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武師》:用血肉搏出一片電影江山
文 / 柳鶯
在香港,電影動作替身有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龍虎師”。他們是少小離家,從童子功一點一滴練起的武術師父,有著渾身的本領,既會演戲,又能扛摔,在攝影機前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武打動作。他們也是一個撐起行業輝煌的無名英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無數個武行以肉身和汗水的奉獻,才造就了香港動作片的繁榮,并在世界電影史上擁有一席之地。在這個意義上,資深媒體人、香港電影研究者魏君子的紀錄片《龍虎武師》便是對這群電影人最深情的回望與加冕。
《龍虎武師》的形式相當通俗易懂,由當下訪談與老電影片段相結合。曾志偉、袁和平等一眾耳熟能詳的動作片演員悉數亮相,為我們講述這一充滿趣味,又危險重重的電影工種。在簡單回顧了電影武行和京劇、功夫等傳統的淵源后,影片將更多的筆墨花在探究武行之人的相處模式,龍虎師“以命搏精彩”的工作理念,及對這一行當未來的展望。在這里,影片并沒有死板地按照時間先后展開,試圖以香港電影史來全盤解構武行的前世今生。而是巧妙地從多位人物的口述中,將重要時間點和人物通過剪輯的方式進行突出和強調。同時,由于武行自身規矩的特殊性,從業者們大多拜在不同“門派”之下,如同跟隨大哥一般與“自家”的掌門人親密無間——成龍、袁和平等人及其團隊成員,在影片中均得以亮相,講述彼此間的合作,可謂相當客觀。
當然,香港電影發展本身即是一部厚重且復雜的歷史,一部九十分鐘的影片也不可能從頭到尾,面面俱到。本片最大的遺憾應在于未能展現邵氏時期動作影片的風采,并且未能讓功夫電影的頭號招牌成龍親自接受采訪。但超級明星的缺席,反而讓觀眾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同樣撐起行業,卻因從未大紅大紫而不受關注的面孔上。他們是片場的無名英雄,因為是替身,他們在拼命打斗的時候,并不會有攝影機給予任何特寫。最后的功與名,依舊被安在明星身上。他們并不是“幕后人員”,但往往出現在人群中也不會被影迷叫住,享受鎂光燈的關照。《龍虎武師》很好地捕捉到了武行替身的精氣神——他們了解工作的危險,影片中那一場場高空墜樓、極速飆車、拳拳到肉的戲,都是他們一條一條真槍實彈地拍出來的。但他們同時感激這份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回報:也許是當時相對優渥的經濟條件,也許是跟隨明星大哥時的熱血情長,也許是影片誕生時哪怕是作為匿名參與者也會擁有的無尚自豪感。他們一邊在工作中頻繁與死神擦肩而過,一邊又享受這驚心動魄帶來的趣味,他們身上有著匠人般執著的堅守。
這份堅守,大概也是影片最為觸心的一部分,不僅關乎對粵語功夫片昔日輝煌的留戀,更試圖以武行的群像為香港電影未來勾勒線條。香港與內地電影行業彼此互通有無,提供發展機會的圖卷也得以徐徐展開。其實,從影片受訪者普遍較好的普通話水平就能看出,香港武術指導們與內地電影工業早已經有了深入的交流,有的甚至已經徹底北上,將工作重心移至內地。正如當時從美國歸來的李小龍以一己之力將功夫電影升級換代一般,如今跳出香港一地的電影合作,似乎也預示著動作片和武行未來希望之所在。雄關漫道真如鐵,在再一次出發之前,《龍虎武師》無疑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感動、熱血和反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