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史無前例的紀念:梁思成誕辰120周年文獻展及林徽因的一封信
梁思成考察測繪趙州橋。圖片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棟梁——梁思成誕辰120周年文獻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展,展期至2021年10月20日。
梁思成先生身上一直有多重閃亮的IP和人設,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領導者;北京古都保護者、梁啟超的大公子、林徽因的丈夫等等。
坊間流傳多為后三者,普羅大眾津津樂道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湮沒了他對中國建筑史、建筑學科、建筑事業的巨大貢獻。
本次展覽開宗明義:此展是學界為了紀念這位對中國建筑學科的開創者、奠基者,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功若丘山的學者,所籌劃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紀念。
展覽敘事分五個單元:第一單元求學與歸成;第二單元書寫中國建筑史與破譯天書;第三單元城市規劃與文化遺產保護;第四單元設計作品與思想;第五單元建筑教育。
展出的362件展品包括照片、圖紙、書信、手稿、模型、錄像及空間裝置等,多為原件,實屬難得。
五臺山佛光寺。圖片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發現”國內現存惟一唐代木建筑:五臺山佛光寺
中國建筑之前并無學科,中國古籍中關于建筑學的術書只有兩部:宋代李誡的《營造法式》和清代工部所頒布的《清工部做法則例》,這兩部書普通人極難讀懂。建筑技藝通過師徒秘傳。
梁思成先生是中國建筑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1年他進入中國營造學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1932年,主持了故宮文淵閣的修復工程。同年,著成《清式營造則例》手稿。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先后踏遍中國十五省二百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筑遺物。包括天津薊縣遼代建筑獨樂寺觀音閣、寶坻遼代建筑廣濟寺、河北正定遼代建筑隆興寺、山西遼代應縣木塔、大同遼代寺廟群華嚴寺和善化寺、河北趙州隋朝建造的安濟橋、山西五臺山唐代佛光寺等。
這些廣泛的田野調查得來的測繪資料、圖片,在此展上集中大規模展示,令人嘆服,可謂中國建筑史的驚鴻一瞥。
佛光寺的“發現”更彌足珍貴,佛光寺為國內已知的惟一唐代木建筑。本次展品中包括佛光寺大殿測繪圖紙,梁思成、林徽因現場測繪影像資料,林徽因測繪佛光寺唐代經幢、林徽因與佛光寺大殿中“寧公遇”塑像合影等。
林徽因測繪佛光寺唐代經幢圖片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佛光寺的“發現”,與敦煌壁畫還有直接關聯。梁思成曾著文《敦煌壁畫中所見的中國古代建筑》記述:“我們對于唐末五代以上木構建筑形象方面的知識異常貧乏……所賴主要史料就是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中,建筑是常見的題材,因建筑物最常用作變相和各種故事畫的背景。1937年6月至7月,梁思成帶領的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就是以敦煌第六十一窟“五臺山圖”作為指南,在南臺外豆村附近“發現”了佛光寺。
“在那里,我們不僅找到了一座唐代木構,而且殿內還有唐代的塑像、壁畫和題字。唐代的書、畫、塑、建,四種藝術,薈萃一殿,據作者所知,至今僅此一例。當時我們研究佛光寺,敦煌壁畫是比較對照的主要資料;現在反過來以敦煌為主題,則佛光寺正殿又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對照資料了。”梁思成記述道。
據考證,佛光寺正殿建于公元857年,與敦煌最大多數的凈土變相屬于同一時代。梁思成論證說:“我們把它與敦煌壁畫所描畫的建筑對照可以知道畫中建筑物是忠實描寫,才得以證明畫中資料之重要和可靠程度。”
信中,林徽因為女兒手繪北平往返山西路線圖。圖片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林徽因的一封信
1937年7月,林徽因給長女梁再冰寫了一封信。此時,正是梁思成與林徽因考察五臺山后返回北平,也正值盧溝橋“七七”事變期間。
信中,林徽因寫道,“我從六月二十六日離開太原到五臺山去,家里給我的信就沒有法子接到。我同爹爹不止接不到信,連報紙在路上也沒有法子看見一張,所以日本同中國鬧的事情也就一點不知道!我們路上坐大車同騎騾子,走得頂慢,工作又忙,所以到了七月十二日才走到代縣,有報,可以打電報地方,才算知道一點外面的新聞。”
據此信可知,佛光寺的“發現”與測繪就在這樣的大歷史背景下,考察條件十分艱苦,并一度與外界失去聯系。
由梁再冰提供的這封信原稿也出現在本次展品中。
信中,林徽因諄諄教誨女兒,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她跟女兒解釋“七七事變”,“現在我要告訴你這一次日本人同我們鬧什么。你知道他們老要我們的‘華北’地方,這一次又是為了點小事就大出兵來打我們!”
她同女兒表明堅定的態度,“如果日本人要來占北平,我們都愿意打仗,那時候你就跟著大姑姑那邊,我們就守在北平,等到打勝了仗再說。我覺得現在我們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頂有決心才好。” “你知道你媽媽同爹爹都頂平安的在北平,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