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西部鞋都:告別自娛自樂時代 三大瓶頸待突破
隨著制造業競爭的越來越激烈,珠三角、長三角已漸漸失去成本優勢、勞動力優勢。有跡象表明,許多國際國內鞋業巨頭開始把目光轉向內地。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前夕,一批已在沿海投資建廠的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已經或即將落戶中國西部鞋都———璧山。 從小作坊到大工廠,從自娛自樂地與浙江、成都爭“鞋都”稱號到腳踏實地發展上下游產業鏈,璧山鞋業也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在承接外來產業之時,一些作為主體的鞋業企業,自身還不夠強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借產業轉移之勢,向外來企業學習如何樹立品牌、實現外貿銷售、應對勞動力緊缺等等,也成了璧山鞋業老板們的意外收獲。 巴西鞋業巨頭入渝 5月18日—20日,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鞋博會”),將在有西部鞋城之稱的璧山縣舉行。當地政府為此組建了4個招商團,分別前往浙江、廣東、江蘇、河北、山東等地招商。“算上奧康工業園招商隊,這次一共出動了5支專業招商隊伍。”5月8日,璧山縣招商局黨委書記董奕鋒告訴記者。 近日入駐的巴西鞋業巨頭派諾蒙就是這次的招商成績之一。據了解,派諾蒙是巴西的一家大跨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皮鞋貿易公司,促使其從沿海內遷的原因很簡單:生產成本提高,由生產廠家貼牌的方式,不再適應發展的需要。而其擬在璧山投資的線路也很清晰:投資1.6億元,建8—12條制鞋生產線,一些相關配套企業也將一并遷入。 不僅如此,已在廣東投資生產,名列國內皮具箱包業前茅的法國夢特嬌、香港金利來、臺灣皇冠、萬里馬、保蘭德等企業,都有意在璧山投資建廠,生產皮具和箱包;法國都彭服飾、浙江海寧杜服飾也表達了相同意愿;另據相關人士透露,還有8家臺資鞋業企業也準備移師到西部,即將落戶璧山“中國西部鞋都”。 “廉價的勞動力和較完善的配套服務是外商最為看重的。”在董奕鋒看來,璧山有很多鞋業方面的熟練工,相較于沿海地區,工資低廉而且技術好;加上鞋業配套產業也比較完備,像鞋飾品、鞋底、粘膠等,都可以直接在此購買。“外來企業入駐璧山,生產成本可降3成左右。” 一扇面向全球的窗口 本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與前三屆相比,增加了“國際”二字。“這不僅僅是兩個字之差,而是意味著本屆鞋博會已由國家級行業盛會,上升成為國際級行業盛會。”璧山縣縣長向可文告訴記者。 據介紹,在博覽會升格的背景下,本屆鞋博會展位和參展商也將創下歷史之最:此次博覽會共設1200個標準展位和交易門市,比上屆鞋業博覽會增加1倍;將邀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600多名客商參會參展,比上屆多出1/4;還將邀請美國、意大利、俄羅斯、巴西、印度、巴基斯坦、香港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人士參展,預計參會嘉賓將達6000人、參展客商達2500家,均是上屆鞋業博覽會的4倍。 本屆“鞋博會”正在洽談的項目共55個。其中11個項目有望在鞋博會上簽約,總投資額在60億元左右。“本地的喻華鞋業有限公司,目前已拿到了很多定單,開始由原來的內向型小作坊向外向型企業邁步。”董奕鋒說。 向可文進一步透露,該縣將借此本屆國際鞋博會的機會,加快本地企業與國際企業的對接。力爭把中國西部鞋都打造成集生產、銷售、研發、檢測、物流為一體的,在國內外均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鞋業基地。 目前,制鞋業已成璧山縣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全縣擁有1300多家企業和經營戶,年產量達6200萬雙,年產值40億元。其中,每年有1500萬雙鞋類用于出口,有6家鞋類企業取得了自營出口權。也就是說,這些 企業今后可以自行到海關辦理通關手續,然后到國際市場去推廣自己的鞋類品牌。 三大瓶頸尚待突破 “我們正在大力發展七塘、八塘、大路等生產基地,以形成特色明顯的鞋業產業集群。”向可文說,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全縣鞋類產品年產量突破1億雙,年產值實現100億元,年交易額達到120億元,創國家級品牌2個以上,市級品牌15個以上。 要達到這一預期目的,困擾產業發展的因素自然不容忽視。璧山縣勞動局局長劉治國將其歸納為三個方面:品牌意識差、銷售渠道不健全、勞動力短缺。 在該縣的45萬農村人口中,只有1萬人可轉化為產業工人。也就是說,今年的勞動力缺口在3萬人左右。劉治國表示,其原因是,招商引資的速度超出了政府的預期,像派諾蒙這樣的企業一開口就要5000個勞動力。“我們正準備在渝東南、渝東北、貴州、四川廣安等地,與之簽訂勞動力就業培訓協議,一來增加熟練工人,二來提高生產效率。” 而董奕鋒認為,品牌創建和銷售渠道有著必然聯系。總體來講,璧山的鞋子還是以中低檔的為主。經過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的,就只有紅火鳥一個牌子。“當地許多鞋企僅滿足于做二級批發市場,即通過各地批發市場內的經銷商和代理商把貨賣出去,邊貿也是如此,我們甚至都不知道貼的什么牌。”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本地制鞋企業已開始在本地開專賣店。據悉,在此次展會上,將有6家大型采購商團出現;它們是:重慶百貨商場、新世紀百貨商場、太平洋百貨商場、美美百貨商場和朝天門的大型鞋業批發商。董奕鋒告訴記者。 全球化的“插班生” “月初訂單產生的利潤,在交貨結算時可能已經縮水了。”重慶市帥美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訓表示,人民幣升值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一些外向型企業面臨的問題。 據介紹,該企業的鞋類主要出口到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去年出口額超過了300萬美元。“鞋業公司在接到訂單后,一般在兩月后交貨結算。由于人民幣升值幅度的加大,僅去年一年,他們就因此損失了60萬元。”陳訓告訴記者,去年匯率升得太猛了,根本來不及應對。受匯率影響最大的一次,一單就損失了5萬元。 吃一塹,長一智。陳訓預計今年公司的出口額將達到500萬美元。“這次我們在接訂單時,會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考慮進去。其實,隨著人民幣升值幅度調調價也沒什么,只要你懂得匯率,懂得規避風險。” 璧山鞋企以前大都是內向型的企業,要轉變成成熟的外向型企業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當地政府正在著力引導企業,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向其灌輸外經貿知識,讓他們了解跟老外打交道的基本規則。“在我看來,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國際標準。”董奕鋒說。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