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如何靠中國文化風潮實現新生?
從垂暮之年的死氣沉沉到打破界限的“返老還童”,國民老字號的金字招牌趁著愈吹愈盛的中國文化風潮完成了一次新生。
復盤近幾年的老字號蛻變潮,“國潮”二字是最重要的發展線索。2018 年,已經實現扭虧為盈的李寧,首次出海登上紐約時裝周,讓“中國李寧”和紅黃配色成為中國千禧一代心目中的國貨之光,并讓這一代對政治相對冷感的年輕消費群體燃起了濃厚的愛國情懷;600 歲的故宮是“國潮”的代表性 IP,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聯名機器,靠著橫跨多個產品領域的 IP 聯名迅速出圈走紅,而接連舉辦的多場國際品牌時尚活動,則讓故宮在《末代皇帝》之后再次成為一個國際性的 IP 代表;老廟黃金、大白兔奶糖、云南白藥、老干媽等等擁有歷史沉淀和懷舊情懷的品牌,紛紛通過 IP 運作,成功接軌上“國潮”趨勢——把國風美學放到潮流語境之中,成功吸引到年輕世代消費者的注意力。
能夠在這些變潮的老字號品牌中獲得來自懷舊的情感共鳴以及文化尋根情節,是它們吸引年輕人的原因所在。同時,來自政府層面以及天貓、京東、微博、抖音等電商和社交平臺的支持,讓這些脫去陳舊外衣的老字號品牌在實現國潮化的道路上得到了強勢的推動力量。
由天貓發起的“China Cool”項目,旨在賦能中國品牌持續升級,
成為讓世界立體了解中國的新方式
老字號以品質立口碑,以誠信為根本,不僅是一個行業的傳承,也是中華傳統商業文化的象征。隨著時代變化,傳統也需要在保有原先品牌精神的同時與時俱進,才不會被飛速前進的時代淘汰,正如上海擁有 110 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喬家柵飲食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群宜所說的:“‘老字號’要有生命力,就需要更多年輕人喜歡它。”
如何才能吸引在網絡和日新月異的文化沖擊下長大的這批年輕人注意?擺脫掉”老氣“,積極擁抱近年興起的國風潮流,并在年輕人扎堆活躍的社交網絡上制造熱點話題,成了許多老字號品牌的營銷新選擇。
再次,“創新”并不意味著一味模仿國外設計。老字號之所以能擁有好口碑,是因為當年的貨品足夠獨特,設計足夠新穎實用。但如今許多物件已不再適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有些老字號便借鑒了國外品牌某款明星產品的外觀或設計,打著“平替”的口號去賣貨,雖然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銷量,但這種做法已經不再是老字號原先的初衷,失掉了原本的特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