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投產 中國“人造肉”市場迎來中外混戰
經過為期半年的準備,雀巢今天宣布旗下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在天津正式完工并投入生產運營。接下來,雀巢將優先為餐飲行業提供植物基產品解決方案。
“雀巢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是長期的。”12月9日,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士德對外透露,中國是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自今年5月在天津投資1億瑞郎(折合約人民幣7.34億元)增設其亞洲首條植物基產品生產線后,雀巢期望推動中國成為植物基發展的前沿陣地。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雀巢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19.12億瑞郎(約合人民幣4547.44億元),實現有機增長3.5%。素食和植基食品及雀巢健康科學兩塊業務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植物基產品三季度增速達20%。雀巢在財報中指出,素食和植基食品的增長由新品上市和持續擴張分銷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不少食品巨頭也加緊了植物基產品的布局,其中達能三季度植物基產品增速達20%。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擴大,加上產品研發的突破和生產成本的下降,人造肉市場前景廣闊。
需求大增
據悉,雀巢嘉植肴將面向零售渠道推出6款預制新品,聚焦3大消費場景:家庭晚餐、深夜加班和三代家庭。
“我們進入這個市場很謹慎,過去幾個月嘗試與TMIC平臺合作,基于數據賦能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才最終選擇上市本次的新產品。”雀巢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糖果及植物基食品業務負責人江妮妮表示,中國植物基市場從2020年起呈現了爆發趨勢。
“數據顯示,84%的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彈性飲食,他們表現出對健康營養與肉質口感、風味的雙重需求。”江妮妮認為,雀巢在中國發展植物基產品的優勢是擁有天津工廠及研發中心,能根據消費者反饋快速調整其市場布局。
事實上,受非洲豬瘟、中美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逐漸改變飲食習慣,開始接受和選擇人造肉產品。
歐睿國際調查顯示,包括人造肉產品在內的中國素食市場規模從2014年到2018年增長了33.5%(約10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119億美元。
“搜索數據顯示,大多數消費者計劃增加他們對植物性食品的攝入量。”羅士德認為,疫情的暴發引起消費者對個人健康的更大關注,植物基食品將在中國快速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天貓大客戶部總經理王億紅引述數據稱,植物基產品在過去一年有超過60%的需求增長,但市場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不多,難以支持大量的消費需求。
據江妮妮透露,雀巢將于12月下旬啟動嘉植肴天貓旗艦店,其植物基產品也將陸續進駐上海及北京盒馬門店,接下來還將通過舉辦更多活動收集消費者反饋,打造“C2M模式”,進行更精準的產品調整。
中外混戰
MarketsandMarkets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去年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63%,另一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在今年3月也獲得約5億美元的F輪融資。此外,包括巴西最大的肉類生產企業JBS、蛋白質巨頭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高端肉食制造商荷美爾(Hormel)、雙匯國際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Smithfield Foods)和農牧巨頭嘉吉(Cargill)公司在內的等大型肉類公司紛紛進入人造肉市場展開布局。
今9月,捷成資本參與了全球多品牌植物基食品公司Livekindly的投資。Livekindly旗下有包括Fry's Family Food、LikeMeat和Oumph等品牌,但目前只在歐洲、非洲和澳大利亞地區售賣。據透露,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擴張自身產能,加速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
除國際巨頭以外,國內大小食品公司也嗅到人造肉的商機。從去年開始,珍肉與雙塔食品,金子火腿與杜邦先后推出人造肉產品。今年以來,包括百勝、星巴克、漢堡王在內的全球快餐連鎖巨頭等都紛紛在中國市場推出植物基產品。
據了解,早在2017年雀巢就通過收購純素食品制造商Sweet Earth進入植物為主的純素食品領域,并于2019年相繼在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上市其人造肉產品。
但在中國市場,雀巢展現出從觀望到試水的態度。
“西方國家的植物基食品市場發展比較成熟,2019年在歐洲約有65億瑞朗規模。而在中國市場,速凍食品品類體量預計在未來五年達到3350億元,消費者對速凍食品的營養和質量的需求愈發強烈。”江妮妮認為,中國本土及國外眾多競爭品牌快速進入植物基食品市場,呈現零散的市場布局。
同時,植物基食品概念對于中國市場與消費者來說仍是一個全新品類,消費者對于其評價褒貶不一。“吃起來真的很像真肉”“不就是中國一直都有的豆制品么?”“添加那么多東西,對人是否健康?”關于人造肉的討論在網上隨處可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盡管人造肉在資本端和企業端都被熱捧,但在消費端要做到被中國消費者認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首先是政策,目前沒有專門針對人造肉的國標,安全性以及營養價值如何,消費者有疑慮。”此外,朱丹蓬還指出,目前人造肉的口感味道等與真肉還存在不少差距,很多消費者嘗鮮試了一次就不愿再嘗試。
他認為,對于人造肉公司來說,接下來如何加大創新研發,讓產品的營養、口感更受歡迎和認可是人造肉行業未來的重要課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