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環保為“皮都”辛集注入新活力
近日召開的2008年全國環境執法工作會議上,新掛牌成立的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掛牌督辦的案件,要查處到位,整改到位,查處一家,震懾一方,影響一片。”“環保風暴”如箭在弦。污染較重、耗能較大的產業都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皮革業作為輕工領域環保任務較重的行業正面臨著環保新政的“大考”,許多企業正在努力消化環保帶來的成本壓力,而此時,作為中國重要的皮革生產基地——“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正攜環保優勢,謀劃皮革業的新一輪大發展。 “污染治理水平是制革業發展的一條生命線,許多企業面臨達不到環保標準或難以消化高昂的成本而被迫關門的風險。然而辛集沒有這種情況,因為辛集的環保工作開展得比較早,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排污治污系統,環保不但沒有給辛集的企業帶來很大壓力,相反還給辛集皮革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主管辛集市皮革業發展的副市長王鐵仁告訴記者,在接受本報采訪之前,他剛剛從南方考察回來,這次考察他還帶著一個神秘的任務:“引南鞋北進”。王鐵仁說:“辛集目前擁有全國最大規模、最環保的制革基地,隨著國家環保事業的深入,辛集的產業優勢和環保優勢將成為辛集的一張‘王牌’,以此為基礎,吸引上下游相關企業來辛集發展將成為辛集新的經濟增長點。我這次考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洽商南方的一些品牌制鞋企業,吸引他們到辛集建廠。” 辛集市皮革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辛集市皮革協會副秘書長許岷告訴記者,目前辛集已經吸引了知名臺資制鞋企業入駐工業區,其一期建成投產后,日制鞋能力將達到4萬雙。另外,辛集還正在與幾家國內外制鞋企業進行洽商建廠事宜。 能夠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抓住發展機遇,并不是因為辛集很幸運,而是辛集人多年來堅持科學發展觀,長遠規劃、群策群力、可持續發展所積累的比較優勢。 30年發展成就“中國皮都” 據許岷介紹,辛集皮毛業始于明,盛于清,擁有300多年歷史,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稱。辛集現代皮革業真正得以快速發展是改革開放以后。1982年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后,農村分離出大批剩余勞動力,一批過去從事皮革業的農民重操舊業,民營皮革廠、皮革公司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1993年以來,辛集市政府先后規劃建設了皮革城和制革區,建設實現集約化規模經營,為產業迅猛發展注入了活力,形成了制衣、制革工業區并駕齊驅、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多年來,辛集堅定不移地把皮革業牢牢抓在手上,建園區,擴規模,調結構,創名牌,皮革業整體實力、產品檔次和經濟效益快速提升,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共同授予“中國皮革皮衣之都”,2006年通過復評。辛集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羊皮服裝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羊皮制革基地。 目前,辛集制衣區占地1942畝,建筑面積17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6億元;制革區占地1680畝,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4.6億元;全市皮革企業達到1105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其中制革企業105家,制衣企業565家,皮件皮具企業54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0家。按照科技興業、質量興業、品牌興業的思路,先后與11家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組建了中國皮革研究院辛集分院、辛集皮革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研機構,成功開發了尼克服、羊皮反穿、裘皮服裝、新型面料服裝等4大類100多個皮裝新品種,以及毛革一體、牛皮沙發革、汽車坐墊革、羊皮鞋面革、水洗革、縮紋革、摔紋革等革皮新產品,創出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皮革名牌。 束蘭、東明、伊鹿奇等品牌皮裝榮獲“中國名牌產品”;西曼、束蘭皮裝連續榮獲“中國十大真皮衣王”;佰立特、伊鹿奇皮裝榮獲國家免檢產品;4個品牌革皮獲準佩掛中國真皮標志生態皮革;34個品牌皮裝獲準佩掛“中國真皮標志”;31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3個品牌產品榮獲“河北省名牌產品”或“河北省著名商標”。辛集皮革國內市場覆蓋了主要大中城市,30余家制革企業在主要制衣制鞋基地設點銷售。國外市場建立了以莫斯科為中心,以邊貿口岸為補充、輻射東歐的銷售網絡,330家企業在俄及東歐直銷,135家企業在綏紛河、黑河等邊貿市場設立直銷點,25家企業在雅寶路市場建立直銷窗口。西歐、北美等市場開發取得較大進展,8家企業在美國、加拿大注冊了營銷公司,21家企業的產品打入歐美和東亞市場。全市擁有自營出口權企業218家,年出口創匯超過2億美元。 10年環保路打造競爭優勢 1997年之前,辛集制革企業主要分布在鄉村,以作坊式生產為主,制革污染較為嚴重,而且難于治理。 為了徹底解決皮革業的污染問題,辛集市政府采取集中治污、統一管理的策略,將制革企業全部搬進制革工業區,建立了企業初級治理、園區專業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綜合治理的三級污水治理結構,成為全國惟一實行集中治污、統一管理的制革基地。辛集市政府先后投資5200萬元,建成了3個制革污水處理廠和1座調峰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3.5萬噸。并計劃再投資2000萬元,建設第二調峰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5萬噸。投資1.38億元的1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良好,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二級標準。同時,辛集在制革企業積極推行了無鉻鞣制生產工藝,無鉻鞣制皮革占到總量的85%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皮革”。辛集還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完成鉻液、堿液循環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鉻液、堿液的零排放。辛集與沈陽基源環保工程公司合作,建設利用廢水污泥生產鍋爐型煤項目,制革污泥將全部得到綜合利用。 王鐵仁說:“為了確保制革污染治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辛集市政府緊緊抓住三個環節,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一是嚴把治污設施關。在制革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把污染治理工作謀劃在先,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堅持制革項目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項目從建設開始就控制在環保要求范圍內,為以后的治理污染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二是把好治污工藝關。堅持不斷改進治污技術,及時學習借鑒國內外治污經驗,使治污工藝始終保持先進水平。三是嚴把治污檢測關。把治理污水的排放檢測作為關鍵環節,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標準,確保治理后的污水達標排放。” 辛集“集中生產、統一治污”的發展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企業治污能力,降低了治污成本,強化了治污監控,也促進了企業發展。辛集的環保工作得到了國家環保部門和中國皮革協會的一致認可,國內外同行也普遍學習效仿辛集的環保模式。 創新戰略構建新型工貿格局 王鐵仁告訴記者:“如何將環保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是這段日子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辛集的產業結構和環保水平令許多同行羨慕不已,現在若在其它地方建設像辛集這樣規模的制革工業區難度是非常大的。 辛集的制革業在全國具有惟一性,這也是辛集皮革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王鐵仁表示,建立科學規劃、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名牌戰略的現代產業集群區將是辛集皮革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辛集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腹地,工業基礎雄厚,是一座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充滿生機的中等城市,對于構建新型工業化格局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圍繞制革業,制衣業在辛集已經得到了成功的發展,下一步辛集將逐步加大制鞋業、皮具飾品的發展力度,吸引國內外知名的制鞋企業到辛集建廠,把產業鏈向終端產品延伸,形成現代產業布局。另外,辛集還將對現在的皮革商業城進行改造升級,建成時尚、現代、國際一流的現代商貿區。現代商貿區集展示、貿易、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同時,還將加大品牌建設力度。一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打好“中國皮都——辛集”這塊牌,讓城市品牌享譽寰宇;二是做強做大企業品牌,抓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在辛集形成以制革、制衣、制鞋、皮具為主體的品牌集群,形成聚合效應,輻射全國乃至全世界。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