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全程機械化收割讓新疆棉田大幅降低成本
采棉機械化不僅深刻改變了新疆棉花采集方式,讓棉農徹底告別“彎腰屈背拾棉花”的勞作方式,大大降低人力負擔,更催生出新的職業崗位,幫助棉農過上了更好的日子。
天山南北,棉田吐絮,又是一年金秋逐白浪,新疆迎來最繁忙的棉花采收季。
近年來,采棉機在新疆各地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棉花采收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采收成本大幅降低。2023年,新疆投入近7000臺采棉機開展機械化采收作業,機械化采收率由2014年的35%提升至2023年的85%以上,棉花生產綜合效益穩步提升。
采棉機代替“拾花工”
“花開猶如雪皚皚,采棉更是景如畫”在“中國長絨棉之鄉”——阿瓦提縣的廣袤棉田里,國產采棉機在地里轟鳴前行,采摘、壓縮、打包,一氣呵成,15分鐘就能“誕下”一枚重達2噸的“金蛋蛋”。

采棉機在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小泉村一處棉田采收新棉。
“1臺采棉機(3行)1天就能采130畝棉花,相當于300至400人采摘一天。”談及豐收景象,阿瓦提縣威茂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波面露喜色。他說,7年前,他承包了1300畝地種棉花,到了棉花采摘季,時常因為找不到拾花工急得整宿睡不著覺,“如果在以前,按照一畝地300公斤產棉量計算,1300畝地需要100名拾花工持續勞作三個月才能完成。一公斤棉花2元,而一畝地的人工費就要500元左右,刨去成本,幾乎賺不了什么錢。”李波說。
如今,機械化采棉非常方便,省時省事還省力,李波只用趕在棉花開花前提前預約,便有采棉機按時來收割棉花。“我找了兩臺采棉機,只用5天時間便可完成全部采摘工作。一畝地的機采費用為200元,與找采棉工相比,100畝地能省出6萬塊錢呢!”李波說。
一臺采棉機抵得上一支“拾花工”隊伍,對于棉農來說,這是一筆經濟賬;對于新疆棉花發展來說,這是一條機械取代人工的產業進化之路。
2010年前后,新疆棉花主要由人工采摘。每到采棉季,來自陜西、四川、甘肅、寧夏等地的大量采棉工就背上行囊,搭乘“采棉專列”來到新疆。如今,隨著土地規模化和農業機械化的推進,效率高、成本低的采棉機成為棉農首選,季節性采棉用工量逐年減少,“采棉專列”逐漸成為歷史。
“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導下,棉花機采率快速提升,形成對人力采棉的替代。這也是采棉大軍減少的根本原因。”阿瓦提縣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中心高級工程師何重清說:“目前,全縣130余萬畝棉花已陸續進入采收期,投入257臺采棉機開展棉花采收工作,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中國智造”領航棉花機采
10月16日,我國首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采棉機——“中采壹號”采棉機中試成果研討會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智能終端電子產業園舉行。
新疆田王農業裝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采壹號”采棉機發明人田永軍說:“生產推廣新型機采技術,有利于我們擺脫外國機采模式的束縛,為新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裝備支撐。”
采棉機是農業機械領域“含金量”最高的設備之一,2018年前,新疆采棉機市場被國外進口產品壟斷。近年來,在國家的鼓勵和扶持下,缽施然、天鵝股份、沃得農機等國內企業投資生產采棉機,國產采棉機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在采凈率、智能化等方面持續趕超外資品牌,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華麗轉身。
在沙雅縣的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內,缽施然廠區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車間內,上百臺5米多高、10米多長的采棉機正在流水線上組裝;車間外,已經售出且在上個采棉季大展身手的采棉機排成排,返廠維修保養。
價格低、性價比高,是國產采棉機的突出優勢。“像3行自走式圓捆打包采棉機,售價228萬元,政府補貼40萬元;6行自走式圓捆打包采棉機,售價468萬元,一臺能抵1500人手工采摘,比國外進口的便宜300萬元左右。”銷售人員介紹說。
“缽施然牌采棉機以其操作簡便和高性價比,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廣泛青睞。目前,產品除銷往新疆、甘肅、湖北、安徽等地外,還遠銷國際市場。”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經理劉泉介紹說。
2018年,缽施然作為浙江援疆企業,來到沙雅縣投建智能農機有限公司。從最初的牽引式到自走式,從3行到6行,從箱式到圓捆打包……缽施然先后在采棉機領域取得178項專利,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創新驅動,后發先至,采棉機的更新迭代,不僅代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歷程,更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的體現。
目前,新疆棉花機械化采收率已超過85%,國產采棉機在新疆市場占比超過八成,越來越多的“中國造”在新疆棉田里閃耀著“國貨之光”。
采棉機催生新職業
33歲的王保密有兩份工作,采棉季時,他是一名采棉機駕駛員,其他時候,他就在自家地里勞作。兩份工作的收入,讓他對生活充滿信心。
“我駕駛的這臺采棉機屬于‘三頭機’,就是一次能采摘3行棉花。和另一位駕駛員輪班,一天可以采摘130畝。工資非常可觀,每月2萬塊!”王保密興奮地說道。
兩年前,聽聞采棉機駕駛員的高薪待遇后,王保密來到了阿瓦提縣威茂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學徒,并考取了采棉機駕駛員證,隨后,與合作社簽訂聘用合同,成為一名采棉機主駕駛員。“工資高、很缺人,說的就是采棉機駕駛員這個職業了。我周邊很多年輕人也都開始學習采棉機駕駛技術了。”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采棉機的廣泛運用不僅提升了棉花采摘的速度和效率,還帶動了相關職業的發展。
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的阮奎星在種植自家棉田的同時,還兼職采棉機租賃服務工作,不僅提高了收入,也為周邊棉農提供了便利。
2022年,阮奎星花費480萬元與人合伙購買了一臺沃得牌6行打包式采棉機。“今年每畝棉花機采作業費160元至180元,一臺采棉機一天能采摘400多畝棉花。現在棉花機采需求量大,已經采摘了4700多畝,預計今年能采摘6000多畝,增收100多萬元。”阮奎星說。
采棉機械化不僅深刻改變了新疆棉花采集方式,讓棉農徹底告別“彎腰屈背拾棉花”的勞作方式,大大降低人力負擔,更催生出新的職業崗位,幫助棉農過上了更好的日子。
科技,正在重新塑造農業,更在深刻地改變著農民生活,也必將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重要動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