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中國服裝消費市場近兩年發展報告
2021年,我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恩格爾系數低于上年,可選消費增長較快,推動服裝消費實現恢復性增長,服裝消費升級趨勢不改,市場競爭程度相應回升,服裝市場進入新國潮消費時代。下半年以來,在局部疫情零散發生和同期基數抬高等因素影響下,服裝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線上線下服裝消費增速均有放緩,居民消費行為趨于謹慎。
2022年,我國經濟工作將以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政策將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將持續提升,服裝消費市場將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市場增速將回歸正常、平穩的增長態勢。國潮熱度仍將持續,國潮內涵不斷豐富,精神文化需求將成為普遍需求。我國服裝品牌將堅持傳承品牌經典元素,深入詮釋中國時尚文化,并推動中國時尚文化成為影響世界時尚潮流的重要力量。”
2021年我國服裝消費市場運行情況
2021年前10月,我國服裝消費實現恢復性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9.3%,較2019年同期增長1.9%。服裝消費升級趨勢不改,居民服裝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分零售渠道來看,實體店消費回暖,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零售量、消費均價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市場競爭度有所回升。網上“穿”類商品消費實現較快增長,但扣除低基數影響,兩年平均增速已降至個位數,低于網上消費平均增長水平。下半年,特別是8月份以來,服裝消費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線上線下服裝消費增速均有放緩,居民消費行為更加謹慎。
服裝消費實現恢復性增長
1. 限額以上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2021年限額以上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規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10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實現782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3%,漲幅高于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平均增速水平3.8個百分點。但據測算,和2019年同期相比,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9%,增幅低于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平均增速水平8.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2021年前10月服裝消費市場雖然實現較快增長,但如果扣除低基數效應,實際恢復速度并不突出。
圖1 2010-2021年前10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服裝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服裝消費市場活躍度提升,同期價格漲幅回落,使得今年服裝消費價格實現溫和上漲。但由于居民消費心理依然偏謹慎,企業在疫情影響下庫存水平有所提升,使得服裝消費價格難以從整體上實現大幅度增長。2021年前10月,服裝消費價格累計上漲0.3%,漲幅雖然較2020年有所回升,但低于居民消費價格漲幅0.4個百分點。
圖表2:2010-2021年前10月服裝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實體店服裝消費回暖
1.實體店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快于網上實物商品零售
2021年線下客流有所回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拉開序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主要消費城市加強門店升級改造和新品新店引入措施,推動實體店消費實現較快增長,并成為展現供給創新和消費升級的重要舞臺。據測算,前10月實體店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73532億元,同比增長15.0%,增速快于網上實物商品零售0.4個百分點,實體店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3%,對消費品市場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7%,是實現擴大消費的主導力量。但同時也需要看到,2021年實體店消費快速增長與同期低基數有關,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依然是平穩、低速的增長態勢。
圖表3:2015-2021年前10月網下實體店消費品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銷售額增長較快
升級類商品的銷售回暖帶動相關業態實現較快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零售額增速分別為19.9%、17.1%、19.8%。2021年前10月,以百貨為主的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3.2%。
圖表4:2017-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限額以上單位主要零售業態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表5:2011-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3.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銷售逐步回暖
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增速快于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平均增速2.1個百分點。其中,男裝、女裝和童裝零售額分別增長14.7%、17.5%和16.4%。盡管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銷售有所回暖,但由于下半年局部疫情零散發生,對客流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銷售尚未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男裝、女裝、童裝等主要服裝品類銷售依然與2019年同期有一定的差距。
圖表6:2010-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圖表7:2020年、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男裝、女裝、童裝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4.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消費均價持續提升
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消費均價在上年增長18.4%的基礎上,實現1.8%的同比正增長,反映大型零售企業服裝消費持續升級,品質消費、品牌消費特征明顯。
圖表8:2010-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消費均價漲幅(%)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5.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增速低于零售額增速
在同期低基數作用下,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同比增長13.2%,各品類服裝零售額均高于上年同期,皮革服裝、羊絨及羊毛衫零售量增長較快。2021年前10月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增速低于零售額增速2.1個百分點,從兩者與2019年同期比較的增速來看,服裝零售量恢復程度依然低于零售額,反映出大型零售企業的服裝消費已經脫離數量需求,進入品質需求階段。
圖表9:2010-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圖表10:2020年、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各品類服裝零售量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6.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部分服裝品類市場競爭度提升
隨著線下消費恢復,品牌經營力度加大,熱點品類新品牌、新產品增多、零售渠道競爭加劇,使得服裝品牌市場競爭程度有所提升,以百貨為主的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部分服裝品類的市場集中度較上年下降。其中,T恤衫、女裝、羊毛衫、女性內衣、運動服、羽絨服市場綜合占有率下降,男西裝、男襯衫市場集中度均上升1個百分點以上,茄克衫、保暖內衣、羊絨衫、童裝、皮革服裝市場集中度均有所提升。
圖表11:2020年前10月、2021年前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各服裝品類前十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網上“穿”類商品零售增速加快
1.網上實物消費進入追求品質、內涵的理性發展階段
根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我國電商已進入規范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的新發展階段,我國電商將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引領消費升級,培育高品質數字生活。在規劃的指引下,線上消費進入追求品質、內涵的理性發展階段。2021年前10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實現84979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較上年放緩0.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5.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7%,占比較2020年下降1.2個百分點。
圖表12:2015-2021年前10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穿”類網上銷售實現較快增長
2021年前10月,“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1%,增速較2020年加快8.3個百分點。“用”類商品網上零售同比增長14.3%,增速較2020年放緩1.9個百分點。“吃”類商品網上零售同比增長19%,增速較2020年放緩11.6個百分點。如果扣除增速基數影響,前10月“穿”類商品兩年平均增速為9.7%,低于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平均增速水平5.6個百分點。
圖表13:2015-2021年前10月網上吃、穿、用類實物商品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下半年服裝消費市場增長壓力加大
1.8至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零售額同比增速連續為負
8月份以來,局部疫情零散發生、極端氣候事件增多、物價上漲預期增強、汽車消費回落等因素給消費增長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8至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實際增長0.9%、2.5%和1.9%,較5月份10.1%、6月份9.8%、7月份6.4%的實際增速明顯放緩。居民消費行為趨于謹慎。與消費品市場趨勢相同,8月份以來,在同期增速基數抬高的情況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零售額連續三個月均為負增長。
圖表14:2020年1月-2021年10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銷售下行壓力較大
6月份以來,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連續負增長,且降幅擴大,8至10月份降幅均為兩位數。服裝零售額增速7月份放緩至個位數,且8至10月份均為負增長。
圖表15:2020年1月-2021年10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增速(%)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3.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增速放緩
1-10月份,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累計增長14.1%,增速較1-9月份累計增速放緩1.5個百分點,增速放緩趨勢比較明顯。
圖表16:2020年1月-2021年10月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撰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