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另類”創業奇點子
工作也會心有不甘。于是創業的奇思妙想由此而生。
大學畢業一年后曾先后做過文秘、促銷員的重慶女孩楊蓮有一天到重慶百貨商場購物時發現,許多男性陪妻子逛商場都會表現得“極不痛快”,一臉的無奈和苦澀。她靈機一動,四年前在重慶最繁華的商業區解放碑,開了一家讓陪妻子逛街的丈夫們歇歇腳的茶座——“美美候妻吧”,就像在火車站或大型超市寄存物品一樣,女士逛街時先把丈夫臨時“寄存”在茶座,離開時再來“領走”。
“美美候妻吧”開業三個月后,收入已能保持每月2萬元以上,加上里面賣茶水飲料、煙酒瓜果的盈利,算到一起每個月的純利潤就是楊蓮做紅酒促銷員的十多倍。
楊蓮說:“賺錢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能每天為成百上千名顧客提供一個休息場所,替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放心購物,我覺得年輕的自己正在社會上發揮著價值,自然感到內心很充實。”
近十年,隨著中國就業環境的急劇惡化,一些人特別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不得不另辟蹊徑,自主創業,做起了各種各樣的“另類”生意。
“另類”生意的興起和普及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南京“夏娃”心理咨詢中心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負面心理情緒的宣泄渠道,創辦了“消氣吧”,推出了三個服務項目:擊打模擬人——每10分鐘20元;摔道具——每10分鐘20元;擊打模擬人+摔道具——每10分鐘30元。類似的“消氣吧”在當時的重慶、南昌和廣州還各有一家。南昌的“消氣吧”開在一所中學內,供發泄者擊打的竟是一名受過專門訓練的真人,這在當地還引起了較大爭議。
中國的“另類創業”還有很多同樣讓人驚奇的項目,比如慢遞吧、床吧、鞋吧、馬桶休閑吧、成人玩具吧、偶像專賣店、離婚公司、復婚公司、催債公司等等,不勝枚舉。
2009年不少青春靚麗的90后女生在網上開店或者直接在論壇發貼,出售特殊商品“時間”,有的幫忙整理文檔,有的陪人過生日、旅游,甚至出租自己做女友、幫人甩女友;有的玩游戲當代練;有的開個布娃娃DIY的小店;有人幫大公司體驗新產品等等。
然而,基于諸多因素,這些極富創意又吸引公眾眼球的“另類創業”,大部分虎頭蛇尾,最后都不了了之。
去年剛畢業的河南大學生小孟是眾多“出售時間”網店店主之一,今年初,她帶著失望的心情關掉了自己的網店。她說,原來期待的就是代發短信或者代送禮物等服務,但真正接到的多為送外賣、排隊等無聊的工作,不僅累而且收益不高。由于沒有現實中的店面,出賣的又是時間,這兩者都存在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在交易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麻煩。例如,有一次她幫別人買票,排了很久,買到票,結果客人又說票不要了,結果時間浪費了不說,還搭上了退票的錢。
30歲的重慶市民陳志(化名)去年創辦了一個“氧吧”,但開業至今都沒幾個客人光顧,他正打算關門歇業。
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在重慶空氣質量差的前提下,原以為很多“領”級的中青年市民會來光顧,沒想到,人來得不多,錢虧得很多。
重慶心理咨訊師陳香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都看準了創意二字,他們以為只要項目新穎奇特,能吸引公眾的眼球就能掙到人民幣,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作為創業者來說,有新奇的點子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合乎大眾的口味,更要能控制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