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的背后有公司 113位KOL創造9.25億年收入
2018年11月,主打網紅電商業務的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如涵控股)曾被曝將于2019年赴美上市,預計募資1-2億元。據《女裝日報》消息,3月5日,如涵控股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遞交招股書。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技術和大數據等方面的投資、培育KOL等一般企業目的。
如涵控股由馮敏等人創立于2001年,是“網紅電商”模式最早一批的探索者。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孵化網紅來培育粉絲團體,并借助網紅的個人影響力來售賣商品。
2014年時,如涵控股與張大奕合作開淘寶店,借助其網紅身份帶貨并獲得巨大銷量,而張大奕也被視作從社交媒體而生的第一代網紅。
2016年,張大奕與如涵控股共同成立的杭州涵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營收2.28億元,凈利潤4478.32萬元。同年,如涵控股曾順利掛牌新三板,被稱為“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而阿里巴巴也在這一年以3億元收購如涵8.65%的股份,估值一度達到31億元人民幣。
自此,如涵控股便確立了“網紅+孵化器+供應鏈”的運營模式。
如涵控股在此次的招股書中表示:“我們在中國建立了一個KOL生態系統,將大量的KOL及其粉絲聯系起來,從而搭建起一個龐大的網絡。基于中國現有的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平臺,將這個網絡與包括品牌、在線零售商、設計師、制造商和供應商在內的大量企業聯系起來,為這個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創造價值。”
截至2018年12月,如涵控股旗下已簽有113個KOL,包括張大奕、大金、管阿姨和去年在抖音爆火的“溫婉”等人。如涵通常會為這些KOL提供培訓,幫他們提升人氣和培養粉絲群。并會根據每個KOL的不同性格和風格來匹配、設計產品,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吸引不同偏好的粉絲。
如涵官網上顯示的簽約KOL
招股書顯示,這些KOL已在中國主要的社交媒體上聚集約1.5億粉絲,并創立了91個自營網店,這些網店會以KOL的名義開設。而如涵除了培訓、打造網紅人設外,還會完整地負責產品設計、采購、網店運營、物流和售后等服務。在招股書中,如涵把這稱為“全方位服務模式”。
據悉,在如涵的自營網店中,約有39%為復購用戶。
此外,如涵還在為501個品牌和28家第三方在線商店提供營銷服務。這一服務項目創立于2017年,把KOL們和第三方商家、品牌聯系起來,為他們做宣傳和背書,或是在自己直接在社交媒體上替它們打廣告。“這種新模式使我們能以更輕松的方式運營,并與更多種類的KOL和品牌合作。”如涵表示。
手握“大KOL”,心不慌,網紅帶貨的效果顯而易見。以張大奕為例,2018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她的淘寶店在不到28分鐘的時間內銷售額便破億。
招股書中提到,如涵在2017財年、2018財年和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促進總商品銷售額達到1.8億美元(約為12億元人民幣)、2.99億美元(約為20億元人民幣)和3.29億美元(約為22億元人民幣)。
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財年中,如涵控股的收入達到了1.378億美元(約為9.25億元人民幣),期內虧損1310萬美元(約為8783萬元人民幣)。
來源:界面 作者:加琳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