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互幫”互助,共謀國產萊賽爾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廣路徑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文

聚焦綠色纖維,擘畫綠色紡織。6月23日,互幫紡織20周年慶典暨互幫紡織-中紡綠纖萊賽爾產品應用發布會在江蘇常州舉辦,來自萊賽爾纖維原料生產、紗線加工、面料開發及品牌應用等環節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為國產萊賽爾纖維的技術升級、應用推廣及高質量發展賦能。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靳高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展部副主任/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秘書長張子昕、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蔡小平、常州市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黑牡丹紡織公司總經理姜為民、常州市紡織工程學會會長/旭榮CSR委員會副總經理張國成、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劍、江蘇互幫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長邦、中國紗線網總編王果剛等嘉賓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紗線網總裁鞠彥軍主持。
政策面:
“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之一
前不久剛剛發布的《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及《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指導意見》賦予了紡織化纖產業未來發展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在綠色發展篇章中提出:要強化綠色技術創新、加強綠色管理體系、打造綠色供應鏈體系。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

圖 |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在致辭中表示,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萊賽爾纖維)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從科研院所到紡織上下游企業,通過產、學、研、用合作,突破核心知識產權壁壘,從研發、技術、工程化到產業化,國產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多項生產裝備及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以及非織造布等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相聚常州,組織召開共商行業萊賽爾纖維未來發展的盛會,對推動紡織產業綠色發展,很有意義。
她還表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是工信部批復的第13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促進行業綠色轉型升級方面,我們將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自主創新,從全產業鏈角度掌控核心技術,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二是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中國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三是加大綠色制造、綠色發展宣傳力度,增進消費者對綠色纖維的了解,搭建面對面學習交流、產品聯合開發和應用推廣的平臺。

圖 | 常州市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黑牡丹紡織公司總經理姜為民
常州是歷史上著名的工商業名城,其紡織產業在產業鏈覆蓋面、科技創新水平、品牌影響度等方面均居全國前列,擁有較強的生產規模優勢和區域產業集群優勢。常州市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黑牡丹紡織公司總經理姜為民在致辭中表示,瞄準“科技、時尚、綠色”發展的嶄新定位,常州紡織業將進一步探索節能、減排、高效的生產方式和先進技術,全面提升核心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努力占據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高地。作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品類中的“明星產品”,萊賽爾纖維將迎來大發展時期,也將為常州紡織企業的綠色產品研發提供新的可能。

圖 | 常州市紡織工程學會會長/旭榮CSR委員會副總經理張國成
常州市紡織工程學會會長/旭榮CSR委員會副總經理張國成在致辭中表示,以黑牡丹、常州旭榮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使得常州紡織產業保持著強勁發展的勢頭。此次,互幫紡織-中紡綠纖萊賽爾產品市場應用發布會的成功舉辦,將使更多的常州紡織企業了解國產萊賽爾纖維,對下游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節省供應及生產時間、開發新品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助力常州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
纖維端:
國產萊賽爾纖維的創新發展

圖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原分院執行院長薛立偉
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下,在不影響未來的環境負擔而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開發綠色、環保的纖維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原分院執行院長薛立偉表示,萊賽爾纖維原料綠色、工藝流程短、生產效率高、溶劑回收率高,整個生產過程環保、低碳,發展前景廣闊。中紡院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了萊賽爾纖維實現產業化的核心技術難點,擁有國內首條技術和全套裝備自主設計制造的單線6萬噸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生產線。綠纖?萊賽爾纖維是中紡院具有全自知識產權的國產萊賽爾品牌,目前已開發出五大產品系列——希賽爾、梵賽爾、衛賽爾、優賽爾、綠纖竹,其中衛賽爾規格為1.2 dtex,主要應用在濕巾、面膜等領域,目前其制品已經上架電商平臺,深受消費者歡迎。

圖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原分院紡紗技術中心主任楊峰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原分院紡紗技術中心主任楊峰著重介紹了綠纖?優賽爾纖維的產品性能及應用優勢。該產品抗原纖化性能優越,即在外力作用下,不易起毛起球,抗拉伸和抗壓縮性能較好;同時吸色飽和度高、色澤鮮艷、光澤柔和,具有棉一樣的柔軟感、絲綢一樣的滑爽感。與棉混紡,可降低棉紗的生產損耗,獲得更低的生產成本,增加單位產量,并且明顯改善紗線和織物的品質,同時其特性也會體現在面料中,使面料具有柔軟、透氣、吸濕的特點,賦予面料更高的干/濕強力,抗皺性和懸垂性能,適合在家紡產品、高端休閑裝、職業裝,以及內衣、毛衫等各種針織產品領域使用。

圖 | 江蘇互幫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長邦
江蘇互幫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紗線研發、生產、貿易、倉儲為一體的技術型企業,主營國產萊賽爾純紡及其混紡系列產品,在國產萊賽爾纖維產業鏈協同創新、市場推廣上探索出成功模式。2020年,互幫紡織國產萊賽爾紗線實現銷量2萬噸左右,銷售額突破5億元。互幫紡織董事長任長邦表示,無論是從原料來源,還是生產工藝,或是下游應用,國產萊賽爾纖維的性能與品質并不比進口萊賽爾纖維差。為提升終端品牌,乃至消費者對國產萊賽爾纖維的認知度,做大做強國產萊賽爾紗線,我們正在著力布局品牌建設。2019年,我們取得了“互幫萊賽爾”的商標使用權,并逐步授權下游客戶使用“互幫萊賽爾”的吊牌,推動國產萊賽爾紗線的品牌化塑造之路,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圖 |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展部副主任/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秘書長張子昕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展部副主任/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秘書長張子昕表示,從中國紗線流行趨勢2020/2021看,入圍的紗線產品有30種,其中含有萊賽爾纖維的紗線有8種,顯示出萊賽爾纖維較大的設計及市場空間。例如,采用100%萊賽爾纖維制備的再生纖維素纖維轉杯紗,在牛仔面料、高端男女裝、家紡產品等領域應用廣泛。他還表示,順應時代潮流,要講好產業鏈綠色故事。近年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已經做出了諸多探索,來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如“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引領行業關注纖維,打造中國纖維品牌,以引領消費和創造消費;“綠色纖維認證”以整套先進標準為依托,為生產方、品牌方和消費者提供可信賴的服務;體現我國作為紡織強國的軟實力等。
應用端:
萊賽爾終端產品的需求變化
在對話環節,黑牡丹紡織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常州市棉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朱蓉萍、愉悅家紡集團悅麻分公司總經理成國慶、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左凱杰、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守宇、WGSN客戶總監高琳琳就萊賽爾終端產品的需求變化及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與分享。

圖 | 對話環節
在下游應用方面:朱蓉萍認為,萊賽爾紗線在牛仔領域的市場開發較為完善,市場應用占比較大,同時萊賽爾紗線固有的優良特性,也使得下游用戶更容易接受;成國慶表示,交聯型萊賽爾纖維在家紡領域應用廣泛,基于此,愉悅家紡與中紡綠纖、互幫紡織在交聯型萊賽爾纖維的應用上進行聯合開發,以開拓其市場空間;左凱杰認為,萊賽爾纖維柔軟的手感賦予其良好的服用性能,但是在開發運動、休閑面料時,需要通過交織或混紡賦予其吸濕快干等功能性,同時還要注意其原纖化、陽離子染色等問題。
從消費趨勢及設計趨勢角度,高琳琳對下游面料開發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快樂至上,后疫情時代,消費者表現出焦慮情緒,治愈系的印花圖案、電競行業的色彩以及輕戶外的生活方式等給予面料開發靈感;二是極簡生活,崇尚回歸自然,如海軍藍、琥珀色、棕櫚色等成為流行趨勢;三是生態環保,例如以玉米、藻類、木材等為原料的生物基纖維的開發。
從產品質量體系角度,王守宇提出,由于缺乏相應的產品標準,限制了國產萊賽爾纖維及制品的發展,降低了同國外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建議盡快起草和發布國產萊賽爾纖維及制品的相關標準,同時增加對國產萊賽爾纖維及制品的產品認證、體系建設等。
互幫紡織20周年慶典答謝晚宴
江蘇互幫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轉型推廣國產萊賽爾纖維,2018年與中紡綠纖達成戰略合作,從纖維到紗線,強強聯合,不斷拓展國產萊賽爾纖維及紗線的市場空間。目前已開發的國產萊賽爾純紡及混紡紗線有8大系列,規格覆蓋6S到60S。今年,是互幫紡織成立20周年,來自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四川、江西、福建等地的合作伙伴相聚常州,一起見證互幫紡織不斷向前、奔赴下一個精彩征程的歷史時刻。
萊賽爾纖維原料來自大自然的可再生林材,強度可與滌綸媲美,具有與棉花相當的吸濕性和染色性,織物顏色鮮艷,穿著舒適,纖維廢棄后可自然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現代服裝及家用紡織品等領域的理想面料。現場,一場由萊賽爾纖維及紗線制作的旗袍秀優雅上演。得體的剪裁、靚麗的顏色、滑爽的質感將萊賽爾纖維的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