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換標背后
導語:在20年的時間中,消費者們已經習慣了李寧的經典LOGO,也已聽慣了“一切皆有可能”這句令人無限想象的李寧口號。然而,本月開始,這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在20年的時間中,消費者們已經習慣了李寧的經典LOGO,也已聽慣了“一切皆有可能”這句令人無限想象的李寧口號。然而,本月開始,這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李寧有限公司(簡稱“李寧公司”)換了新LOGO,換了新口號。
雖然新LOGO亮相后,外界的第一反應是“變化不大”,然而,在此基礎上,李寧公司內部已經完成了包括組織架構、產品系統、銷售系統、市場系統等在內的一系列調整變化。這無異于再造李寧。
李寧公司現在99%的業務都在中國,但是它希望,通過更換新形象,到2018年時,李寧能夠成為世界前5位的國際性體育品牌公司,國際市場份額占到總體銷售20%以上。
換標背后
6月30日,李寧公司在北京發布了新LOGO。這是它成立20年來,第一次換標。
事實上,基于此,是三年中李寧公司內部的一次涵蓋供應鏈、產品、市場、運營、渠道等整個組織體系的全面再造。
李寧公司決定啟動品牌重塑是在2007年,他們先是做了消費者市場調研;到2008年的3月份,產品的消費者定位、品牌的定位、產品定位基本完成。李寧公司內部的“再造”正式啟動。
變化之一是,設立了“戰略性市場部”,這個部門的人員由CEO本人親自挑選,向其直接匯報工作。他們的職責是按照運動項目的品類來規劃各品類中長期的業務發展,以及各品類的產品開發、市場傳播、銷售計劃等等。“這些人都是高素質的,因為既要有品牌的概念,又要生意的經驗。”張志勇介紹,這個部門的組建歷時18個月,現在為止人員已經到位。
與之相呼應的是,李寧公司的內部管理組織架構的調整。之前,李寧公司內部是功能性的、平面的組織結構;再造過程中,縱向管理上,它按照運動品類來劃分管理業務,比如羽毛球、跑步、籃球等,橫向的部門則有產品開發、市場、銷售、供應。如此一來,重塑后的李寧公司,在內部管理上變成一個矩陣式組織架構。
這個工作到2009年年底基本完成。在今年春節之后,李寧公司宣布了銷售組織的變革:銷售組織由總部控制,到變成現在三個大區 (北區、東區和南區),獨立負責其區域內的營銷、分銷。
這些嬗變,是在李寧公司內部悄然發生的。對外,消費者看到的將是李寧門店、產品的LOGO更換,以及升級版的新形象門店的推出。
李寧公司COO(首席運營官)郭建新介紹,上半年新開了10家新形象的門店,到今年年底再新開50家,這些門店都是測試運營。“到明年,我們希望在測試的基礎上能夠形成新一代店的設計形象,到2011年我們會逐步推廣開去。”
進攻
對于李寧品牌的重塑,業界最直觀的解讀是,它希望借此提升李寧品牌的定位。
在此之前,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已經形成這樣的品牌格局: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特步。李寧被理解為是在高端與低端之間的“夾心層”。
也就是說,李寧上要與耐克、阿迪達斯競爭,下要與安踏競爭,“腹背受敵,活得很累”。
李寧公司CEO張志勇說,李寧產品的價格與國際一線體育品牌相比大約低20%到30%,與其后的國產品牌相比大約高35%到40%。
李寧希望處境能有所改變。
李寧公司公開表示,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后,李寧品牌將正式在一線城市推出,與耐克等國際品牌展開正面爭奪。包括升級版的新形象門店,將集中分布在一線城市。
現實情況是,無論是李寧、安踏,還是匹克、361°,它們超過70%的店面分布于二、三線市場,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則強勢占據一線城市。
李寧上位的舉措之一是調整產品價格結構。李寧公司COO郭建新表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李寧門店內中高端產品的比重將加大,而在四線城市將加大低端產品的投放比重。
郭建新透露,在今年第四季度的訂貨會上,李寧產品的平均單價鞋類上漲了7%,服裝上漲超過10%。這是李寧公司有意識地把中高檔價位的產品的結構比重提升,而帶來的變化。
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上,李寧公司已經將東南亞、歐洲、美國作為第一目標市場。在新加坡、美國,李寧已經推出了旗艦店。李寧公司CPO(首席產品官)徐懋淳介紹,在東南亞市場,李寧公司將主推羽毛球類的運動用品,而在美國則希望主推籃球用品。
事實上,這樣的國際化,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比如在美國籃球體育用品領域,耐克已經成為市場的絕對主導。體育資源(簽約運動員和運動隊)與體育品牌的溢價能力正相關,但是在美國,耐克基本上壟斷了NBA的明星資源。
目前,李寧公司主要的體育資源還是在中國,而中國在足球、籃球、網球和高爾夫等能引發消費時尚等體育項目中,還不具備絕對優勢。這些都使得李寧的品牌溢價能力短期內難以與耐克、阿迪達斯媲美。
李寧如何在海外市場,說服渠道商、說服消費者?張志勇并沒有正面回答,他透露,李寧公司設計的全球化分三步走,現在已經完成利用國際資源、建立全球的系統,接下來要做的是組織架構的本地化。
李寧公司的內部管理架構再造,已經在為國際化埋下伏筆。在歐美市場,體育品牌的渠道已經是以運動品類為主導的模式,李寧需要入鄉隨俗。
防守
如果在李寧心系上位的時候,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選擇在二、三線城市推出價位較低的產品,情形將會怎樣?
耐克已經預計,未來五年其包括大中國區在內的新興市場每年收入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國際品牌在已經占據中國一線市場主導位置之后,開始覬覦逐步顯示出消費力的二、三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
這是李寧此時提出品牌上位面臨的問題之一。
如此一來,二、三線市場甚至縣級市場的競爭,勢必將更加激烈。在福建漳平這樣的縣級市,已經有了耐克的門店。
對李寧公司來說,如何將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同樣也是個挑戰。
生于二線城市的福建晉江系公司,天生更熟悉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的經營門道,也更善于運用促銷組合手段來吸引這類市場中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過去三年中,安踏、特步、匹克等公司相繼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他們紛紛加快在二、三線城市開店的速度。
時富證券研究部消費品行業研究員廉波介紹,2009年第三、第四季度以及今年第一季度,李寧公司的產品折扣率為22%、20%、21%,而安踏則維持或者低于20%?!堉居峦嘎叮酝顚幑窘o渠道的最低折扣是5折,以后會逐漸加大對它們的折扣,比如4.9折、4.8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