這次打造的是線上線下一體的數字展會。”周伯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在周伯文看來,本次新形式的服貿會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它意味著傳統展會行業再也回不到過去,“線上線下融合辦展將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孿生數字中國
“無界服貿會”的誕生,只是當下“孿生”數字中國的一個縮影。
“疫后我們看到了多種數字經濟新形態、新模式的涌現和高速發展,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等。”周伯文指出,“它們的快速增長,為產業數字化的變革按下了加速鍵,于是一個‘孿生’的數字中國就此誕生。”
事實上,“數字孿生”并非一個新概念。它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將物體、系統、流程等實時映射在數字化系統中,對產品、制造乃至工廠虛擬仿真,創造一個數字版的“克隆體”,進而成為推動產品創新、性能提升的底層邏輯和強大支撐。
目前,數字孿生已成為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炙手可熱的焦點。近日Gartner推出的白皮書《如何利用數字孿生幫助企業創造價值?》中預測,到2021年,半數大型工業企業將使用數字孿生,從而使這些企業的效率提高10%;到2024年,超過25%的全新數字孿生將作為新loT原生業務應用的綁定功能被采用。
據周伯文判斷,工業互聯網將是數字孿生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考慮到生產制造的連續性,許多昂貴的設備停工檢修的成本巨大,但如果在生產線上布好傳感器、攝像頭,通過對數據收集進行AI分析,再精準定位到單一零部件之后,便能夠提前預知產線的情況并給出相應預警。
除了工業互聯網之外,上至政務下至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均可能涉及孿生技術。不過,由于當前國內數字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在數字孿生推進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有多位政府及傳統企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圍繞項目自身有大量需求,但面對科技企業提供的數字化工具,由于并不具備技術開發能力,往往一籌莫展。
“中國進行數字化轉型存在一個典型的情況,就是大部分企業或政府基于工具平臺的二次開發水平有限,因此就有兩個選擇。”周伯文建議道,需要數字化轉型的機構或可讓互聯網企業通過定制化方式打造相關系統,但這種方式無疑成本更高,或可尋找對應的合作伙伴集成相應能力,“在產業數字化的商業邏輯方面,目前兩條路我們都在摸索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