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支付企業或因“門檻”黯然離去
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日前出臺,眼下方興未艾的第三方網上支付行業或面臨“三面夾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認為――一半支付企業或因“門檻”黯然離去。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下簡稱《辦法》),將對我國的第三方網上支付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告訴記者,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一半的企業可能會因為不夠“門檻”而黯然離去。
方盈芝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20多家,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即將發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截至到今年6月底,中國網上支付市場交易額規模有望突破45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0%以上,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可謂如火如荼。
方盈芝介紹說:“我們的電子商務市場監測調查顯示,截至目前,國內第三方網上支付企業的市場份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支付寶、財付通、中國銀聯電子支付。”
據了解,央行發布的《辦法》規定,非金融機構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申請人擬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1億元;擬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3000萬元。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認為,按照上述申請門檻的規定,符合申請全國性支付公司許可證的公司初步統計僅有支付寶、財付通、易寶支付等少數幾家公司,全國300多家支付公司有一半的注冊資本達不到3000萬的最低門檻。如果要想繼續在此領域立足,相關企業必須通過增資才能獲得“準生證”。
盡管可能會有一半的企業離開,但方盈芝認為,《辦法》所設置的門檻對現在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主流企業而言并不高,影響也不會太大,被監管淘汰的企業估計大多是在市場競爭中已經處于劣勢的小企業。
事實上,目前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企業數量眾多,導致市場魚龍混雜。《辦法》的推出,就是為了讓第三方網上支付市場在未來一年內重新洗牌。方盈芝認為,針對第三方支付出臺專門的管理辦法,還與有“網上支付國家隊”之稱的央行網銀互聯應用系統“超級網銀”將于8月份上線緊密相關。該網銀系統將接入國內多家銀行自建的網銀,以提高銀行端的效率,“《辦法》是央行在為構建從銀行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完整監管體系做準備。”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此前分析指出,“超級網銀”的推出將對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民營企業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威脅民營支付企業原本已經基本確立的市場地位。不過,方盈芝認為,雖然“國家隊”的介入對行業有壟斷的威脅,但目前先行一步民營企業已經擁有相當強大的實力,只要盡快采取應對行動,完全可能依托已有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辦法》的出臺將使目前處于“半陽光”狀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進入“完全陽光化”的新階段,第三方支付業務未來將受到銀行業網上支付、“國家隊超級網銀”、電子商務平臺自身的電子支付“三面夾擊”,伴隨“完全陽光化”而來的將是競爭的白熱化。
鏈接
第三方網上支付與非金融機構支付
第三方網上支付的主要業務種類覆蓋網上支付平臺、電子貨幣發行與清算、銀行卡和票據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代付等業態。目前國內主要的第三方網絡支付產品有支付寶、財付通、易寶支付、PayPal等。
此外,還有一些提供預付卡業務的公司,如目前銷量較大的資和信、家樂福卡等,這類業務的特點是以營利為目的,采用磁條、芯片等技術,以卡片、密碼等形式發行預付卡。還有一種是從事銀行卡收單的企業,目前多家銀行將銀行卡消費收單業務外包出去,相關企業主要通過銷售點終端(POS)等為銀行卡特約商戶代收貨幣資金。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央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都將被納入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監管范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