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雙轉移戰略下港企能否浴火重生?
“香港著涼,廣東感冒”,港企之病是否已藥石罔效,雙轉移戰略下的港企能否浴火重生?在無數目光關切下,粵港聯手施診,謀求廣東和香港新一輪共同繁榮。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貿處處長李曉輝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省里提出“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即是在全省通盤考量,是謀求廣東產業格局重組、轉型的一步棋。李曉輝透露,廣東省外經貿廳正和商務部進行研究“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限制,粵北山區工業基礎薄弱,該政策有望局部放松,讓一些受限產業轉移到粵北。而對于企業升級、轉型,省府各廳局委辦更是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引導企業就地升級。
“三來一補”時過境遷全省通盤考量謀求重組轉型
從港商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東莞太平手袋廠成立至今30年間,港企前前后后在珠三角建廠近10萬家,在很大程度上為廣東締造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廣東經濟起飛,就是靠港企大規模的北進。”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貿處處長李曉輝坦承港企對廣東的貢獻。但近兩三年,沿襲舊有發展模式的港企面臨一系列變化,珠三角土地資源日漸緊張,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國際經濟滯脹帶來外需減緩,美歐反傾銷造成大量訂單流失,出口退稅和人民幣升值導致利潤空間壓縮。
40多年前的日本、20多年前的“四小龍”都曾經歷過低端產業的淘汰、轉移和升級。珠三角部分港企關閉搬遷,是區域市場發展的必然,而不是單一政策或單一價格因素所致。
“廣東經濟總量去年首超臺灣,已經發展到工業化中后期,在這種情況下,港企和本土企業必須應時而變,否則無法獨善其身。”李曉輝說。廣東本地企業和港企面臨同樣的困境,省里提出“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即是在全省通盤考量,謀求廣東產業格局重組、轉型的一步棋。
配套轉移絕非易事省府斡旋政策局部放松
為適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廣東省迫切需要對經濟格局轉型升級,但又要防止短時間內大批企業遷出導致產業空洞化。同時,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十分突出,跟珠三角相比,非珠地區占全省經濟比重不足十分之一。因此,廣東省投入巨資主推“雙轉移”戰略,目的就是以珠三角的經濟溢出,拉動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經濟發展。但政策推動不能代替市場的選擇,事實證明,廣東省各地設立的一些產業轉移工業園,因物流、原材料供應鏈拉長造成的成本上升,抵消了政策優惠帶來的成本下降,有些產業轉移工業園的運作并不成功。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朱名宏指出,現在廣東準備在東西兩翼和粵北再建兩個巨大的產業轉移工業園,進行平行轉移,此舉雖可暫時紓解港企難題,但大規模的轉移絕非易事。“珠三角港企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除非整個產業搬遷,否則就算搬到一個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的地方,企業仍難以存活,活下來也難以建立競爭優勢。”而這種全行業整體搬遷,對成百上千個工廠來說,無疑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工程,很難付諸實施。
產業轉移有其內在動力,比如香港理文紙業原來在東莞開廠,最近投資200億搬到廣西藤縣,當地政府大手筆劃撥18萬平方米建廠。“理文紙業之所以敢投200億到廣西,政府支持是次要的,根本原因是那里豐富的林業資源符合企業發展遠景。”朱名宏指出,“比起依賴產業配套的企業,理文紙業這種資源型企業更容易轉移,但資源型企業在珠三角并不多見。”
產業轉移的另一道門檻,就是去年商務部出臺的“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根據這個目錄,很多受限的制造業不能在廣東省內轉移。李曉輝向本報記者透露,廣東省跟中央提過多次,粵北山區工業基礎薄弱,可否政策上松動一下,讓一些受限產業轉移到粵北。目前廣東省外經貿廳正和商務部進行研究,該政策有望局部放松。
企業升級要有“創新沖動”系列政策出臺鼓勵創新升級
因為中國加工貿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定價權”,中國傳統產品出口價格只有美國的1/12,還經常受美歐反傾銷政策掣肘。粵港官方和研究港企困局的專家均認為,企業就地轉型升級才是治本良策。在中國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看來,惟有升級轉型,發展核心技術,才有助于擺脫被動。
國家和廣東省對企業升級、轉型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引導企業就地升級。據李曉輝介紹,國家成立了家電研究院,專門研發電冰箱、電腦等專業公共技術。廣東省不久前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由政府出資設立研發平臺,還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但問題是中小企業不具備研發實力,政府可能考慮推動中小企業資源整合。
港企依托豐富的資源順利做了30年加工貿易,一朝轉型自主研發,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事實上,珠三角港企數量雖眾,卻鮮有研發型企業,多是簡單的加工制造業。這些企業秉承“做熟不做生”的生意經,一個做鞋的老板,很難叫他轉行做電子行業。朱名宏認為,轉型升級首先要看企業是否有“創新沖動”,如果只有政府推動,沒有創新沖動,也是白搭。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