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華A股掛牌上市
8月1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鑼聲響起,際華A股掛牌上市。
國務院國資委、解放軍總后勤部、武警總部后勤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國家有關部委和軍方及控股股東新興鑄管集團領導蒞臨際華集團上市放鑼慶典儀式。
喜訊傳來,際華集團及所屬企業廣大員工倍受鼓舞,他們對際華集團成功進入資本市場,加速“調結構、促轉型,實現際華集團跨越式發展”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根據中國證監會核準,際華集團本次發行不超過11.57億股A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30%,發行后總股本為38.57億股。
際華的上市舉動引發了各方關注,有媒體評論為:“具有獨特‘軍需’概念的際華集團,是繼農業銀行上市之后,近期IPO最搶眼的公司之一。”
攜軍需概念登陸資本市場
際華讓資本市場眼前一亮并吸引眾多投資者興趣的,首先是其軍工背景。“在我們的業務收入中,45%左右是軍需品,我們通過市場化運作,承擔起全軍和武警部隊75%左右的軍需產品生產任務。具有全產品系列、全戰區覆蓋、全過程服務的能力。在軍需品生產保障方面,我們不是提供單一的產品,而是提供一個產品集群。作為國內全系列軍需產品集成供應商,職業裝、職業鞋靴、防護裝具、紡織印染和皮革皮鞋都在際華的業務范疇中,這讓際華在投標時具有更大的優勢。”際華集團黨委書記何可人介紹說。
此外,際華集團強大的研發能力也為業界所認可。公司現在擁有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4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公司生產了一大批高、精、尖的軍需、民用產品,如具有抗撕裂、耐磨、色牢度高、抗腐蝕、防輻射、防水透氣等性能的防護職業裝,具有拒水防油、耐磨防滑、耐酸堿等特性的功能性鞋靴和無紡濾材等等。更具標志性的當屬“神舟七號”太空出艙靴的成功開發和制造了。際華管理層認為,隨著軍隊對軍需品升級換代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單兵裝備將更加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和防護性,更多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將投入使用,這將為集團帶來更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未來有關部門或對軍需品采購方式進行改革和調整,若采取協議化采購方式,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提高在軍需品市場的份額。”際華集團董事、總經理李學成說。
這些或許都是投資者看好際華的原因所在,際華集團近幾年的增長速度也增加了其吸引力。集團的財務報表顯示,2009年公司營業收入110.2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4.42億元。最近3年,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50%。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左右,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左右。
上市之后的實力提升
際華為什么要上市?這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每每問及,為上市準備3年之久的何可人總會脫口而出:“為了增強硬實力,提升軟實力。”
際華集團的發展戰略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是最核心的關鍵詞。記者了解到,2009年,集團有18億元貨幣資金,要進行大規模的技術進步,營造競爭優勢,實現產業升級,靠這18億元是不夠的。上市后募集的大量資金,有利于提升際華集團硬實力。際華是從傳統體制中走過來的,不可避免地帶有那個時代的一些痕跡,而際華上市后可以進一步推進企業的觀念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實現際華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有利于提升際華集團軟實力。
提升品牌形象,是上市后帶來的另一個層面的利好。集團領導強烈地感受到,上市會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如同從深閨中走到舞臺中央,在交易所的滾動出現,這既是壓力更是鞭策,它促使際華做強做優做出大業績,廣大股民的期望值才能從際華板塊得到豐厚的回報,際華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才能迅速擴散開來,繼而際華品牌形象也才能在億萬股民的心中立得住、樹得牢、愛得深。
際華集團領導層認為,企業管理需要持續高進,市場機制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機制,上市后會有無數投資者從不同角度和層面來對公司進行分析,公司做得好就會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做得不好就會受到市場的懲罰。他們的分析會讓公司的決策更科學,借助這些社會資源,際華才會越走越穩。
除了這些樂觀的因素,上市還讓際華集團的管理層增添了一種如履薄冰的負重感。集團領導層坦言,現在肩上的擔子感覺比以前更重了,不但要對國家、對母公司新興鑄管集團、對職工負責,還要對公眾股東負責,讓他們的投資得到超額回報,不負寄托。
上市之后的企業規劃自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際華集團已經形成一套比較具體的方案,比如產業向下游產業延伸、在設計研發方面更有作為等等。
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際華集團繼續健康快速地發展已無懸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