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濮院 廣東虎門等產業集群完善的鏈條實現自產自足
中國紡織產業作為世界領先的產業之一,有著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在疫情來臨時,中國紡織產業自產自足,為抗疫攻堅戰做出了應有貢獻,在后疫情時代,紡織產業則將以實際行動積極暢通“內循環”經濟。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也曾表示,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正在成為未來發展的新格局。國內大循環的核心是構建更加完善的內需供給體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因此要把增強國內供給能力水平,和提升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起來。
01 浙江濮院:
以“優+優體系”,強大供應鏈
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是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陣地,集群作為產業鏈條更加完整、更具規模優勢的群體,因有著充分的市場競爭,更具創新活力,對“內循環”也更加有底氣。
桐鄉濮院,作為中國最大的羊毛衫產業基地和集散中心,每天有數百萬件羊毛衫從這里走向全國和世界各地,吸引了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巴西、韓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經商。2020年,濮院羊毛衫市場的整體成交額達1089億元。
濮院鎮黨委書記、濮院針織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蘇偉明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濮院服裝供應鏈全面進入“柔性快反”時代,服裝的網絡銷售越來越多的滲透到消費層中。更多的服裝企業、服裝品牌呈現出銷售渠道線上線下均分的情況,淘寶、京東、天貓批發客戶較多。
實際上,針對內銷市場,濮院早在多年前就開始了布局和培育:
首先就是自主品牌的培育。濮院積極鼓勵企業主和經營戶自創品牌,加大對自主品牌的培育力度。根據產業特點,建立品牌培育庫,實施梯度培育計劃,分類指導爭創各級品牌。濮院企業品牌意識不斷強化,并通過優質的產品確定了自己的定位,如今,淺秋、羱羊、愛未陌生等等品牌已成為針織品牌新秀,并開始在內銷市場展露頭角。
同時,為了更加貼近符合國內消費“線上”化趨勢,濮院也加快了數字化矩陣建設,不僅終端產品實現線上消費,更搭建起了數字紗線、數字面料、數字商品、數字設備、數字生產線、數字車間、數字工廠、數字商戶、數字門店、數字市場、數字物流等數字系統。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扁平化、高效協同的企業組織網絡,開發適合國內市場的個性化定制系統。
近年來,服裝消費者對于服裝的需求日益趨于個性化、多樣化和服務化。企業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向客戶提供適合的數量、適合的價格和高質量的產品,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并減少庫存,增強企業生產的靈活性。因此,強大的服裝供應鏈需要專業與分工,每個成員都必須是最優質的戰略協作伙伴,這就意味著必須在專業領域內具有獨特的優勢、核心競爭力和把控能力。只有這種優+優的體系組合,才能使得供應鏈強大。
對于濮院在未來對國內市場的把握,蘇偉明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引進和培育設計師,培育一批時尚重點品牌企業,同時將深化區域品牌建設研究,推廣時尚濮院IP經濟。強化“濮院毛衫”區域品牌與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市場品牌、城市品牌的融合發展機制,積極發揮相互賦能作用。
02 廣東虎門:
打通線上線下,增強供給能力
疫情以來,虎門服裝產業外銷也受到了一定影響。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主任譚志強表示,疫情之下,部分外貿企業開始轉戰國內市場,但并非易事,因為長期做外貿的企業,缺乏國內市場的客戶資源及開發經驗,此外,外貿結款規范快捷,內銷收款難,這兩種因素導致轉型困難。而已成功由外貿轉內銷的主要有以下三大類型:
一是開辟新興市場的,如民族風服飾品牌憶影芳華此前出口訂單占比較大,去年疫情后,外貿訂單幾乎停擺,該品牌與象山音樂集團跨界合作,開設了麻豆象少兒服裝設計啟蒙工坊,致力于在未成年人中培養小小服裝設計師,反響十分熱烈,學員迅速增至近600名,該課程還進了多所小學的430課堂;
二是主打自主品牌的,如芊盛時裝以前做外貿時以承接歐美訂單為主,現在則以自主品牌詩維斯來做內銷市場;
三是為國內品牌做加工及為電商直播等供貨,多數外貿企業以前是加工型企業,在生產方面極具優勢,現在轉內銷后,不少會選擇此種方式。
“總體來講,多數外貿企業訂單充足,尤其是經營休閑類服裝的,但少數經營禮服類、時裝類服裝的外貿企業則訂單不足,主要是由于國外疫情嚴重,取消了眾多集會活動;做內銷的加工型企業訂單也比較火爆,據不完全統計,在虎門,僅為千億級跨境電商企業SHEIN做生產加工的企業就有200多家,包括影尚、互利等知名供應鏈企業,品牌企業訂單充足但產能不夠,特別是生產完全外發的品牌,往往難以找到能及時交貨的加工廠。”譚志強認為,目前紡織產業內銷市場呈現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的格局,出現“實體經濟+電商+直播等新型電商”三者并存、共同競爭的局面,傳統實體店先是受到網購等電商平臺的沖擊,近年來又受到直播營銷的影響,如果不改變,就沒有出路,線上與線下結合,實體店與普通電商平臺和直播營銷相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合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也將是未來的趨勢所在。
為此,虎門鎮政府積極引導企業轉換思維,轉變模式,轉戰線上銷售。在政府的引導下,虎門九成以上有自主品牌的服裝企業均開通了直播銷售、抖音帶貨、網紅帶貨、社群營銷等,甚至實行“全員營銷”,天宇、時尚世家、芊盛、歌貝兒、奔踏等企業老板還親自上陣,有效地穩住了實體經濟。據統計,阿里巴巴618大碼女裝直播,全國前十的商家,都出自虎門。
未來,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虎門與中國紡聯合作共建“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的契機,引入更多行業優勢資源,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促進“內循環”。如將打造重點高端產業項目,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創新服交會辦展模式,升級展貿平臺;線上線下聯動,助力企業降成本拓市場;促進創新創意,活躍時尚氛圍。
03 江蘇常熟:
融合發展,全鏈整合
江蘇是紡織大省,35年來紡織產業總量全國第一。面對當前全球紡織業受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江蘇紡織集群也在探尋如何適應“雙循環”格局、持續保持競爭優勢之道。
常熟是全國知名的防寒服、休閑服集群地,在羽絨服、男裝和中老年女裝領域處于行業“頭部”。
據常熟市市長焦亞飛介紹,該市現有紡織服裝企業1800多家,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服裝專業流通市場,倉庫總量3.5萬噸,年交易額超1600億元。不僅搭建起集化纖、紡絲、織造、印染、服裝設計、服裝加工、物流和營銷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體系,還形成羽絨服、秋冬夾克、針織面料、無紡針刺設備等特色集群。
近年來,隨著服裝企業的品牌建設、智能制造、新材料開發、創意設計等發展水平持續提高,特別是疫情后國際市場重構、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持續升級,都給作為老牌集群常熟提供了產業躍升的新機遇。
“立足雙循環,通過集聚品牌、設計、平臺等新業態,把小鎮打造成為以時尚創意產業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上海策源、常熟轉化、省內協同、全球營銷。”常熟服裝城經發局局長金宇恒說。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對此深表認同,他以南京為例分析說,南京購買力強勁、時尚氛圍濃厚,已催生出200多家女裝企業,被業界稱為“女裝之城”。雖然女裝品牌琳瑯滿目,但南京缺少面料企業,省內面料集群就可以跟南京女裝集群進行融合發展,進行全鏈整合,推動紡織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一言以蔽之:集中優勢做到‘強鏈’、互幫互助做好‘補鏈’,推動產業集群做大做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