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制約陜西制造業發展的因素
近年來,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依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7%。但是,我省裝備制造業要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少困難和矛盾成為了潛在的“暗礁”。
有關數字顯示,2007年,我省裝備制造業總資產在全國裝備制造業中的比重僅為2.07%,總產值比重僅為1%,工業增加值和利潤所占的比重僅為1.23%和0.47%。資產規模偏小,經營效益偏低,原因在于我省裝備制造業缺少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集團和專業化程度高的“小巨人”企業,產業集群效應尚未形成,產品省內配套率僅為10%至35%。一些大企業孤島效應明顯,龍頭產品和支柱產業帶動性不強,發展潛力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有企業改革滯后,體制機制創新緩慢成為我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大障礙。據統計,我省裝備制造業國企改革雖然名義上達到70%,但真正徹底改制為股份制的國企不到30%。相比之下,全國國企改制面平均在90%以上,其中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已經基本完成了國企改革,云南省改制面達到了97%,吉林省達到95%,遼寧省達到95%,山東省達到90%,四川省超過了90%。
在我省已經改制的裝備制造業國企中。“一股獨大”和“明改實不改”現象還很突出,國有獨資公司仍然占25%左右,而其他75%左右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近30%的企業僅僅只是改為由原老企業或內部職工持股出資的公司,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真正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同時,不少企業改制不轉制,“穿新鞋走老路”,沒有從根本上實現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
另外,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形同虛設,沒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董事長與總經理一人兼,董事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經理層的任用依然沿用舊的辦法,沒有實現市場化配置,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等現象依然存在。
記者了解到,眼下,我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存在三大“軟肋”。首先,表現為融資能力不強。目前我省在境內上市的公司只有27戶,其中工業企業18戶,這一數值低于西部地區的四川(61戶)和新疆(29戶),與東部地區的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如廣東(156戶)和山東(77戶)。另外,我省已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等方式實現再次融資的能力和動力也不足,其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進行融資,這樣導致了企業融資成本高,受金融政策影響較大。其二,表現為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省內許多裝備制造國企還停留在傳統的工廠制營銷層面上,缺乏競爭意識和市場開拓能力,機遇抓不住,服務又不到位,難以同客戶長期合作,往往失去難得的市場機會。
很多企業不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導致在市場上盲目跟風和疲于應付,往往造成產品滯銷庫存增加,銷售陷入被動。現在,我省裝備制造業內知名品牌還比較少,這就使企業缺乏通過品牌帶動實現市場擴張和規模擴展的能力。其三,表現為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調查顯示,2007年我省企業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而全國的平均值在1.5%以上,這導致了我省裝備制造業企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滯后。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僅占工業總產值的8.8%,低于全國10.7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一些經濟發達省市的30%的水平。
制約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又一因素,就是業內民營經濟比重小,行業發展缺乏活力。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省民營經濟在裝備制造業領域中發展十分滯后。由于裝備制造業進入門檻較高,民營經濟在某些方面還受到種種限制,獲得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難,參與產業配套難,發展機會少,這樣就使該行業中的小企業小而散,發展后勁不足,影響了產業集群的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我省裝備制造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正視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大力推進企業的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在行業內大力發展混合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積極支持和鼓勵國內各種所有制資本特別是大型企業集團以多種方式參與我省國有裝備制造業企業的改革和不良資產的處置,將產業做大做強。
其次要改革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提升企業的市場擴張和規模擴展的能力。同時要貫徹“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的發展戰略,依托我省裝備制造業十大產業集群,快速推進,真正形成并發揮集群效應,使我省裝備制造業中誕生出越來越多的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集團和專業化程度高的“小巨人”企業,使我省成為國家一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